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评价小剂量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4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小剂量阿托品方案治疗;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46例全部治愈,阿托品总用量最小5mg,最大46mg,平均(10.26±2.28)mg。对照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阿托品中毒、反跳和中间综合征(IMS),对照组阿托品中毒18例(42.9%)、反跳4例(9.52%)、IMS4例(9.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秦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5):668-669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定量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40例中、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泵入组(n=20)阿托品化后,用微量泵静脉持续给药;对照组(n=20)用静脉注射加肌肉注射给药;两组均予常规内科对症治疗。结果:泵入组和对照组比较,能有效维持阿托品化,胆碱脂酶(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减少(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尤其例均处置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阿托品化后持续泵入阿托品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明显,提高了AOPP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不同剂量阿托品和氯解磷定治疗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用使用呼吸机分为呼吸机联合阿托品氯解磷定组(治疗组),仅使用阿托品氯解磷定、未用呼吸机组(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人院后最大阿托品用量分为两亚组,适量组:最大用量≤100mg/h;大剂量组:最大用量〉100mg/h。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亚组比较,适量组死亡率和阿托品中毒率低于大剂量组,阿托品总用量少于大剂量组(P〈0.01)。两亚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濒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在阿托品联合复能剂的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要及时,阿托品应该足量、个体化使用,尽量避免大剂量应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7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阿托品组(B组),长托宁联合阿托品组(C组),将3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C组达阿托品化时间较A组短(P〈0.05),3组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及病死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可快速阿托品化,长托宁易于维持阿托品化,二者联用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诊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40例分为观察组1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病例的治愈率、昏迷到清醒的时间长短、阿托品的用量及灌流前后胆碱酯酶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在治愈率、阿托品总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昏迷至清醒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液胆碱酯酶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较为满意,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碱化血液灌流与常规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血液灌流辅助治疗,实验组采用碱化血液+血液灌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阿托品应用总量、住院时间、死亡率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CHE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碱化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效果。方法10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托宁联合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期间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观察组在12I干、心动过速、躁动、高热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HP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曹培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65-1967
目的:比较长托宁替代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及阿托品对照组。采用推荐剂量分组治疗。治疗组采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例,并与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长托宁用量、CHE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症状消失时间、反跳率、死亡率和治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HE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症状消失时间、反跳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治愈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托宁疗效确实、可靠,是替代阿托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224例,其中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74例为阿托品治疗组(A组),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72例为阿托品联合HP治疗组(B组),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为长托宁联合HP治疗组(c组)。比较三组的给药总量、ChE复常时间、治愈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给药总量、ChE复常时间、治愈时间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或P〈O.05);治愈率虽有差别且以C组最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心动过速、躁动不安、中一高热、IMS发生率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或P〈O.05)。结论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更好,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托宁替代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及阿托品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长托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阿托品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长托宁用量、昏迷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志恢复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治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长托宁疗效确实、可靠,是替代阿托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
张腾腾  顾康生 《安徽医药》2016,20(2):287-290
目的 探讨GLD(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与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诊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35例。17例采用GLD方案,18例采用CHOP方案。对比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GLD组与CHOP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64.7%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K/T细胞淋巴瘤亚型的ORR分别为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D组与CHOP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月 vs 4月)及2年生存率(73.2% vs 36.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LD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与CHOP方案相似(NK/T细胞亚型疗效优于CHOP方案),远期疗效优于CHOP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值得推广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TLF、FOLFOX6与XELOX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成本效果。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8年109例数据分为3组(TLF组50例,FOLFOX6组35例,XELOX组24例)。比较3组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成本为医疗总费用时,TLF、FOLFOX6、XELOX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7064.38、174876.61、164132.57,TLF、XELOX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5960.22、146348.26;成本为总西药费时,TLF、FOLFOX6、XELOX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5203.00、130233.67、135163.27,TLF、XELOX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8734.07、143323.11。结论:成本为医疗总费用时,XELOX为最佳方案;成本为总西药费时,TLF为最合理方案。经济许可情况下,XELOX仍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R-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R-CHOP方案)与对照组(CHOP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R-CHOP方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顺铂(DDP)(NP方案)与丝裂霉素(MMC)、西艾克(VDS)加顺铂(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NP与MVP两方案分别治疗晚期NSCLC 32例。结果:NP组总有效为43.8%,中位生存期7.7个月,MVP组总有效34.4%,中位生存期9.6个月,NP方案优于MVP方案,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剂量限制毒性均为骨髓抑制。结论:NP与INP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经积极处理不良反应可以耐受。NP方案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FOLFOX4方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5例中晚期PHC患者随机分为GEMOX方案组(A组,22例)和FOLFOX4方案组(B组,23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RR、DCR、中位TTP、中位OS、AFP分别为18.2%和17.4%、63.6%和60.9%、4.3个月和4.1个月、9.2个月和8.9个月、13.2%和1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GEM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PHC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Hyper-CVAD/MA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POCH方案治疗。治疗6-8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CR 72.4%,RR 93.1%,3年生存率55.2%;对照组CR 44.0%, RR 84.0%,3年生存率2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4%,Ⅲ、Ⅳ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4%,Ⅲ、Ⅳ级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5.9%和12%,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优于EPOCH方案,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7.
CAF—HD—MIX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及大剂量氨甲碾呤(HD-MTX)组成的CAF-HD-MTX方囊与CTX,AMD及5FU组成的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90例期乳腺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5例,结果:CAF-HD-MTX组完全缓解率20.0%(9/45),总有效率80.0%(36/45),CAF组完全缓解率13.3%(6/45),总有效率46.7%(21/45),统计学分析,完全缓解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主要毒副反应,其中CAF-HD-MTX组的肝功[损害及口腔炎较CAF组有明显差异(前者P<0.01,后者P<0.05),而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F-HD-MTX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高,病人可耐受,可在临床上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18.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YH-16)联合NP(长春瑞宾+顺铂)或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应用恩度联合NP或GP方案,对照组(29例)予常规NP或GP方案化疗。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试验组36例,有效率(RR)为33.3%,临床获益率(CBR)为75.0%;对照组29例,有效率(RR)24.1%,临床获益率(CBR)为58.6%。两组毒副反应相似,主要毒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结论恩度联合NP或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石织宏  黄织春 《安徽医药》2019,23(2):368-371
目的 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中曲妥珠单抗联合IP方案或SOX方案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OX组和IP组,每组29例。SOX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IP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顺铂治疗,比较两个疗程后两组病人血清肿瘤标志物和新生血管标志物的变化,以及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两个治疗疗程后,两组病人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8,P=0.532;t=0.879,P=0.383;t=0.828,P=0.411;t=0.719,P=0.476);新生血管标志物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内皮抑素(ES)、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1,P=0.486;t=0.955,P=0.343;t=1.803,P=0.077;t=0.991,P=0.326;);SOX组客观有效率(ORR)及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83%和82.76%;IP组ORR及DCR分别为34.48%和69.97%,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8,P=0.421;χ2=1.506,P=0.219)。但IP组骨髓抑制(58.62%)和恶心呕吐(3.45%)发生率明显高于SOX组(31.03%,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1,P=0.035;χ2=5.836,P=0.016)。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或IP方案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病人中疗效相当,但SOX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R-GDP方案和R-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生存和毒副反应。方法 100例DLBCL患者随机分为R-GDP组和R-CHOP组,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统计比较总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结果 (1)近期疗效:R-GDP组总体缓解率91.66%;R-CHOP组总体缓解率86.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2)远期疗效:R-GDP组平均OS为32.730个月,R-CHOP组平均OS为31.623个月,两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R-GDP组平均PFS为25.137个月,R-CHOP组平均PFS为25.202个月,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1)。(3)毒副反应:R-CHOP组在脱发、心脏毒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多于R-GD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DP方案与R-CHOP方案治疗初治DLBCL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可作为初治DLBCL的首选方案。R-GDP组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