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曲菌病影像学方面的改变.方法 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曲菌病患者9例,均行X线平片及CT常规扫描3例,2个月后X线CT复查.结果 影像学表现为肿块样改变炎症样病变,粟粒样、肉芽肿或茀菌球,多发结节.其中5例CT出现"晕轮征".结论 肺曲菌病的早期影像学改变有肿块,多发结节,实变.CT影像学的"晕轮征"是肺曲菌病的特征性改变.CT可清晰显示特征性病变,可明确部位及范围,是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肺曲菌病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曲菌病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经病理、真菌培养及临床治疗效果证实的肺曲菌病的CT表现。结果  7例CT表现浸润性实变 ,4例为肿块或结节状。 11例病例中有 4例出现坏死空洞。结论 对患某些疾病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患者 ,肺CT影像表现肺浸润性实变、肺结节或肿块及真菌球等表现应高度警惕肺曲菌病 ,确诊需真菌培养或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
26例肺真菌病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真菌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6例有完整临床、CT、实验室、病理检查资料的肺真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型13例,其中12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肿块型7例,分别为曲菌感染6例,隐球菌感染1例;曲菌球4例,为曲菌及毛霉菌感染各2例;胸膜炎型及粟粒型各1例,为白色念珠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本病CT表现易出现空洞、结节、渗出、纤维化、钙化等多种病灶并存,其中曲菌球及白色念珠菌性肺炎有一定的CT特征.曲菌球可见菌体随体位移动、空气新月征及晕征,白色念珠菌性肺炎为广泛的磨玻璃影、肺纹理增粗及支气管气相.部分病例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结论曲菌球性肺炎和白色念珠菌性肺炎CT表现有一定特征,肺真菌病CT表现与肺癌、肺结核等肺疾患相似,确诊需要结合病史治疗、实验室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严重免疫缺陷病人肺曲菌病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0年8月本院25例经病理和临床诊断肺曲霉菌病且非严重免疫缺陷患者的影像资料,胸部CT表现和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其中12例为伴"空气新月征"或空洞的结节样病变,6例为局限的或多发的不规则软组织阴影,实变及磨玻璃改变6例,2例两肺呈播散性病灶,11例病灶及周围散在钙化影。结论非免疫缺陷病人肺曲菌病CT影像以局限或多发的不规则结节影周边伴磨玻璃或斑片样渗出以及"空气新月征"或空洞多见,影像学诊断需与炎症、肿瘤、结核相鉴别,确诊依靠肺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经过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均表现为双肺散在斑片状感染灶,其中11例伴空洞,7例伴结节灶,6例伴实变,空洞内合并曲菌球6例,曲菌球形成"空气新月征"或"气环征"4例;2例表现为单纯肺实变伴少许结节灶。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的规律特点,CT能够有助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曲菌病的CT诊断与鉴别,旨在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对临床已证实的16例肺曲菌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14例为限局型肺曲菌病,有12例形成曲菌球,可见"空气半月征",病灶位于右肺4例,左肺8例;2例为支气管内黏液栓塞表现为"手套征",病灶同时位于两肺.2例为侵袭型曲菌病,表现为结节或肿块样软组织密度影,周围见有"晕轮征",病灶同时位于两肺.结论 肺曲菌病的CT表现是多样化的,诊断需密切结合病史及多种辅助检查,当曲菌球形成并出现"空气半月征"特征性表现时,CT平扫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肺曲菌病CT征象的认识,为肺曲菌病的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支纤镜痰培养证实的肺曲菌病16例,对其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病灶表现为结节灶12例,单发10例,多发2例;空洞性结节7例,空洞内见可移动性结节5例,单发或多发性片状实变影2例,条状致密影2例.结论:"空气半月征"、"滚珠征"是肺曲菌病的特征性CT表现,应重视对此征象的观察:早期肺曲菌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需充分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有赖于手术、病理或支纤镜痰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侵袭性肺曲菌病21例,总结其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21例患者中11例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实变,8例患者表现为双肺散在或弥漫磨玻璃影,5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其中3例周围可见晕征,肺内单发或多发空洞3例。结论:肺实变、磨玻璃影、结节及肿块是侵袭性肺曲菌病较早期的表现,空气新月征及空洞影提示病变趋于好转。典型的晕征、空气新月征或空洞对诊断侵袭性肺曲菌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析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提高对肺曲菌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对20例经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的肺曲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中13例为曲菌球,7例为侵袭性肺曲菌病。双肺多发4例,右肺9例,左肺7例。CT表现为13例曲菌球均表现为空洞性结节,10例呈新月征,空洞壁厚薄不均,伴周围条索影。7例侵袭性肺曲菌病中,表现为不规则斑片、斑块浸润影或磨玻璃影4例,伴有节段性实变2例;表现为结节影和楔形实变影3例,周边有晕圈征。结论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认识其在不同时期具有的相应某些特征性表现,有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肺结核空洞内继发肺曲菌球的诊治水平。方法对6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钳夹、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结核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继发性肺曲菌球的临床症状以咯血为最常见。61.5%患者显示较典型的X线征像,表现为空洞内低密度结节状或球形病灶,围以半环形气带或新月形气腔;不典型的X线征像则表现为不规则空洞内壁欠光滑及大片状病灶中有低密度结节状或球形阴影与周围病灶似有间断线状间隙或未见明显间隙。经纤支镜清除治疗和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的两种主要方法。结论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的肺结核病人出现咯血,胸部X线显示病灶增多时,认真分析其临床症状及X线特征对诊断继发性肺曲菌球非常重要。对纤支镜能到达的肺空洞内曲菌球可首选纤支镜治疗,对纤支镜难到达的肺曲菌球应选择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