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火灸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将62例宫颈癌行放化疗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动态随机法、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雷火灸即取腹部关元中脘及足三里(双侧)予雷火灸温补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共14天。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并在干预后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睡眠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雷火灸可改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睡眠障碍,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同时进行放疗健康教育指导,并同时进行体外 腔内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放疗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后期随访,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放疗反应,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睡眠行为干预等)。结果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140例冠心病出现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信息分析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观察时间为3周,3周末再次用该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躯体不适、心理状态、周围环境、社会环境等。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存在不同病因,应用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敏娇  王安   《护理与康复》2017,16(6):656-658
目的观察强化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宫颈癌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三阶梯止痛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较入组时降低,也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降低放疗造成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05例宫颈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放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以及家庭阴道冲洗、性康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和护理。1年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可提高宫颈癌病人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干预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实验组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能降低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王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9):2597-2600
目的:探讨对行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以后引入对行放射性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全程护理。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放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放射性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时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疗完成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提高放疗后宫颈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降低放疗造成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05例宫颈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放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以及家庭阴道冲洗、性康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和护理.1年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可提高宫颈癌病人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IVF-ET伴睡眠障碍女性患者100例,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按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均行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纠正患者对于睡眠不足的错误认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负面心理和孕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SQ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指标评分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水平均有所上升,实验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睡眠改善作用,且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孕酮水平,进而对IVF-ET的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率中睡眠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睡眠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使病人了解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改善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3.
改善神经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改善神经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2俩神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PSQI因子分及总分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身PSQI因子分及总分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改善神经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梅珍  蔡月容  林兰 《全科护理》2009,7(24):2178-217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睡眠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使病人了解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改善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I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干预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睡眠效率评分、催眠药物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选择10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即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饮茶、咖啡,不吸烟等。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有很大提高。认为对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实行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耳鼻喉科行同步放化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放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气管切开术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针对气管切开术、术后沟通障碍、吸痰、舒适的改变等应激源采取的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应激继发性高血压、应激性高血糖、睡眠障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气管切开后1h、3d发生应激性高血压、应激继发性高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患者产生的心理应激状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行为干预5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10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即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饮茶、咖啡,不吸烟等.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有很大提高.认为对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实行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