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对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术前经泪道冲洗和造影检查证实泪囊体积小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7例53眼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47例53眼术后泪道畅通,治愈率100%。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术式,小泪囊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2.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扬州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225000)马晓蓉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多样,但以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最为理想。多年来我们对泪囊鼻腔吻合术不断进行改良,总结经验,使手术操作便捷可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4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泪囊黏膜及鼻腔黏膜单瓣吻合的改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结果治愈69眼,占93.2%;好转4眼,占5.4%;总有效率98.6%。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操作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只缝合鼻腔粘膜前瓣与泪囊前瓣的改良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38眼。结果 治愈27例33眼,占87%,好转5例5眼,占1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操作简便,只缝合前瓣,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回顾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018 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治疗的16例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疗效。术后6个月15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泪道冲洗通畅,但溢泪症状存在,手术有效率达到93.75%。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术治疗微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手术疗效确切,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鼻腔泪囊单瓣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鼻腔泪囊单瓣吻合术治疗慢性沼囊炎。方法 回顾345例慢性泪囊炎采用鼻腔泪囊前唇单瓣粘膜吻合术,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小道完全畅通328例(95.07%),不完全通畅14例(4.06%),不通3例(0.87%)。结论 鼻腔泪囊单瓣吻合术是基层医院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78眼中治愈69眼,好转8眼.无效1眼,有效率为98.72%。结论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可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8.
泪囊炎彻底治愈必须依靠手术,其中急性泪囊炎是急症,特别是高龄急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被认为是禁忌;同时对于合并鼻腔肿瘤的泪囊炎患者,由于鼻腔组织化疗放疗后结构的改变及肿瘤扩散的风险,手术也需慎重进行。总结我院2012年1月至3月高龄急性泪囊炎和鼻腔淋巴瘤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各1例,采用小切口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nasalendoscopicdacryocystorhinostomy,NES—DCR)联合泪囊支架置入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本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目前国内采取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法。作者自1989年12月以来,采用泪囊鼻泪管内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难点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理想的手术方法,我国自四十年代就开展了这项手术,但到现在各级医院眼科尚不能广泛开展该手术。有的医生对慢性泪囊炎的患者仍然采取泪囊摘除的办法,给病人造成终生流泪的痛苦。有些认为泪囊鼻腔吻合手术难度大术野小、出血多难以处理,手术时间长太麻烦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34只眼),采取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32例(34只眼)症状全部消失,冲洗泪道通畅,无分泌物返流;况且皮肤面无任何瘢痕,不影响患者美容.结论 采取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创伤小、效果好、手术安全且不影响患者美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116例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6例124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资料,术后随访1~1.5a,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治愈103例108眼,占87.1%,好转12例12眼,占9.7%,失败4例共4眼,占3.2%。总有效率为96.8%。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有效术式,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精细操作和术后密切随访、定期泪道冲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泪小管置管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伴泪小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10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103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中,治愈9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无效者在泪道内窥镜下进一步处理后治愈。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尤其是泪囊囊肿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适合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86例105眼术中证实为小泪囊,常规作泪囊鼻腔吻合术,针对小泪囊的特点,手术技巧上围绕如何扩大吻合口为中心。结果 86例105眼100%近期手术成功。随访3—12月,2例2眼于术后4月泪道不通,远期成功率为98.10%。结论 小泪囊慢性泪囊炎及部分合并鼻腔疾病患者,并非完全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禁忌症。只要手术得当,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鼻腔进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腔进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李孙一帆贺春燕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512000)内窥镜鼻窦外科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为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提供了更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4年10月以来,我们使用鼻内窥镜经鼻腔径路行泪囊鼻腔造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40例169眼,对随访6~12 mo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结果:本组痊愈155眼(91.7%),好转3眼(1.8%),无效11眼(6.5%),总有效率93.5%,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术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743,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泪囊的定位及大小、造口位置及大小、造口黏膜瓣的处理、鼻部疾病的处理等操作技巧、术后随访及处理和患者体质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暴露泪总管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为提高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手术的远期疗效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94例(106只眼)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52只眼)施行鼻...  相似文献   

18.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148眼)慢性泪囊炎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愈137眼,治愈率为92.57%,好转9眼(6.08%),无效2眼(1.3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泪囊炎治疗主要是采取外切口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近年来,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鼻眼相关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2002年1月~2003年2月我院开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经下泪小点、下泪小管、泪总管及吻合口、中鼻道的泪道置管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阻塞54例54眼。结果: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全部通畅,总有效率100%,1a后总有效率96%。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阻塞,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