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6二磷酸果糖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FDP和辅酶Q1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大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 FDP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吴世明  江涛 《上海医药》1995,(10):15-15
为了评价二磷酸果糖(FDP,上海新亚药厂生产)在小儿危重急症抢救中所起的治疗作用,我院急救中心于1993年至1994年期间,对72例非感染性及病毒性危重急诊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其中婴儿闷热综合征(IMS)30例(实验组、对照组各1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实验组、对照组各16例);病毒性脑炎10例。检验有关指标,并进行随访,结果表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8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及实验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P<0.05);实验组的心肌酶水平为(9.0±7.8)U/L,对照组的心肌酶水平为(16.3±9.5)U/L(P<0.05);实验组轮状病毒转阴率为77.27%,对照组轮状病毒转阴率为54.5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能够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中,采用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营养、支持、对症、预防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DP 10g,静滴,1次/d;黄芪注射液6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3(66%)例,有效14(28%)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22(44%)例,有效16(32%)例,无效12(24%)例,总有效率76%,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很低,未见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用FDP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案例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对比观察了果糖二磷酸钠(FDP)注射液和三磷酸腺苷(ATP)对小儿心肌炎的治疗.方法65例息儿随机分成两组:FDP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F是一种良好的营养心肌及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对小儿心肌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宋先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15-116
目的分析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8例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4例行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2~3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优于对照组(84.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提高患儿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67-468
目的:系统分析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在预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预防和治疗的认识,有效降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1周后复查心电图、胸部DR和血液分析,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恢复情况,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治愈率要高,经统计学分析,二者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1)。结论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在预防和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同时,能有效的缩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和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果糖二磷酸钠(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收集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研究。所有研究Juni评分均为C级,属于低质量研究。未检索到对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终点指标和长期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对低质量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表明,FDP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比值比(95%置信区间)为4.64(2.81,7.68)。治疗结束时FDP组心肌酶和心电图恢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7.44(3.65,15.16)和4.66(2.41,9.02)。应用FDP可使心肌炎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和心电图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权重均数差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3.24(-4.60,-1.88),-3.65(-7.41,0.11),-3.93(-5.95,-1.92)。结论根据目前获得的低质量研究,FDP可能对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效。但纳入的临床试验在严格随机、双盲、严格随访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且缺乏对于长期效果的评价。其临床应用尚需大规模、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维生素C、辅酶Q10等营养心肌的药物及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替代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都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能明显提高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杨凡  高娣  胡秀芬 《医药导报》2006,25(8):801-802
目的观察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问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果糖二磷酸钠(FD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60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口服FDP及静脉1,6-FDP,常规治疗相同,总疗程1月,观察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口服FDP可改善症状体征,促进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异常的恢复,未见明显副作用,甲、乙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和 96.7%,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FDP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轻症心肌炎或重症心肌炎恢复期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ATP、辅酶A、维生素C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CK-MB及cTnI恢复情况、心电图恢复情况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CK-MB及cTnI恢复正常比例、心电图恢复正常比例、1日内临床症状消失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DP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时具有保护和营养心肌的作用,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冻干粉针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显效病例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恢复时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及78%,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间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谱恢复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选择临床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40例)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爱萍  谢飞 《中国药业》2011,20(6):76-77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在对照组一般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联用IVIG1.6FDP与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确诊的5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分别予地塞米松及联合IVIG、1.6FDP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及比较分析.结果用塞米松治疗的对照组心律失常治愈率要好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前区不适消失时间长短、心肌酶的恢复及肌钙蛋白下降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存在明显心律失常的病毒性心肌炎,还是推荐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