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国滨  陈剑  王静 《中医药学报》2012,40(1):112-113
目的:观察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相比较。方法:针灸经筋结点组15例,针刺传统穴位组15例,观察两组疗效,起效时间,疗程情况。结果:针刺眼部经筋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针刺传统穴位组为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针刺眼部经筋组在起效时间,疗程,复发情况均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2.
孙玲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25-72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采用荣养经筋针刺法;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共治疗28 d。比较治疗前后瞳孔、眼裂大小及复视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荣养经筋针刺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其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并观察电针测定面神经痛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两种针刺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5%和90.5%,经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期选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经筋组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对急性期面神经麻痹和神经活跃型患者疗效确切,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面神经麻痹患者可采用经筋透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及B12治疗,15天为1个疗程,2~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组复视程度及眼裂大小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丛刺面部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面瘫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丛刺阳明经筋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穴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瘫情况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丛刺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针刺传统穴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火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火针是一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观察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倒)采用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对照组(28例)行常规针刺法。结果:针刺1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经筋阿是穴针刺治疗肾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韦英才 《河北中医》2001,23(1):42-43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法结合壮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组128例,采用经筋针刺疗法和外敷壮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4%,对照组80.00%,2组总有效率、治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筋针刺法结合壮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经筋结点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加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86.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神经麻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对照组56例在急性期给予观察组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0.4%,对照组治愈率为5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50例,对照组48例。针刺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针刺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2.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针刺法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40例用壮医经筋针刺疗法联合雷火灸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经筋针刺法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英才 《四川中医》2001,19(9):69-70
观察“经筋疗法”对腰椎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骨质增生症128例,其中64例(治疗组)采用经筋疗法(经筋手法+经筋针刺+拔罐)治疗,隔天治疗一次,10次为1疗程,并与传统针灸方法64例(对照线)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7.5%,显效率40.62%,有效率15.62%,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率17.18%,显效率29.68%,有效率28.12%,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筋疗法,“骨病治筋”的治疗方法比传统单纯的“通经活络”,“通则不痛”的针灸方法更能有效地治疗骨质增生症。  相似文献   

14.
黄琼 《四川中医》2005,23(9):101-10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治疗小儿坐骨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7例确诊为坐骨神经麻痹(包括胫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混合麻痹)的患儿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87.8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可有效治疗小儿坐骨神经麻痹,较普通针刺疗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50例,对照组48例。针刺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针刺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2.5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剌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45例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口服降糖药物或/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剌睛明、丝竹空、太阳、百会、足三里、丰隆、光明、三阴交、太冲等穴,两组治疗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剌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全  陈金凤  陈菲菲 《新中医》2024,56(8):116-120
目的:观察经筋针法联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筋针法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给予甲钴胺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经筋针法组给予经筋针法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与推拿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结果:治疗后,经筋针法组总有效率81.40%,高于对照组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经筋针法组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躯体功能(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筋针法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针刺与推拿治疗,经筋针法联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应用针刺结合叩刺拔罐疗法,对照组40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佳。  相似文献   

19.
经筋齐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经筋齐刺法与常规取穴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按照经筋理论,分为四型取穴,针刺方法采用齐刺;对照组采用血海、犊鼻、足三里等穴常规针刺。经过4周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优等改善率方面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齐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_Lj6合推拿治疗。观察2组治疗2疗程及3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痊愈率治疗组为54.4%。对照组为33.8%,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疗程后痊愈率治疗组为80.9%,对照组为52.9%,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配合按摩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