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 1 术语 1.1 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2 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3 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  相似文献   

2.
报道:本文对余杭县建矿较早的四家乡办石矿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测定粉尘样品25个,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为2.3~1855.0mg/m~3,粉尘分散度较高,粒径<5μm的占90%以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  相似文献   

3.
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等5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192·4-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某金属硅材料厂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该厂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有矽尘、木炭尘、木粉尘和煤尘,主要以矽尘为主,且矽尘采样点合格率较低,为11.1%;各主要岗位的作业工人接触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提示,该厂作业场所空气中矽尘浓度超标严重,应落实除尘措施,加强作业工人粉尘防护。  相似文献   

5.
玻璃钢广泛用于建筑、船舶、汽车、军事、化工等许多领域,玻璃钢工业发展迅猛.接尘人数剧增.为了解玻璃钢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1994年10月对某厂玻璃钢粉尘进行了现场劳动卫生调查与接尘工人健康体检,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l 调查对象 选择接触玻璃钢粉尘3年以上且无其它粉尘接触史的工人作为体检对象.1.2 调查方法 按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和《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的有关要求进行粉尘浓度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采用滤膜溶解涂片法;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采用焦磷酸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水泥行业粉尘危害情况 ,提出防治措施 ,保护职工健康 ,2 0 0 0年 9~ 10月对枣庄市山亭区 14家水泥厂粉尘作业点进行了粉尘检测和职业危害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调查枣庄市山亭区 14家水泥厂的 7类粉尘作业点 ,每家水泥厂各类至少 2个点。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和游离SiO2 含量 ;检查接尘工人尘肺患病情况和防尘设备及劳保用品使用情况。1 2 方法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按GB 5 74 8—85《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测定方法》进行 ;尘肺病人诊断由枣庄市尘肺病诊断小组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 ;防尘设备和劳保用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尿紊粉尘的检测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尿素粉尘经测尘滤膜采集、水洗脱后,酸性条件下,尿素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DAB)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在440 nm波长下比色测定.结果 方法在0~200.00 ms/L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68 ms/L,空气中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47 ms/m3(以采样体积300 L计算),精密度为1.04%~1.77%,洗脱效率为102.9%-115.2%.结论 该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WS/T 73-1996<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规范>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尿素粉尘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王佩强  方正斌  王定芳  黄超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40-2841
目的了解郧县粉尘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粉尘的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方法依据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的测定》和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结果粉尘浓度监测点合格的254个,超标的150个,总合格率62.87%。游离SiO2含量为矽尘最高(93.42%),石灰石最低(1.65%)。结论郧县存在粉尘危害因素的企业中,部分企业的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制定相应的防尘综合措施,有计划、有目标地治理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改善作业条件,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制订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中,规定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与以往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①粉尘浓度测定十分强调准确性,要求采样流量、时间准确,称量准确。对粉尘采样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包括测尘滤膜、采样头、流量计和  相似文献   

10.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引起矽肺的主要因素,也是确定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重要依据。准确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控制粉尘危害的重要环节。因此,探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方法,以便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工作场所环境危害因素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康市粉尘危害情况,进一步治理粉尘污染。方法对全市接触矽尘、煤尘等无机粉尘1年以上的3859名作业工人,按照尘肺病检查内容、程序和GBZ 70-2002尘肺诊断标准进行尘肺病检查、诊断,并对生产环境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及粉尘浓度、分散度、二氧化硅(SiO2)含量测定。结果粉尘浓度平均86.63 mg/m^3,游离SiO2含量32.17%;尘肺患病率为11.04%;发病工龄最长35年;最短11个月,平均19.58年。结论尘肺患病率、发病工龄、尘肺病进展均与粉尘浓度及游离SiO2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估算铁路隧道施工现场粉尘阈限值,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现场粉尘浓度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铁道部某3个工程局2851名隧道工1963~1998年共35 a的接尘史和相应的施工隧道粉尘监测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结合3次样条函数拟合的方法,建立隧道工累积接尘量与矽肺累积患病率关系的方程式,并由此估算铁路隧道施工现场粉尘阈限值。结果作业30 a不患矽肺的现场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17 mg/m3;矽肺患病率控制为0.5%时,现场粉尘阈限值为3.23 mg/m3;患病率控制为1%时,现场粉尘阈限值为5.30 mg/m3。结论得到的阈限值可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降低现场粉尘浓度,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摸清宁阳县粉尘危害现状,以便采取相应防制对策.保护粉尘作业职工健康。[方法]对1993~2007年宁阳县接尘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及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合计检查1641名接尘人员.检出可疑尘肺(O^+)174例.检出率为10.60%;检出尘肺病人16例,患病率为0.98%,其中新增尘肺病例13例,检出率为0.58%。1993-2007年发现尘肺69例.发病时年龄为(45.04±9.85)岁,发病时工龄为(22.36±9.46)年.发病时实际接尘工龄为(16.62±10.13)年;其中Ⅰ期尘肺60例,Ⅱ期尘肺6例,Ⅲ期尘肺3例,已有5例分别在1995~2006年死亡。1993-2007年合计检测1223家企业的粉尘作业点7427个,合格的3368个.合格率为45.37%。检测合格率,各年波动在40.47%~58.38%;12家国有企业为71.43%,14家集体企业为65.85%,131家乡镇企业为35.63%(P〈0.01)。2007年检测点粉尘浓度合格率。矽尘、水泥尘、电焊烟尘、煤尘、有机尘和其他尘点分别为15.01%、35.22%、47.31%、50.67%、37.93%、55.28%(P〈0.01)。[结论]宁阳县粉尘危害日趋严重,乡镇企业粉尘危害高于国有、集体企业,可疑尘肺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厦门地区石材企业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抽样评估厦门地区石材行业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探索经济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对厦门地区41家石材行业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监测、工作场所卫生学调查及职业卫生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接尘人员400名,其中男工364名,女工36名。石材行业粉尘浓度超标率达36.8%,游离SiO2含量超过10%达到矽尘标准的占84%;接尘人员肺部检查异常率为9.0%,随着接尘人员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增加,肺部出现异常的可能性有增加的趋势(χ2=21.151,P<0.01);接尘人员所接触的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高,肺部出现异常的可能性也越高(χ2=7.927,P<0.05);肺部异常率随着接尘人员工龄的增加而增加(χ2=26.886,P<0.01)。接尘人员经常使用防尘用品(主要是防尘口罩)的占66.25%,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的占33.75%,经常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降低肺部出现异常的概率;接尘人员对作业场所防护设施防尘效果评价越好,其肺部发生异常的可能性越小。结论厦门市石材行业作业场所粉尘多为矽尘,且超标率较高。在现有接触水平,肺部检查异常率为9.0%,且随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工龄增加而升高。佩戴防尘口罩及采取防尘措施可明显降低肺部异常率,提示应加强石材行业的职业卫生管理,采取防尘措施,可预防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刻槽取样工作面粉尘浓度与本底浓度、产尘量及除尘器性能的关系以及工作面粉尘浓度的变化规律,介绍了碰运气引射湿式纤维栅洗涤器用于金矿地质槽取样防尘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某大型洗煤厂粉尘危害现状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型洗煤厂粉尘危害现状及其防护对策。方法对某大型洗煤厂工作场所中粉尘危害及其防尘措施进行调查,对有粉尘危害工作场所及其接触粉尘的不同工种进行粉尘浓度检测,通过调查和检测结果对该洗煤厂防尘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洗煤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介于1.10%~25.12%之间。检测134个工作场所中的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有66个工作场所中粉尘超限倍数>2倍;采用超限倍数计算的工作场所粉尘总体合格率为50.75%;检测17类工种共79个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有43个接尘工种的TWA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采用粉尘TWA计算的粉尘合格率为45.75%。各工作场所防尘措施及劳动者个人防尘用品佩戴均不到位。结论洗煤厂粉尘危害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各项防尘措施不到位,职业卫生管理不健全,提出今后应从设施防尘、个人防尘及防尘管理、政府监督等方面全面做好洗煤厂的防尘工作,杜绝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道路扬尘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道路扬尘的肺细胞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 采集哈尔滨市A街(柏油路面)扬尘制成5%混悬液,选择WK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按0.5 ml/100g体重,经气管一次染毒,分别在染毒后24h、4d及30d进行肺灌洗液肺巨噬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计数,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同时采集A街和B路(土路)扬尘,对其有机提取物进行Ames试验。结果 染毒4d肺灌洗液巨噬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染毒24h~30d LDH和ACP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街扬尘有机提取物对TA98-S9和TA100-S9致突变阳性,B路扬尘有机提取物对TA98-S9致突变阳性。结论 哈尔滨市街道扬尘可造成大鼠肺及支气管组织损伤,并具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了解发电厂工作场所粉尘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效果,为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评价粉尘测定结果超限倍数要求提供参考. 方法 对该发电厂进行职业卫生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工作场所个体和粉尘作业岗位进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测定、评价. 结果 测定10个个体粉尘作业岗位的TWA,合格率为60.0%;测定32个粉尘作业岗位的STEL,符合超限倍数要求25个,符合率为78.1%. 结论 该发电厂的粉尘职业危害主要在燃煤输送皮带和除尘、除灰作业岗位.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控制粉尘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9.
铁路车站货场矿石装载作业场所粉尘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佩元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69-2070
目的对怀化铁路地区7个车站货场装载作业场所粉尘污染及防护现状进行分析,为预防尘肺病等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粉尘浓度监测。结果监测7个车站货场时间加权总尘浓度,点次符标率仅4%,浓度波动幅度为9.6~341.8 mg/m3,各车站货场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均超标,超标倍数2.75~28.78。结论各车站货场装载作业场所粉尘污染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实施防尘降尘措施,在作业场所配置多个成排高压远距离旋转式喷雾水龙头,向装载作业现场尘源逸散与排放的空气带中喷射雾化水珠,并通过建立地下渗滤系统,循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彭言群  叶青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20-1321
目的对某石英砂有限公司粉尘治理措施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治理前后矽尘总浓度、粉尘TW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12个监测岗位,治理后的矽尘浓度均低于治理前(P0.001),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的要求[1]。结论除尘综合措施有效、可行,职业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