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与临床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现就当前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代谢综合征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8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代谢综合征组(48例).并对代谢综合征组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三个亚组:体重正常(BMI<23 kg/2)、超重(BMI 23~24.9 kg/m2)、肥胖(BMI≥25 kg/m2).所有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集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时域指标下降(P<0.05),频域指标亦下降(P<0.05);各亚组比较,随BMI升高,各时域指标、频域指标均下降(P<0.05);HOMA-IR、HbA1c、TC、TG、CRP均上升(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3.
马伟红  牛瑞  马玲 《山东医药》2001,41(18):20-20
病窦综合征 (SSS)是由于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的以心律失常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 SSS常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统表现的一部分 ,故其不可避免地带有伴发其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而诊治更为困难[1] 。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是有效反映自主神经调控功能的一种无创性检测手段。它能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帮助。为研究功能性 SSS患者HRV的变化规律 ,我们对 3 0例 SSS患者及 1 0 0例健康人的 HRV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照组 1 0 0例中 ,男 45例 ,女 5…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与脂代谢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背景的心血管疾病多危险因素的簇集,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或者高胰岛素血症,内脏型肥胖,高血压和糖、脂质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代谢综合征与脂质代谢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早期积极干预非常必要.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脂质代谢异常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女性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的临床表现,包括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糖耐量降低及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谢疾病问题.近年来在代谢综合征领域,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并且这一特点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这无疑与经济发展后饮食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和自身保健意识尚还薄弱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使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又一大杀手.而与此同时,女性患者对代谢综合征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女性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及基本的预防和治疗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老年代谢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检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项非侵入性方法,目前认为HRV降低是心脏性猝死的预警指标.代谢综合征(MS)可表现为一组以胰岛素抵抗(IR)为中心的疾病:糖耐量减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由此产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65岁以上老年人群.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的MS和HRV进行分析,探讨老年MS和HRV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是集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和高血压等多种代谢危险因子于一身的症候群,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涉及多个学科问题而备受关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1]代谢综合征的国际通用定义.  相似文献   

8.
醛固酮与代谢综合征均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探讨醛固酮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及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醛固酮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相关性的最新进展和临床意义,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或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进一步探究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及时确诊和干预,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本文从综合代谢症的一般病理表现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入手,重点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4)代谢综合征与Ⅱ型糖尿病(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和Ⅱ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类疾病共同的发病环节是胰岛素抵抗(IR),而代谢综合征患者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IR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随着IR以及糖调节受损的加重,当空腹血糖或(和)餐后血糖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实现了由糖调节受损向糖尿病的转变.对代谢综合征治疗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辅以药物,不仅可以预防糖尿病发病,还可以降低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率变异性(HRV)作为一种检测自主神经活性的无创方法,日益受到关注,其在预测心性猝死及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善HRV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优先选择治疗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变是胰岛素抵抗 ,其发生率相当高。Isomaa等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在糖耐量受损 (IGT) 空腹血糖受损 (IFG)人群中占 4 2 %~6 4% ,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 78%~ 84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与中风死亡风险是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的 3倍。随访 6 .9a发现在代谢综合征人群中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主要表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脂代谢失调、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PAI 1)升高、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及微量白蛋白尿等方面。噻唑…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与肾脏疾病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一组疾病,其中每一项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它本身表现为一种低度系统性慢性炎症状态,进一步促进肾脏损害的发生及发展.现就代谢综合征的各项组成部分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等密切相关,MS患者DM、CVD的发病率常是正常人群的数倍.  相似文献   

15.
提高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早期防治代谢紊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十分常见,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0%~24%,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达70%~80%,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和我国呈上升趋势,我国上海城市社区人群中NAFLD患病率已达15%.大量研究表明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NAFLD不仅与代谢综合征密切伴随,而且还可预测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由于肝脏是调节和控制糖脂代谢的中枢器官,肝脏脂肪沉积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专科医生尤其是内分泌科医生来说,认识到NAFLD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至关重要.对NAFLD应该及早正确诊断,并且及时评估这些患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对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及其表型有关。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疾病谱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临床症候群的关系密切,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综合征(MetaboicSyndrome,MS)是由遗传易感基因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聚集状态.MS中的每一个组成成分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当多种异常同时出现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各均组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早筛查并发现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对于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出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危险的关系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目前已经成为心内科和内分泌医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MS最早被人们所认识就是源于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1988年,Reaven就提出,将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及高血糖集中发生于同一个体的情况命名为"X综合征",并将该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危险联系起来.本文就MS的工作定义、流行情况、发生机制、与心血管病危险的关系及其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拟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纤维化和长时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45例正常对照组(A组),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B组,45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作为C组。酶联免疫法检测TNF-α和Hs-CRP水平,超声心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检测心肌纤维化,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HRV时域指标。结果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HRV时域分析较对照组下降(p0.05)。TNF-α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阳性风险患者受高糖、高血压和肥胖等因素的作用,导致TNF-α和Hs-CRP水平升高,心室肌纤维化,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分布于心脏组织的自主神经紊乱,HRV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