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46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措施。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相对照的方法,与对照组(52.174%)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304%)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食物咀嚼率显著增加,没有牙齿不适现象,而对照组有少量患者出现牙齿不适问题。结论施行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使用数字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正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结合修复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7.56%,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为76.92%(P0.05);实验组的牙齿松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在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我院内部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患者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总结3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本次研究观察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本次研究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有显著效果,并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牙齿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研究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经随访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牙齿咀嚼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没有发现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出现不适的现象,对照组有3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表现出不适的症状,经2次治疗后不适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使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牙齿的美观性并提高患者的牙齿咀嚼效率,患者没有表现出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6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随机、平均、对照的分组原则,将36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各18例。对照组单一应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疗效确切,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76-4977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对错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牙科门诊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牙齿修复,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错伴牙列缺损患者予以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059-4060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修复与正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与牙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种牙成功率100.0%,对照组患者种牙成功率80.0%,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种牙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法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恢复患者牙功能,值得在口腔领域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效果和治疗后牙齿骨吸收和骨密度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9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牙齿修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为(42.90±6.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骨吸收量为(1.21±0.13)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牙槽骨密度为(290.43±54.39)H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效果较好,对牙齿骨吸收和牙槽骨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6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直接修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患者对修复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14.3±5.2),对照组满意评分(10.5±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保证牙齿外观、咬合良好,且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牙列缺损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时候采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方案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牙列缺损患者计11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修复方案对照组(n=58)与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治疗实验组(n=58),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牙齿功能的恢复,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修复错()伴牙列缺损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的牙齿相较治疗前排列整齐,咬合度好;随访1年,未出现松动或移位现象。讨论使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郭斌  南海涛  孙雷  翟晓红  杨甜甜 《河北医学》2016,(10):1598-1600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伴发牙颌畸形行正畸和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8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修复疗法,观察组联合正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行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鄢陵县中医院收治的61例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1)。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应用于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正畸和修复联合的方法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牙列缺损且伴牙齿散在间隙、反牙合、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患者3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人,对照组16人,实验组患者先采取正畸关闭散在间隙、纠正反牙合、上颌前突、覆牙合覆盖后行牙列修复治疗固定桥修复,对照组患者不行正畸关闭间隙、不纠正前牙反牙合、上颌前突、覆牙合覆盖并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完成后分期6、12、24个月复诊。结果患者修复完成后6、12、24个月复诊,实验组采用正畸关闭牙齿散在间隙、纠正反牙合、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患者固定牙修复效果较好,患者无咬合不适、满意率高,对照组不采用正畸关闭牙齿散在间隙、仅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咬合不适率为2例,患者满意率较低。结论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方法治疗牙列缺损和牙颌畸形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6.
洪达 《中国医学创新》2013,(30):139-140
目的:研究采用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治疗错舱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先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其进行治疗,用以对患者牙列缺损的修复。在完成正畸治疗和常规保持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烤瓷桥或者烤瓷冠修复患者牙列的缺失牙,同时对患者的进行牙体的美容修复。结果:从研究中发现,采用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对错黯伴随牙列缺损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错聆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上的实用性价值非常高,可在临床应用上进行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城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修复治疗,实验组接受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是一种有效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治疗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体、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7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19例。A组患者选择口腔正畸临床治疗,B组采用口腔修复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同时选择口腔正畸以及口腔修复开展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4%;B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4%;C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C组最终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体、牙列缺损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实验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实验组(种植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常规修复)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种植修复)组的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常规修复)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中具有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牙齿的美观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如咀嚼功能、牙齿舒适感、语言功能及稳定性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齿舒适感、咀嚼功能、稳固性、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咀嚼功能可明显提高,语言功能、牙齿舒适感以及稳定性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应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