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精神病院3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当日使用药物情况。结果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共有291例,使用频率前5位的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其中高年龄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P0.05),男女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患者95例,使用辅助药物主要是合用情感稳定剂(丙戊酸盐为主)、抗抑郁药(舍曲林为主)、合用抗焦虑药(劳拉西泮为主)。超说明书用药患者2例,为使用氨磺必利治疗。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不同年龄用药时注意选择药物剂量,合并用药应有适用症,遵循循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2002/2005抗精神病药的用药情况,分析其用药物点及发展趋势。以限定日剂量以指标,对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2002/2005抗精神病药的品种、用量、金额及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平均增长率为38.48%,而用药频率平均增长率为15.77%。抗精神病药医保甲类品种尽管金额份额为9.41%,但临床使用率为76.29%。2002/2005单品种金额前5名主要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连续4年稳居第1位。2002/2005用药频度前5名主要是廉价抗精神病药,舒必利、氯氮平和氯丙嗪连续4年位列前3名。近年来高价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使用率在逐渐上升,占据费用主要份额,但典型抗精神病药仍为临床一线药物。结果说明低价位的经典抗精神病药临床使用广泛,而高价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金额份额。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的比例在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药物日限定剂量(DDD)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选取我院用药频度前四的药物进行药物临床应用疗效的评价.结果: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以及喹硫平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排前四的药物;四类药物临床治疗疗效分别为95.0%、95.0%、95.0%以及95.0%,各四类药物两两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结构合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治疗,另一组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分别检查肝功能,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是: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肝功能的损害较轻,患者依从性高,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状况.方法 对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一日处方用药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用药以联合应用精神科药物为主(80%),70%的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二氮[艹桌]类药物治疗;应用频率排名前3位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为氯氮平(18%)、利培酮(10%)、氯丙嗪(9%).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研究以联合用药为主,多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二氮[艹桌]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合理用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计和分析3所精神病院共10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资料。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前六位的依次是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72%的患者用药剂量为200~600mg/d,单一用药占87%。老年与有躯体合并症者中选用氯丙嗪、氯氮平或“双氯”合并较为多见。结论 多数住院患者用药规范、剂量合理,但老年与有躯体合并症患者的用药选择、剂量的控制和联合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是安全、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中亟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状况及用药趋势,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调查表对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380例精神病患者的用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联合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占73.7%,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占26.3%;单一用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微;应用频度排前3位依次为氯氮平、奋乃静、利培酮;药物剂量〈400mg·d^-1者疗效明显优于〉400mg·d^-1者,剂量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严重。结论精神科门诊患者应尽量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400mg·d^-1为宜;不主张长期和预防性使用盐酸苯海索;应推广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泌乳素分泌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159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进行泌乳素测定,对几种精神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及其引起高泌乳血症的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氯丙嗪20.0%、利培酮17.1%、奥氮平15.2%齐拉西酮9.1%阿立哌唑6%。结论大多数抗精神病药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其中以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为高。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得到一定提高,但口服用药依从性仍然较差,有研究认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坚持时间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并无显著差异[1]。不坚持治疗,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2],因此使用疗效好而安全,依从性高的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作者对44例治疗依从性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当,且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尤其是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选择单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的平、阿立哌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前后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对5年来在我院住院的474例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培酮使用率由1998年的22.39%上升到2002年的81.08%,氯氮平由1998年的76.47%下降到2002年的29.73%,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也有明显下降;单一用药由1998年的63.24%上升到2002年的72.07%;两种药物联用占25.53%,3种联用占3.16%;联合用药由1998年的36.76%下降至2002年的28.83%;2000年前氯氮平与舒必利联用最多,2000年后利培酮与氯氮平联用最多。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替代传统药物的速度明显加快,且逐渐趋于单一化用药。  相似文献   

13.
对1985年223例和1995年383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995年药物应用频度发生变迁,氯氮平、舒必利使用率上升,氯丙嗪、三氟拉嗪使用率下降;常用精神药物日剂量增大,但未见明显用药过量倾向;抗胆碱能药使用减少;单一用药增多,合并用药减少,但合并用药率仍较高,应该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4.
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比较本院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13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氯丙嗪、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治疗,观察10周,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及体质量变化.结果 10周末,各组患者PANSS减分率均下降≥60%(P均<0.01),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者均≥80%.观察对象生殖系统不良反应(月经周期紊乱、停经、泌乳)的发生率为:氯丙嗪组46.77%,利培酮组43.59%,氯氮平组4.17%,奎硫平组为零.体质量增加≥2 kg者共106例.结论 氯丙嗪及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殖系统有明显的干扰,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停经、泌乳.氯氮平偶发,奎硫平未发生生殖系统不良反应.4种抗精神病药物均导致女性患者体质量增加,对体质量的影响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奎硫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出院坚持用药情况。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宝鸡市绛帐精神病医院2004至2005年5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及出院后复诊、回访,了解坚持治疗用药状况。结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要地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下降;很少联合用药。结论 为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精神科临床用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物的合理使用不断规范;科普知识的缺乏、过重的经济负担常导致治疗中断,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病情复发的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用药现状,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56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用药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9%的患者为单一用药;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者为利培酮(49.2%).结论 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用药较为规范,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用药主流.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女性患者月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随着利培酮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多地显现。本研究主要探讨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住院超过4w的9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单一用药84例,联合使用2种药物6例。按单一药物使用频度排列前5位的是:麦普替林、利培酮、曲唑酮、氟西汀、氟哌啶醇。联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1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28例。结论 我院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合理,无明显滥用现象。建议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用副作用小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玲  查显友 《检验医学》2007,22(1):44-46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L)、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010年浙江省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了解精神科治疗用药现状和合理性,为精神科常见精神障碍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省42家精神专科医院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出14家精神病院,再从抽出的各家医院中以月份为基本单位系统抽出3个月(3、7、11月份)的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编制《出院患者住院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合并症治疗情况。结果调查住院患者共7684例,男3102例(40.37%),女4582(59.63%)例;我省单用抗精神病药的应用中奥氮平、喹硫平及利培酮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9.5%、28.1%、20.6%,单一用药中前3位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78.2%。单用抗抑郁药中前五位是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米氮平分别占23.9%、17.5%、16.9%、14.7%、11.1%,前五位均为新型抗抑郁药,占84%。精神专科治疗用药基本上以单一用药及二联用药为主,但也有3种以上药物的联用。结论我省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患者无论是抗精神病药或是抗抑郁药均以新型药物为主,并以单一及二联用药为主,符合目录治疗指南,但个别患者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