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根据输液室的特点,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更新服务理念,开展微笑服务、爱心服务等活动改变工作作风,加强护士培训,落实查对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体评价显著上升(Z=2.566,P=0.010),满意率由去年同期的91%上升到97%,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由原来的62%上升到78%。患者对输液室护士的穿刺技术、输液滴数准确性、输液卡的填写、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率较实施前提高7%。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地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工作中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儿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分别为161例(84.7%)和96例(5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4.1±1.7)分和(86.4±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陈月春  陈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30-131,146
目的分析并评价知心护理对冠心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将17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根据健康宣教护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实施知心护理服务。并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后90d时对患者的冠心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90d观察组冠心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率为85.06%(74/87),观察组满意率为97.70%(8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9,P〈0.05)。结论知心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黎凤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80-182
目的探讨重组健康宣教在产科宣教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9月的120例按入院先后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用责任制健康宣教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重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产妇及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并发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健康教育能切实落实健康教育,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减低母婴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足产科病房优质护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体检,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的体检时间、体检质量评分、体检效率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体检时间短于对照组,体检质量、体检效率、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提高体检服务质量、缩短体检时间,增加体检效率,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优质护理服务在胸外科开展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本院胸外科的临床应用,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少护理差错的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4月,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2个月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出现情况做比较评价。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患者在服务态度、语言规范、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主动服务等5个方面,与实施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服务态度、语言规范、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主动服务等方面的患者满意度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舌管囊肿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甲状腺舌管囊肿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图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2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结核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6例结核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探视病房、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儿科开放病床52张,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并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0年给予常规护理52张儿科病床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护理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0.
陈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224-225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胃肠外科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我院于2010年下半年开展了优质护理的服务活动,让护理人员严格地遵循护理准则和医院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奖励措施,让护理人员的薪酬奖金和结果进行挂钩,将患者分为实施优质护理前和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让护理人员的薪酬奖金和结果进行挂钩。结果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收治患者628例,满意患者为529例,满意率为84.23%,投诉患者为82例,投诉率为13%;2010年下半年,我院共收治患者620例,满意患者为594例,满意率为95.8%,投诉患者为19例,投诉率为3.06%。2010年下半年,患者满意度明显较高,投诉率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要想提高护理水平,就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只有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够改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给予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护理风险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防范风险意识、管理工作以及健康宣教评分变化情况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管理工作以及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的意识,改善其工作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机动车驾驶员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随机抽取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与实施前接受体检的机动车驾驶员各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其在体检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机动车驾驶员在护理态度、着装仪表、业务水平、健康教育、问题解答五方面的满意率分别为99.0%、98.5%、97.5%、96.O%、97.0%。显著高于实施前组,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和受检者的满意度,可树立医疗品牌,吸引更多客户,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3.
曹君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70-27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216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正常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开展调查研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内科住院患者在护理各项工作中的满意度调查中,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疗效更为明显,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加,患者更为认可并肯定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并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各30例,从护理服务、护士技术、护士态度、病区环境、总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护理工作模式、工作环境、医护合作、工作强度、社会地位及成就感5个方面评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护理服务、护士态度、病区环境、总体满意度、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及成就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5~3.5)d、(19.5±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2,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患者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患者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前后护理质量变化及其效果。结果态度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0.83%上升到98.33%,健康教育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4.17%上升到94.17%,患者总体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0.83%上升到9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后患者对医师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实施相关工作以来,81例慢性肝炎患者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以同期的未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86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出院随访情况调查。结果临床路径护理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患者满意度和出院随访情况调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以达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目的。方法选择妇科16名护士(含护士长1名)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至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55例患者,对其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另选择2011年7至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68例患者,对其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考核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考核前后护士的考核情况。结果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绩效考核后护士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考核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核后护士的各项考核标准明显高于考核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本科护士实施绩效考核后,对比其在考核前后的护理工作,可以发现绩效考核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护士护理的管理效率,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并可以充分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创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杨会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795-379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新生儿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未发生新生儿未脐炎,而对照组发生9例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为15.00%(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98.33%(59/60)、100.00%(60/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50/60)、85.00%(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韩志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79-68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护士的的认知程度及护理管理改进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并比较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前后,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士对患者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人员认为尊重患者感受、技术过硬、关爱患者、工作认真负责、主动提供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指证。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增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护士本身的人文素质,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我院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应的人性化管理策略,观察实施前后压力效果。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率(43.59%)、职业满意度(86.54%)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胃肠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经前期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R0.05);实施后护患纠纷发生率(0.25%)明显低于实施前(P〈O.05),患者满意度(95.50%)明显高于实施前(P〈O.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人员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率,提高职业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进而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