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继发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42例继发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作回顾性总结.结果4 2例患者中,原发病确诊为甲亢31例,肾小管性酸中毒者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4例,药物所致者2例,确诊后大多先以口服钾剂补钾,症状缓解后进一步查明病因并作相应处理,绝大部分病例停止发作,小部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继发性周期性麻痹早期往往被误诊为周期性麻痹而只作对症处理,病情反复甚至进行性加重,前者除有原发病的表现外,血钾变化较明显或非一时性低血钾,低血钾难以纠正,尿中排钾正常或增多等特点,只有早期发现并治疗原发病,症状才有望彻底消除或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低钾麻痹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及血清肌酶改变。方法:回顾分析46例低钾麻痹患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我院低钾麻痹的常见病因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急性肠炎、利尿剂的副作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等。部分患者尤其有肌肉疼痛者肌酸磷酸肌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且和肌力、血钾水平有明显的关系,患者肌力正常后肌酶也恢复正常。结论:低钾麻痹患者肌酶升高和肌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3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多为青壮年,男女比例4:1多于夜间或晨起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软瘫,少数累及呼吸肌,发作时血清钾低,补钾治疗后短期内恢复,病因;分析9例原发性HOPP者中仅1例为家族性,16例继发性HOPP者中1例为右肾上腺皮质腺瘤,15例继发性HOPP者中1例为右贤上腺皮质腺瘤,15例为甲亢性,甲亢检出阳性率达88.2%,治疗上应首选口服补钾,同时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4.
低钾性麻痹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钾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综合分析某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低钾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诊断周期性麻痹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2例,所有患者在补充钾盐及病因治疗后症状消失,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对频繁发作的低钾性麻痹患者应注意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持续难纠正的低钾性麻痹应做更详细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王勇  杨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185-187
目的分析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P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1例患者中,原发性28例,继发性13例,其中继发于甲亢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HypoPP主要表现为四肢弛缓性肌无力,大多有诱发因素,男性多发;发作时血钾低于正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肌酸激酶升高,未见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呼吸肌麻痹。结论 HypoPP以肌无力伴低钾血症为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对继发性HypoPP患者应强调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误诊原因。方法24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亢患者,分析发病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过程。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首诊,初诊均追查病因,以至误诊为单纯型周期性麻痹;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给予抗甲亢治疗后随访0.5~1年低血钾性麻痹未见反复。结论本组病例均以低钾性麻痹为首诊,较容易误诊,所以在治疗低钾性麻痹的同时应急查甲功、复查血电解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以免误诊。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TPP)后需进行抗甲亢治疗,如此才能够防止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HS)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需排除其他可引起头痛及眼肌麻痹的疾病,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显著。结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膜性肾病是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类型,从病因上可分为特发性MN、家族性MN、继发性MN三大类。其中继发性MN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或毒物、肿瘤等有关。笔者报道1例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窦部黏膜下高分化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尿蛋白转阴,血白蛋白恢复正常,从而证实膜性病变继发于胃癌。因此,对于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N成人患者,必须要进一步探索其病因,注意排除继发性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而不应贸然诊断为特发性MN。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00例,高钾性周期性麻痹1例。原发陛75例(1例有家族史),继发性26例以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周期性麻痹为多,肾脏疾患次之。起病症状以下肢无力为主。伴胸闷憋气10例,伴吞咽困难、构音障碍2例,意识丧失2例。ECG检查异常率为77.1%。治疗:除1例肌力好转后仍静脉和口服补钾症状加重高血钾外,其余效果良好。结论①周期性麻痹是神经系统急症,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致命陛,应予高度重视;②继发性周期性麻痹以甲状腺和肾脏疾病引起者多,应常规行甲状腺和肾脏的检查;①心电图(ECG)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它较查血钾更简便快速,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确诊和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抢救治疗;④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补钾一般口服,静脉补钾少补勤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中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37例,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15例,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2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瘫痪,近端重于远端,从下肢发展到上肢.血清钾均降低,肌酸磷酸激酶(CK)增高12例.出现典型低钾性心电图改变30例.口服及静脉补钾为主要治疗措施.转归:痊愈51例,出现室颤死亡1例.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病因复杂多样,认识原发性及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贾红花 《北方药学》2013,(10):190-191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5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15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经积极的补钾和抗甲亢治疗病情明显控制。结论: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经积极的抗甲亢治疗和护理低钾性周期麻痹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孔羽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17-118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OKP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5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大部分病例有较明显诱因;原发性36例,其中有家族史者6例,散发30例;继发于甲亢者16例.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钾后,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血清钾及心电图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HOKPP.继发性HOKPP者要加强原发病治疗,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伴发作时血钾降低为特征,与离子通道异常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也可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剧烈运动、高糖饮食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四肢对称弛缓性瘫痪,肢体麻痹无力,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病程有自限性,多午夜或晨起突发,血钾<2 mmol/L。该病发病急,重者抢救不及时可因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1]。2013-06-03笔者所在科成功抢救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致呼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的异同点、临床特征,以便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择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8例(A组),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17例(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临床表现、诱因、肌酸激酶、补钾时的剂量与血钾水平均没有关系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两组患者的高代谢症状、血钾水平、反弹性高钾血症的出现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补钾。补钾剂量不可以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定量,以及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弹性高钾血症,所以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相似文献   

15.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按血清钾的水平可将本病分为三种类型 :低钾型、高钾型、正常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上以低钾型者最多见。若有肯定病因或疾病所伴发又称为继发性周期性麻痹。现将我科收治的 3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报道如下 ,并就若干问题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科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病人 ,均为男性 ,共 30例 ,年龄 19~ 4 9岁 ,其中 2 0~ 30岁 2 0例 ,<2 0岁 2例 ,4 0岁以上 8例 ,平均年龄 34.3岁 ,首次发作者 18例 ,反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性盐耗损综合征的22例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除2例死于继发性疾病外,20例患者低血钠症状恢复.结果 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及意识状态改变是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水化和补盐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给以及时的补钾处理,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 3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蔡君贤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524-1524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给以及时的补钾处理,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4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颖宇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41-1341
目的: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8例低甲型周期性麻痹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本组病人均四肢软瘫,腱反射呈多样性,肌张力均低,病理征均未引出。34.21%为继发性周期性麻痹,89.21%有心电图异常。所有病人均口服补钾,症状完全缓解。结论:根据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不难对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乏力 ,持续数小时至1周 ,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按发作时血清钾浓度之不同 ,可区分为低血钾、高血钾和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国内为散发性 ,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以下简称为HOPP)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