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晨阳  张艳丽 《山东医药》2006,46(15):46-47
总结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胰头癌的近期治疗结果。其中采用改良胰空肠单层褥式套入端端吻合,胆肠单层内翻缝合术12例。施行标准Whipple术40例。认为行改良术式的胆肠、胰肠吻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优于标准的Whipple术式。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期胆囊癌预后很差,有的放弃了根治性的手术治疗。我们1981—05/2005—04手术治疗14例胆囊癌病人,发现早期胆囊癌手术效果好,有1例已存活18年;对进展期胆癌行根治性手术可延长生存时间,姑息性效果很差;现将本组病例治疗及转归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胰头癌的内镜支架引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支架引流姑息性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97例胰头癌患者进行内镜支架引流姑息性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97例均伴有胆道梗阻,伴有远端胰管扩张126例,伴有胰体尾萎缩91例。放置胰管支架108例,成功率96.4%;放置胆管支架197例,成功率为99.0%。内镜治疗成功的195例术后黄疸均消失,101例疼痛患者完全缓解98例,部分缓解3例。术后24例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随访率93.8%,平均生存期(373.57±157.35)d,最长生存期842d。结论经内镜支架引流姑息性治疗胰头癌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壶腹周围癌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57-1994年14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早期并发症计69例,发生率489%。胰漏72%,胆漏116%。手术死亡13例,手术死亡率92%。结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游离充分,吻合层次精确,张力小,胰管常规引流,胆肠与胰肠吻合口相距10cm为宜。一旦发生胰漏,充分引流非常重要,TPN可以提高其治愈率。胆肠吻合放置支撑引流是必要的。术中仔细止血,减少输血量,是防止出血及休克的重要措施。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5.
四种胰肠吻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壶腹部癌与胰头癌(即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手术,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愈后差是其临床特点。特别是胰瘘是其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胰肠吻合的质量是关系到是否发生胰瘘的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对胰肠吻合方法的探讨已成为胰腺外科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总结了我院最近4年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肠吻合方法及并发症情况。以期能为提高此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疗效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6.
胰头癌患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胆道梗阻所致的并发症,早期解除梗阻有利于延长生命。外科冶疗仍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10%~20%):,并发症多,创伤大,病死率高,远期疗效差。对手术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胰头癌引起的胆道梗阻,我科采用经内镜置放胆道金属支架对其进行姑息性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胃癌姑息性手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胃癌是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那些已属晚期不能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 ,接受姑息性手术 ,能够提高生存期。我科于 1972年 6月至 1997年 5月共对 418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了姑息性手术治疗 ,为了对其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 ,现将结果与同期 6 31例非老年胃癌患者姑息性手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  老年组 :418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5 1± 2 2 )岁 ;男32 7例 ,女 91例 ;肿瘤部位 :胃底贲门癌 149例 ,胃体癌 91例 ,胃窦癌 15 7例 ,皮革样胃癌 2 1例 ;病理类型 :乳头状腺癌85例 ,管状腺癌 176例 ,粘液腺癌 90例…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乳糜漏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乳糜瘘的报道较少,我院曾确诊3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6年7月~2008年6月本院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7例,术后出现乳糜漏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1—62岁。胰头癌1例,胆管癌2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扩大清扫淋巴结。切除范围包括胆囊、胆总管、胃远端、十二直肠、胰头、空肠上端。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胰十二指肠前方和后方的淋巴结、幽门淋巴结、胆管淋巴结、胰头上方和下方淋巴结、胰体淋巴结。吻合顺序为胰肠、胆肠、空肠侧侧、胃肠吻合。腹腔内常规放置2根引流管(放置于胆肠吻合口和胰肠吻合口附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管高位切除及联合肝切除、肝肠吻合术及姑息性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手术切除率为72.4%(63/87),姑息性引流率为27.6%(24/87)。术后病理结果均回报为胆管细胞癌,63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R0)占69.8%(44/63),姑息性切除(R1、R2)占30.2%(19/63),姑息性引流24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3例(2.3%),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13例(14.9%),术后发生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4.6%),其他并发症如发生腹腔出血3例(3.4%),腹腔感染5例(5.7%),肝性脑病8例(9.2%),胸腔积液7例(8.0%),切口感染或裂开者6例(6.9%)。随访患者5年,根治性切除术组的患者5年生存率(28.4%)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14.1%)及姑息性引流组(0)。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复杂,连同尾状叶的左、右半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有助于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并能明显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张贵军  陈锋  靳涛 《山东医药》2004,44(30):77-77
晚期胃癌患者常因肝、腹膜转移等不能行根治术。而施行胃空肠吻合、造瘘术及有癌残留的姑息性胃切除术。1998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采用姑息性手术治疗76例晚期胃癌患者。现报告如下,并总结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壶腹部癌与胰头癌(即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手术,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愈后差是其临床特点.特别是胰瘘是其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胰肠吻合的质量是关系到是否发生胰瘘的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对胰肠吻合方法的探讨已成为胰腺外科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总结了我院最近4年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肠吻合方法及并发症情况,以期能为提高此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疗效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04-03~2014-03该院进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次手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对预防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再手术原因前三位的是肝胆管残留结石、胆肠吻合口狭窄和结石复发,共63例,占92.65%。再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3例反复出现轻微上腹痛,随访2年,1例胆管恶性病变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于全身衰竭。其余67例患者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较多,包括原发病灶去除不彻底、胆肠吻合口狭窄、初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等原因。严格把握胆肠吻合术手术指征和胆肠吻合术的规范操作有助于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良性梗阻性疾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分别用胆总管(囊肿) 十二指肠吻合、胆管空肠端侧吻合(Roux—en—γ)的手术方式治疗胆道良性梗阻性疾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例资料。结果施行胆肠吻合术412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0例。其中,施行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168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l例,发生率为0.06%;施行胆管空肠端侧吻合(Roux—ell—γ)244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发生率为3.68%。两种术式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胆肠吻合术后可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胆汁返流对术后胃排空功能影响轻微,手术创伤及腹腔炎性渗液是胆肠吻合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本院 1993- 0 9~ 2 0 0 0 - 0 2经临床确诊的 88例胰腺癌病案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旨在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如何利用现有医疗条件 ,尽早诊断胰腺癌 ,为及时根治、改善预后创造条件。1 临床资料  胰腺癌病人 88例 ,其中男 5 9例 ,女 2 9例 ,年龄 30~ 90岁 ,平均 5 8 5岁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 ,经B超和 (或 )CT、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胰头癌 5 7例 (6 4 8% ) ,胰体尾癌 2 5例 (2 8 4 % ) ,全胰癌 6例 (6 8% )。 5 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根治性手术 8例 ,因属肿瘤晚期而行姑息性手术(含剖腹探查术 )治疗及仅剖腹探查术分…  相似文献   

15.
胰头癌是美国因癌肿死亡的第五位常见原因。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行治愈性手术。目前外科医师面临的最常见问题是确定缓解胆道梗阻的最佳姑息方法。本文回顾性研究Virginia 医学院肿瘤外科于1980~1987年所收治的73例因胰腺或壶腹周围腺癌引起的胆道梗阻患者,不包括肿瘤已切除、未行减压或未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其目的在于分别评估胆肠转流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的效果,由于手术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该两手术之间不作比较。  相似文献   

1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方法[1].该术式操作复杂、切除范围广泛、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术后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预防胰漏的发生是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而胰漏的发生与术中胰肠吻合处理有直接关系.为预防胰漏的发生,国内外学者近年对各种胰肠吻合方法进行了不断改进[2,3],明显降低了胰漏发生.笔者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改良胰肠吻合术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5例,术中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胰肠吻合做了全方位的精细处理,术后无1例胰漏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胆道梗阻是指由胰头癌、壶腹癌、胆管癌或其他肿瘤侵犯胆道、转移的淋巴结压迫远端胆道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由于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是肿瘤晚期,黄疸较深,结合肝胆胰区的解剖特点,这类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根治性治疗,通过内镜放置支架解除胆道梗阻症状成为该类患者的首选姑息性治疗手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具体的恶性胆道梗阻(远端胆道梗阻,非肝门部)患者选择哪一种支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胆总管扩张症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4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的38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者的资料,术后平均随访50个月。结果 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9例,行胆总管扩张部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7例;术后胆瘘3例,胰瘘并腹腔出血各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胆总管扩张部切除加胆肠Roux—Y吻合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好,局限性肝内胆管扩张可行部分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 ,置入鼻肠营养管用以术后的肠内营养 ,改善病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起到良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壶腹周围癌 18例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8例 ,占 4 4.4 % ,其中胰头癌4例 ,胆总管下端癌 3例 ,壶腹癌 1例。该组病例均行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重建采用Child式的结肠后胰肠套入式吻合 ,胆肠吻合与结肠前的胃肠吻合。2 结  果本组除 1例发生小的胆瘘 ,经引流 1个月余痊愈外 ,余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均顺利痊愈出院。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无法切除的壶腹周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由壶腹周围癌致梗阻性黄疸69例,行胆肠吻合术治疗37例(胆肠吻合术组)、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32例(ERBD组)。结果与ERBD组相比,胆肠吻合术组首次住院时间长、术后早期并发症多、黄疸复发率低、再次住院次数少、中位生存时间长(P均〈0.05)。结论对无法切除的壶腹周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在患者情况许可、预计有较长的生存期(〉6个月)时适合行胆肠吻合术;患者一般情况差、预计生存时间较短(〈3个月)时行ER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