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我们自 1993年 10月~ 1999年 10月选择采用残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残胃食管癌、残胃贲门癌共 2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10例 ;年龄 5 7~ 75岁 ,平均6 4岁。首次行胃大部切除术至残胃食管癌或贲门癌确诊时间分别为 6~ 11年 ,平均 8年。其中胸食管下段癌 3例 ,贲门癌2 2例 ,全部经病理证实。本组 2 5例首次行胃大部切除的术式为毕氏 式 2 1例 ,毕氏 式 4例。2 手术方法及结果2 5例全部行经胸腹联合切口 ,首先游离残胃及肿瘤部位 ,使其解剖廓清。探明确实可以行手术治疗后细心游离脾脏及部分胰尾 ,使其充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手术入路。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确诊的残胃并存食管癌患者共36例,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采用左侧或右侧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入路,采取行结肠代食管术;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手术入路均采用经左侧第七肋间隙做胸腹联合切口入路,行食管-残胃吻合或结肠代食管术。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死亡,随访五年。术后存活5年以上者6例,存活3年者7例,存活一年者11例,其余12例均在1~3年内死亡。手术后一年生存率为86.1%,三年生存率为36.1%,五年生存率为16.7%。结论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手术方式以结肠代食管术为主,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行食管-残胃吻合或结肠代食管术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者自1986年6月~1997年6月间共手术治疗残胃食管癌、贲门癌9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46~66岁,平均56.3岁。首次胃大部切除的病变为: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首次手术后至发生食管癌贲门癌的确诊时间最短为5年,最长21年,平均12年。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式包括Billroth Ⅰ式2例。BillrothⅡ式7例。肿瘤位于贲门部5例,食管下段者4例,术前经上消  相似文献   

4.
张民兴 《江苏医药》1995,21(3):193-194
我院1982至1992年用结肠代食管治疗残胃食管癌、贲门癌ZI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51~68岁。2.诊断依据钡餐及胃锐作食管、胃检查并经病理活检。首次手术距本次手术不足五年不在此列。3.病变部位及类型贲门癌8例,为腺癌,长度3至scm。  相似文献   

5.
残胃食管癌和残胃贲门癌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静义  陈保俊  孙明 《江苏医药》1999,25(10):742-743
采用4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残胃食管癌和残胃贲门癌15例。6例残胃中下段和下段食管癌采用残胃连同脾胰尾移位左胸内食管残胃吻合术;2例中上段食管癌应用结肠代食管术;1例残胃贲门癌行全胃切除食管空场ROUX-Y吻合术;贲门胃部分切除余残胃食管吻合3例。再手术12例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探查2例,食管癌因故终止手术1例。作者认为残胃食管除了中上段外,手术应首选“移位法”,残胃贲门癌只要病变允许,应首选贲门胃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吉灵  张美  钟丰文  罗烈 《江西医药》2004,39(1):24-25
我院胸外科自1988年10月至2002年3月,施行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切除术349例(贲门癌137例,食管癌212例),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属胃大部分切除后发生的贲门癌和食管癌(即所谓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共9例,其中贲门癌5例,食管癌4例(中段3例,下段1例),占同期手术的2.6%。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33~67岁,平均55.7岁。首次手术时病变为胃溃疡8例,胃癌1例。原手术方式8例为毕Ⅱ式,1例毕Ⅰ式。距本次手术时间9个月~41年,平均13年。全组病人术前均经胃镜和/或X线吞钡确诊,其中残胃贲门腺癌5例,残胃食管鳞癌4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预防或减少食管胃吻合口常见的并发症 [1 ,2 ] ,我科自 1985年 10月 ,采用食管胃深套叠吻合法 [3 ] ,治疗食管癌、贲门癌 6 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 1例 ,女性 8例 ,年龄 46~ 6 7岁 ,食管癌 33例 ,其中病变位于食管中段 18例 ,位于食管下段 15例 ,贲门癌 36例 ,肿瘤长度 2~ 7cm,全组根治性切除 6 5例(84.2 % ) ,姑息性切除 4例 (5 .8% )。病理报告 :鳞癌 33例 ,腺癌 36例 ,本组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重建 31例 ,主动脉下食管胃重建 38例。2 手术方法取左胸后外侧切口 ,6肋间进胸 ,探查肿瘤可切除后 ,常…  相似文献   

8.
牛志强  王慧君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70-1070
1992~ 2 0 0 2年我院共行食管癌手术 378例 ,并对 5 2例中上段食管癌实行了经右胸、上腹、左颈切除术 ,其中 12例经右胸探查时发现颈深部及胸廓入口处存在肿大淋巴结 ,我们均对其进行了清扫。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4 0例 ,女 12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9 6岁。胸中段癌 2 3例 ,胸上段癌 2 9例。TNM分期[1] :Ⅰ期 2例 ,Ⅱ期 5例 ,Ⅲa期 12例 ,Ⅲb期 2 8例 ,Ⅳ期 5例。本组病例均采用右胸后外侧切口游离肿瘤 ,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 ,并经食管床上提胃至左颈部切口行食管胃端侧吻合。在行右胸完全游离肿瘤及清除食管旁 ,…  相似文献   

9.
返流性食管炎是下段食管癌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 0 0 1~ 2 0 0 2年我科共行下段食管癌手术 6 6例 ,术后并发食管炎 12例 ,现将诊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食管癌 6 6例 ,男 4 5例 ,女 2 1例 ;年龄 33~ 85岁 ,其中 4 5~ 6 5岁 4 0例 (73% )。术式为经左胸食管下段癌根治、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其中 2 0例下切缘为贲门口水平 ,4 6例因病变向下累及贲门口或距贲门口较近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返流性食管炎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 7~ 6 3岁 ;经药物治疗好转。2 讨论2 .1 病因 :由于下段食管切除使食管的解剖和生理受…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我科的9例手术,再结合文献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切除重建的各种术式方法及优缺点.结果中上段食管癌切除应以横结肠代食管重建为佳,下段食管癌以残胃代食管重建最理想,残胃贲门癌可以用残胃或空肠代食管重建.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是可以通过手术再根治的,食管的重建以残胃最接近生理及解剖学,术式简单,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1.
王鹤亭  冷凯 《贵州医药》2003,27(3):246-247
残胃癌是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 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1] 。我院 1980~ 2 0 0 0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残胃癌 9例 ,占同期收治胃癌总数的 2 0 6 % (9/ 4 86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4~ 72岁 ,平均 5 8 1岁。前次胃部分切除原因 :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例 ,胃小弯慢性溃疡 2例 ,胃体溃疡并急性大出血 1例。均为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肠吻合方式毕Ⅰ式 1例 ,毕Ⅱ式 8例。1 2 残胃癌发生与首次胃切除间隔时间 术后 7~ 15年 6例 ,16~ 2 0年 3例 ,…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 ,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治疗为食管部分切除后胃代食管的手术方式 ,但特殊情况时 ,如 :食管癌同时合并贲门癌或胃癌 ,或因其它原因行胃大部分切除 ,胃已无法替代食管。在这种情况下 ,则宜选择自体肠管替代 (空肠或结肠 ) ,其中以结肠代食管居多 ,现就结肠代食管治疗食管癌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作一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4 3~ 74岁。所有病例均行胃镜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 ,其中食管双原癌合并胃癌 1例 ,食管癌合并贲门癌 8例 ,食管癌合并胃癌 3例 ,残胃食管癌 4例 ,所有多原癌的细胞类型均不相同。手术方…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至1996年11月,我们对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弓上吻合和颈部吻合的常规术式,进行了部分改良,设计并应用胸膜项外食管胃吻合方法,手术治疗了38例食管中下段癌。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全组共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37~74岁。食管癌病变长度为4.3~8.6cm,均属中晚期和中、下段癌。常规剖胸手术,游离出自管肿瘤,清扫淋巴结,切开隔肌游离胃,切断食管胃责门部,残胃待吻合。在主动脉弓上向胸膜顶部做正常段食管的钝性解剖分离,病变段食管过弓。在胸骨上窝切口并向左胸锁乳突肌内缘侧适当…  相似文献   

14.
右胸前外侧三切口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有许多术式可供选择 ,并各有其优缺点。我科自 1997年起采用右胸前外侧三切口术式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 3 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从 1997年 12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们采用“三切口”术式为 3 9例中上段食管癌施行根治切除术。本组病人男性 2 6例 ,女性 13例 ,最大年龄 68岁 ,最小年龄 49岁 ,平均 60岁 ,肿瘤部位 :位于中段食管 2 7例 ,上段食管 12例。肿瘤大小 :<3 0m m12例 ,3 0~ 5 0 m m14例 ,5 0 mm以上者 13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鳞癌 ,无手术死亡及重要并发症发生。2 手术方法手术分颈胸…  相似文献   

15.
保留贲门胸腔内结肠代食管1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报告从 1991年~ 2 0 0 2年 11年间 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中下段癌经开胸根治胸腔内结肠代食管的治疗体会 ,本组 16例病例 ,未发生 1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病例 ,年龄最大的 6 1岁 ,年龄最小的 37岁 ,平均年龄 4 7 6岁 ,其中食管下段癌 9例 ,食管中段癌 7例 ;全部病例均为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其中急性胃穿孔 6例 ,择期手术 10例 ;结肠前胃空肠吻合 9例 ,结肠后胃空肠吻合 7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均采取左胸后外侧胸腹联合切口 ,以上下得到良好暴露为易 ,由于条件限制 ,术前均未行结…  相似文献   

16.
我院在1979年8月~1984年7月应用食管拨脱术治疗食管和贲门癌53例。其中颈段食管癌3例,颈胸段食管癌11例,贲门癌39例。病变长度2~6cm,胃贲门癌最大8×6×5cm。属Ⅱ期8例;Ⅲ期45例。病程短者1月,最长>1年。年龄27~80岁。手术采用贲门癌先经腹探查能切除者再剖颈显露食管,做下行食管拨脱。颈段或颈胸段食管癌先经颈探查而后剖腹手术,做上行食管拨脱。消化道重建以大弯侧管状胃代食管,或空肠、结肠代食管。经原食管床上提至颈部  相似文献   

17.
自1986年以来,本院共收治残胃癌14例,现结合临床加以探讨。临床资料本组手术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6~64岁,平均54岁。非手术组3例,男2例,女11例;年龄50~64岁,平均55.5岁。14例中,首次手术5例为十二指肠溃疡,7例为胃溃疡,胃平滑肌瘤及胃多发息肉各1例。距首次作胃大部切除时间术后5~15年,平均6.5年。B-Ⅰ式吻合3例,B-Ⅱ式吻合11例。全组均经内窥镜确诊,并有病理证实。非手术组3例,均因确诊时间晚,伴有全身恶病质而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又患食管癌并不少见。1988年以前,我们对此类病人除少数用结肠代食管外,常因手术复杂、并发症多而放弃手术。从1989年6月以来,我们对10例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42~65岁。肿瘤病变长度3~8cm,其中1例食管双癌。从胃大部切除后至患食管癌时间最短4年,最长25年。胃大部切除术式均为Billorth Ⅱ式。全组病例于胃术后消化道功能均基本正常。二、手术方法经左第六肋间切口进胸,探查后如能切除,则从膈上向上游离食管至适当高度,并将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后切开左膈肌探查腹腔情况,如粘连  相似文献   

19.
孙云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41-1142
现将我院1999年5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25例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岁。食管上段癌5例,食管中段癌10例,食管中下段癌6例,食管下段癌4例。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8例。食管胃胸顶部吻合5例,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术式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1996年4月至2002年12月收治上段食管癌74例患者,肿瘤下缘均在主动脉弓上缘以上,采用非开胸切除,胃或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7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32例上胸骨劈开,全喉全食管切除5例,结肠代食管6例,吻合口瘘5例.肺部感染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胃排空障碍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本报告方法避免开胸、创伤小,操作方便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