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生期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围生期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进行院内宣教,即急性乳腺炎的预防、病因、症状及处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产后哺乳期妇女纠正不良哺乳习惯,重视疾病预防,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取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的3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缓解、体温恢复、通乳、肿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EPDS、STA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有助于促进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能缓解患者产后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重构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重构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疾病感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综合理解、认知描绘、情绪描绘得分及疾病感知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重构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的疾病感知能力,减轻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9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4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结果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前,两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对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12月,n=57)和观察组(2020年1月至6月,n=61)。两组均给予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同时给予包括疾病认知、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生活管理、用药管理等在内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多媒体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健康相关行为、并发症及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基础知识、生活知识、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疾病认知总分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心理调护、规律生活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上尿结石手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相关行为能力的养成,降低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8月T2DM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行为转变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干预依从性、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情况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干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T2DM患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治疗依从性,具有“血糖控制效果好、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促进初产妇泌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即将分娩的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各有41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日均泌乳量及产后24h泌乳素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初产妇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乳汁分泌及排出,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乳房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媒体联合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新媒体联合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均持续随访干预4周。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中抑郁、焦虑以及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2/55)低于对照组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新媒体联合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升其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发症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初产妇且处于哺乳期并患有急性乳腺炎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整个过程进行循环管理,治疗期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负性情绪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负性情绪缓解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病人的负性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消渴病患者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2 h血糖(2 hPG)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干预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意识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8月31日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6例,应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健康意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慢性病韧性程度[慢性病韧性量表(CICRS)],比较两组干预期间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CICRS评分和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主观生活质量及主观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饮食、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意识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慢性病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福建省地质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强化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数字分级法评分表(NRS)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感受,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2后,2组患者NRS评分、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情况进行疼痛干预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保持正确情绪认知和积极态度,舒缓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疾病认知、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收治的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联合聚焦解决模式。采用慢性乙型肝炎认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服药依从性问卷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护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定期检查、治疗认知、基本知识、其他、疾病认知评分总分及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ES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7.65%高于对照组7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对剖宫产产妇认知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健康知识评分、心理状态、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急性乳腺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健康管理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的效果,以期为提高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和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4-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乳腺外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61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81)与对照组(n=8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乳腺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健康管理,均干预至产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与纯母乳喂养率,以及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个月、3个月及产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均较干预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提高产妇产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及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乳腺管贴壁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方法。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名。两组患者均给予护理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热敷及抗生素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试验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乳腺管贴壁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乳腺管贴壁法能有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而且其经济、简单、方便,产妇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在冠心病老年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家庭支持情况。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以及家庭支持程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优势,观察组患者情绪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合理运动、遵医服药、自我检测病情、预防并发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护理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陆丽华  龚桂香  时增玉 《妇幼护理》2024,4(7):1628-163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认知干预对青年梅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青年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 察组采用心理干预联合认知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疾病认知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 前,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两组的疾病认知度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 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认知干预应用于青年梅毒患者的护理中,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 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92-199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肾盂肾炎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工作态度、护理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工作积极性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盂肾炎急性期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眼底出血患者焦虑、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本科2009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对疾病的认识及配合治疗的态度.结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眼底出血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正确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