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异位妊娠患者230例就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生殖道感染史、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宫内节育器等指标进行单因素χ2分析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生殖道感染、盆腔手术史、流产史、宫内节育器为异位妊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往往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慧  刘建  张淑芝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424-1425,143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相关现状及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南山医疗单位住院确诊的27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在三家医院门诊行流产的早孕妇女544例,按1:2比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法对其年龄、孕次、子宫肌瘤史、避孕方式、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慢性盆腔感染史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筛查异位妊娠发生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南山区异位妊娠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别为:慢性盆腔感染史(OR=2.589,P=0.012)、异位妊娠(OR=10.560,P=0.049)、放置IUD(OR=1.356,P=0.006)、盆腔手术史(OR:5.910,P=0.028)。χ2检验显示病例组感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山区异位妊娠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慢性盆腔炎、放置IUD、口服紧急避孕药、盆腔手术史、异位妊娠史是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生殖道感染为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我院同期进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健康妊娠妇女120例,综合采集病史,对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异位妊娠有关的因素是流产史、剖宫产史和盆腔炎症(OR值分别为5.351,3.460,2.247)。结论流产史、剖宫产史和盆腔炎症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流产史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最密切,所以降低流产率和剖宫产率,积极治疗和预防盆腔感染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0例异位妊娠患者设为观察组,70例正常妊娠孕妇设为对照组,调查分析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首次性行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孕产史、妇科炎症、盆腔手术史、带宫内节育器、流产史、紧急避孕史与异位妊娠的发生关系显著(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手术史、带宫内节育器史及有妇科炎症及有流产史、紧急避孕史是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流产、IUD等多因素均为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因此,我们应积极预防妇女的生殖道炎症,采用恰当的避孕措施,减少流产次数,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与分析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随机选取5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妇科炎症、盆腔手术、流产、避孕、年龄、分娩次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科炎症、流产史、盆腔手术、避孕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妇女保健有助于降低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李君  何娟  王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284-1285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为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1例异位妊娠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来院就诊的13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本地区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因素有人工流产史、盆腔感染史、剖宫产史、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史。结论:人工流产史、盆腔感染史、剖宫产史、IUD避孕史等是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应提高认识,积极防御。  相似文献   

7.
吴娟 《吉林医学》2013,34(3):414-415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择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次、妇科炎性反应、腹部手术史、使用节育器以及服用紧急避孕药物与异位妊娠密切相关。结论: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腹部手术史、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因素与异位妊娠发生密切相关,积极预防妇女的生殖道炎性反应,合理避孕,避免流产可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妇科内出血性急腹症中异位妊娠逐年增多 ,子宫穿孔逐渐减少的社会因素。方法 对近 2 5年妇科内出血性急腹症 40 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发病增多与有盆腔手术史、生殖道感染、药物流产有密切关系。子宫穿孔逐年减少反映了基层在人工流产、放取环手术技术质量的进步与提高。结论 生殖道感染已成为异位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 ,又有其明显的社会因素。药物流产的管理混乱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因素,为异位妊娠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产妇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身体正常、体格健康的产妇7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例对照的方法,对异位妊娠发生因素加以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流产史、孕产史、妇科疾病、腹部手术、异位妊娠史等,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产史、孕产史、妇科疾病、腹部手术史、异位妊娠史等,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和孕前保健,从而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高危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小英 《广东医学》2005,26(8):1124-112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异位妊娠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30例异位妊娠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盆腔感染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史,不孕史及输卵管手术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较多, 应从多方面着手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住院治疗的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患者91例(病例组),以同期在门诊就诊的未婚未育宫内早期妊娠者18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危险因素。结果未婚未育输卵管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原因不明慢性盆腔疼痛、经期性交、多个性伴侣,其本身和(或)性伴侣为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社会职业为无业、个体、服务员等。病例组上述情况的发生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照组性伴侣饮酒情况显著多于病例组,提示性伴侣饮酒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未婚未育妇女的妇科疾病史、性生活状况、文化程度、社会职业以及性伴侣人口学特征等均与输卵管妊娠发病有关。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加强保健检查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陈小华 《中外医疗》2014,(19):140-141
目的 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提高其防治水平提供科学有力证据。方法 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1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流产史、异位妊娠史、盆腔感染史和宫内节育器是异位妊娠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其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0%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OR=3.79,95.0% CI:2.23~6.42、OR=6.98,95.0% CI:2.64~15.53、OR=4.21,95.0%CI:2.43~7.15和OR=2.19,95.0%CI:1.21~3.98。结论 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预防盆腔感染,可降低异位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反复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68例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史特点,进一步筛查出反复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结果有无盆腔炎、流产史、反复流产史、节育环的运用及输卵管病变的患者问,反复异位妊娠发生例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53、7.634、15.349、6.361;P=0.005、0.011、0.000、0.036)。进一步对反复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盆腔炎、反复流产史及输卵管病理改变是反复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OR:8.831、9.086、27.01l;P=0.018、0.032、0.012)。结论当面对异位妊娠患者时,临床工作者应评估反复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降低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提高育龄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朝容 《广西医学》2010,32(4):416-418
目的探讨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异位妊娠孕妇21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者42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9个因素与异位妊娠有关;以异位妊娠为应变量,其他统计量作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logistic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5个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妇科炎症、孕产史、宫内节育器、腹部手术史、应用紧急避孕药物。结论异位妊娠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异位妊娠的高危人群加强监测,并进行指导:采取安全有效避孕措施;治疗妇科炎症;提高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技术和其他宫腔操作技术;掌握IUD置放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唐璐  余劲  乔莉 《西部医学》2014,(5):618-619,622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未成年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史、多次人工流产和/或引产史、药物流产史、盆腔炎性疾病、使用宫内节育器以及服用紧急避孕药物与异位妊娠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未成年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史、多次人工流产和/或引产史、药物流产史、盆腔炎性疾病、使用宫内节育器以及服用紧急避孕药物等因素与异位妊娠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避孕知识宣教,指导合理避孕,避免流产和/或引产、积极防治妇女的生殖道炎症,可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陈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0-11,13
目的调查温岭地区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64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育龄女性为观察组,1262例正常体检育龄女性为对照组,分析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细菌性感染占34.32%,念珠菌感染占27.67%,支原体感染占8.01%,年龄、职业、人口流动、婚姻状况、人流史、文化程度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公职人员、已婚、人流史及文化程度偏低是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泌尿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普及、注重个人卫生、杜绝高危性行为对控制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