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转移是直肠癌终末期的常见转移方向,其强烈的疼痛对患者伤害颇大,尤其是位于四肢的骨转移往往伴有活动受限及明显包块,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骨转移作为转移性肿瘤,基本已经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临床多对症给予放疗控制病灶发展或大剂量阿片类药物镇痛,患者心理满意度较低。经过作者大量临床实践,火针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尤其在于骨转移癌痛治疗上功效尤著。现收集火针治疗直肠癌骨转移癌痛验案1例,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2.
骨转移癌痛是癌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着癌症总体患病率增加而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骨转移癌痛是一种同时具备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而又异于2种类型的特殊疼痛,因此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骨转移癌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破骨细胞活化、骨微环境的变化、胶质细胞活化、脊髓神经元活化、微小RNA失调等方面。现代医学治疗骨转移癌痛以三阶梯止痛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骨转移灶的姑息性放疗及介入治疗为主,短期止痛疗效确切,但由于其不良作用、成瘾性及耐药性等问题未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癌痛有确切的疗效,不仅具有安全性高、增效减毒、增强患者免疫力等优点,而且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发挥协同治疗的作用,使其在防治骨转移癌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众医家学者的研究重点。该文系统整理了近年国内外文献库中有关骨转移癌痛发病机制及中医药(中药复方、单药及单体)干预的研究文献,将从抑制破骨细胞活化、胶质细胞活化及脊髓神经元活化、调控疼痛介质及微小RNA异常表达及抗肿瘤等方面详细综述,以期进一步阐明骨转移癌痛的发病机制,并为中医药有效防治骨转移癌痛提供更全面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不但随着癌症发病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伴随癌症病人寿命的延长骨转移癌的发生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据统计,骨转移癌的发生率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3 5~40倍〔1〕。骨转移癌临床表现多为骨骼的持续性疼痛,患者常难以忍受,还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朱良春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擅长奇难杂证的治疗,对包括骨转移癌痛在内的各类痛证、顽痹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作为我院的名誉教授,他经常百忙之中亲临我科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笔者有幸受教于朱老,运用他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经验方——…  相似文献   

4.
朱良春教授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不但随着癌症发病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伴随癌症病人寿命的延长骨转移癌的发生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据统计.骨转移癌的发生率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骨转移癌临床表现多为骨骼的持续性疼痛,患者常难以忍受。还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朱良春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擅长奇难杂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骨转移是肿瘤患者进入晚期的征象之一,患者常以疼痛难忍,严重时出现骨折、运动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骨转移癌痛的进展,以期为临床骨转移癌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症骨转移癌症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癌痛消外敷治疗;安慰剂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安慰剂疼痛贴;治疗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外用癌痛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PS)、疼痛强度评分(NRS)、爆发痛次数;比较3组患者镇痛效果有效率的比较;3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镇痛效果的有效率、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按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疼药物使用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服药后止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服药后止痛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疼痛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骨骼是全身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常导致疼痛、病理性骨折、脊索及神经根受压、高钙血症等事件,其中疼痛是骨转移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但由于其产生的机制复杂,治疗存在很多局限性,且临床上已属晚期,生存率及预后不容乐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唑来膦酸能有效缓解骨转移癌痛,减轻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的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72岁,退休职工,于2017年7月10日初诊。主诉:双侧胁肋部、右侧头颞部疼痛反复1年余,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于2002年发现右侧肾癌,行右肾切除术后,一般情况良好,1年前患者自觉牙齿颜色变深,全身多处疼痛,遂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查核素骨显像示:多发骨代谢异常;考虑多发骨转移可能。患者拒绝行放化疗,长期口服曲马多缓解疼痛,疗效不显。2017年6月9日于南京市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节节攀升,癌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癌症骨转移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中都较为常见,其中疼痛是癌症骨转移的常见症状,也是患者十分痛苦的症状,骨转移癌痛的治疗成为重要的临床和研究问题。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癌痛有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骨痛方配合艾本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痛方配合艾本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艾本组(30例)、联合组(30例),观察止痛效果、病灶数目或大小的变化。结果:艾本组、联合组骨痛缓解的有效率分别为60.0%、8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转移灶的消退率分别为43.3%、5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痛方联合艾本是目前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骨转移癌痛为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在了解骨转移癌痛的病因病机基础上,归纳针刺干预骨转移癌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针刺对骨转移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针刺能够有效减少疼痛发作症状,改善各类指标,提升患者身体机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针刺干预骨转移癌痛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药联合甲地孕酮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痛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 ,且骨转移较常见 ,其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采用行气活血补肾之中药配合甲地孕酮 (MA)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2 8例 ,疗效满意 ,并与单用甲地孕酮治疗的 1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38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的女性患者。年龄 4 2~70岁 ,平均 5 2 .5岁 ;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 ,且经BCT、MRI或X线检查证实。治疗组 2 8例中 ,多部位转移 2 0例 ,单部位转移 8例 ;疼痛程度 :Ⅱ级 2 0例 ,Ⅲ级 8例。对照组 10例中 ,多部位转移 6例 ,单部位转移 4例 ;疼痛程…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丁香骨痛方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阿片类药物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止痛疗效、生活质量、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血浆ET-1浓度等。结果: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在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可进一步减轻疼痛,降低血浆ET-1浓度,缓解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益肾化浊汤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各类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益肾化浊汤配合美施康定,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施康定治疗,两组治疗疼痛缓解有效率达到50%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病理性骨折发生、美施康定用量变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FLIC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1);治疗组未出现病理性骨折,对照组出现2例病理性骨折;美施康定用量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化浊汤对骨转移癌痛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癌痛症状、减少吗啡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对β内啡肽的影响,为临床镇痛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止痛效果、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E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物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便秘、呕吐、恶心及食欲不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癌痛,使血清内β-EP升高,值得于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娅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06-407
目的 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博宁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之62.96%;治疗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博宁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效果满意,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马芹  刘清磊  王苗  张亮  张萌 《四川中医》2022,(3):145-148
目的:应用解毒定痛方中药制剂,观察对骨转移瘤患者热毒蕴结证放疗爆发痛防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102例,按照骨转移瘤患者放疗爆发痛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癌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癌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解毒定痛方中药制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NRS疼痛评分、KPS功能状态评分、爆发痛频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镇痛效果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血清β-EP、PGE2、5-HT、NPY水平的差异。结果:总体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80.39%,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疼痛评分、爆发痛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PGE2、5-HT、NP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PS功能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解毒定痛方治疗骨转移瘤放疗爆发痛热毒蕴结证患者,可显著减少爆发痛频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仙龙定痛饮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海英  徐凯  陈达灿 《河北中医》2004,26(3):174-175
目的 观察仙龙定痛饮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转移癌痛患者 32例每日上下午各服仙龙定痛饮汤剂 2 0 0ml,共 1 5日 ,观察 3、7、1 5日时的疼痛反应 ,作疗效评定 ;按Karnofsky标准评分评价生存质量的变化 ;观察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 3日、第 7日、第 1 5日时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分别为71 .88%、78.1 3%、84 .38% ;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为 4 8.33± 8.33,治疗后为 6 8.2 8± 1 2 .5 6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仙龙定痛饮对骨转移癌痛的止痛作用稳定 ,疗效较好 ,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烊  运强 《光明中医》2008,23(1):48-4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针剂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唑来膦酸针剂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对照组之60%.结论: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针剂治疗骨转移癌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