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医熏洗联合手法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中医手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秀15例,良好8例,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疗效优秀7例,良好9例,总有效率为69.5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医熏洗联合手法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疗效较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金升  陈国治  张峥嵘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34+237-234,237
目的:观察扶他林软膏外用与功能锻炼相结合治疗腕、手关节骨折后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9年5月笔者对7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外用扶他林软膏,配合主被动功能锻炼腕及手关节,根据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主观感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主、被动功能锻炼时疼痛能忍受,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参照陈凯等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100%。结论: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作用明显,配合主、被动功能锻炼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涉及关节面可分为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许多人名被用于此处的骨折,在文献中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如Colles骨折、Sm ith骨折和Ba-ton骨折。Fernandez认为,桡骨远端骨折应该根据损伤机制进行分类,可分为5种类型。Ⅰ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折弯骨折,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一侧骨皮质在张力下断裂,对侧骨皮质粉碎并嵌塞;Ⅱ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由剪切应力所致,这些骨折包括掌侧Baton骨折、背侧Baton骨折及桡骨茎突骨折;Ⅲ型骨折是由压缩性损伤引起的关节内骨折和干骺端骨质嵌锸,包括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和桡骨P ilon骨折;Ⅳ型骨折是桡腕关节骨折-脱位时出现的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Ⅴ型骨折源于高速度损伤,涉及多个外力和广泛损伤。  相似文献   

4.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对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的良好对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应用。方法应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45~67岁,平均55.3岁。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1.67%。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将9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锁定加压钢板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外固定支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采用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术后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内固定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8例B1型,10例B2型,12例B3型,14例C1型,8例C2型,8例C3型.所有患者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率100%),按照Dienst评分发现35例优,19例良,5例可,1例差,优良率90%.结论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靠的内固定、植骨及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杨志勇  黄明  廖亮 《淮海医药》2012,30(6):502-503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2002年5月~201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和切开复位掌侧或背侧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7例.结果 随访时间6 ~31个月(平均11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每一种方法应掌握好适应证,方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2年2月,对1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急诊行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樟树市中医院采用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31例,术后随访4~12个月,并采用Jakim评估标准对所有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3%,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按AO分类法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及复杂关节内骨折(C型)3种基本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后,其关节面的掌倾角、尺偏角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恢复至关重要,三者任一方面恢复不良都会造成腕关节功能障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腕关节的功能,而功能的恢复与复位的好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共25例,均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术后测量掌倾角8°~17°,尺偏角16°~26°,骨折完全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4±0.7)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为优15例,良7例,可3例。放射学参照Lidstrom评价为优良的为89.7%。结论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简单、微创、实用,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超英  陈佳  寇献彬  冀原  李建刚  王劲风 《天津医药》2005,33(6):375-376,i002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多发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内外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广大医生对提高复位质量和疗效的重视,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得到明显效果。2002年-2004年我院按A0原则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取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支撑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48-149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每组各24例,随访4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显著提高,并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3例均采用外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结果:23例随诊6~18个月,优16例,良6例,优良率95.6%。影像学评分,20例优良,3例发生再移位。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能获得理想的解剖复位和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钢板结合超关节动力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腕关节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倒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微型钢板结合超关节动力外固定走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腕关节重建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8个月以上,优良率为93.8%。结论采用微型钢板结合超关节动力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腕关节重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25例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32~82岁,平均52岁。交通事故6例,坠落伤9例,摔跌伤10例;均为粉碎型骨折25例,依据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型骨折13例,C3型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为新鲜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均一期清创缝合后包扎后手术。闭合复位20例,切开复位5例。单侧多功能超关节外固定支架于第二掌骨及桡骨桡背侧先固定,持续牵引复位。术后X线检查片示所有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恢复满意。结果术后访视11~15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腕关节McBride评分:优,9例占36%,良13例,占52%,优良率88%。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愈合,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单侧多功能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类人群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对于老年人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居多。此方法对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  相似文献   

19.
甘泉  刘炜 《云南医药》2015,(1):34-36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荷兰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该骨折总的发病率是42/10 000人[1]。79岁以上发病率更高,在所有的男女比例是1:1.4。在大于50岁的患者,该比例变为1:6[1]。所有前臂骨折的74%发生在桡骨远端[2]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正>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常常碎裂并发严重移位,腕关节失去完整的支撑,多属不稳定骨折。采取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后期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与关节功能障碍[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