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占第一位,社会因素由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二次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342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因社会因素剖宫产手术235例,占68.7%,居首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手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与弊,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近10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研究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10年来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小幅升高,2005年前剖宫产指征主要为母体因素及胎儿因素,2005年后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十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与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0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及怎样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剖宫产指征以社会因素为第一位。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6年剖宫产率上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探讨剖宫产指征的应用及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及对策。以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从而鼓励自然分娩。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双艳平 《中原医刊》2007,34(1):57-58
目的 分析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统计2001—2005年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及剖宫产数,就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的指征掌握的宽松,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近十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午至2010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剖官产指征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并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结论 剖宫产增高的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提高产科质量,改变服务模式,以期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9年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000年剖宫产率为31.4%,2009年上升至46.7%,剖宫产率明显升高。2000-2004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2005-2009年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宣教,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9.
10年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顺位性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剖宫产指征的变迁。结果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上升为第1位,并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指征。结论以社会因素为主要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上升是不合理的,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近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2000~2007年来10 377例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0年为29.4%,2007年升至60.1%。剖宫产主要指征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其中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薛翠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524-3525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率上升与手术指征的关系,以期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1 22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占相当大比例,同时母体和胎儿方面手术指征的无限制放宽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结论降低社会因素及产科医生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在降低剖宫产率中可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主要指征的合理性。方法:回顾分析太原市小店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2010年1571例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为42.82%(1571/3669),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社会因素、瘢痕子宫等。3年来以社会因素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逐渐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5年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占第一位,社会因素由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二次剖宫产率上升.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产指征中,以头盆不称居首位,以瘢痕子宫及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将剖宫产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10年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顺位性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剖宫产指征的变迁。结果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上升为第1位,并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指征。结论以社会因素为主要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上升是不合理的,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褚惠林 《中外医疗》2009,28(25):59-59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率高的原因,探究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44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75.7%。社会因素为剖宫产手术首要指征。结论做好妊娠分娩知识宣教,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开展镇痛分娩,剖宫产率就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剖宫产手术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9年行剖宫产手术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头盆因素、胎犯罪素、产妇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其中社会因素是我院剖宫产率升高的最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宣教,减少社会因素的干扰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许多产科难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安全性的提高,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同时,由于产妇和家属的偏见,部分医务人员对手术指征掌握不够严格等因素,致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提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以便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9.
李志敏 《河北医学》2013,(6):941-942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第一位,胎儿因素占第二位,瘢痕子宫占第三位。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晓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978-979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对2006年我院住院分娩中行剖宫产的7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62.2%,主要指征排序前三位为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头位性难产。结论:要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产前宣教,提高产科医师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