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肥厚性鼻炎用微波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7月期间9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用微波治疗后,进行随访3-6个月,做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治愈率65.3l%,好转率34.69%,总有效率100%。结论: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肥厚性鼻炎用微波烧灼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01年2月~2005年8月采用微波治疗55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5例,治愈49例,占89%;好转4例,占7.2%;无效2例,占3.6%;总有效率96.3%。结论微波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宁 《健康大视野》2006,14(4):39-39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笔者对12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对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4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进行2年的治疗后门诊随访,并对其治疗疗效结果及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8.25%。90.72%的病人一次治疗有效,9.28%的病人需要二次治疗。需要进行二次治疗的原因是治疗强度不足及病例选择不适当。结论:射频治疗慢性鼻炎具有操作简单有效率高的特点,减少病人就诊的次数,是一个值得广泛推广的门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庆峰 《健康天地》2010,4(8):35-35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激光、低温冷冻微波等物理治疗。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门诊就诊的11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微波热凝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丽红  陈雪梅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36-137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咽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程长,病人痛苦大。随着鼻内窥镜和微波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科自1996年在鼻内窥镜下利用微波治疗仪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我科近年来用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0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咽炎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利用微波热凝作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咽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根扁桃体增生)、鼻出血90例。结果90例病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达到76.7%、70%、86.7%。结论此方法具有简便、高效、安全、痛苦小、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肥厚性鼻炎用微波烧灼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01年2月-2005年8月采用微波治疗55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5例,治愈49例,占89%;好转4例,占7.2%;无效2例,占3.6%;总有效率96.3%。结论微波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该院在2008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了21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鼻腔喷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打孔减容手术进行治疗;比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患者有149例,占93.1%;好转患者有9例,占5.6%;无效患者有2例,占1.3%;治疗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治愈患者有30例,占53.6%;好转患者有10例,占17.9%;无效患者有16例,占28.5%;治疗总有效率为71.5%。比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打孔减容手术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传统的下鼻甲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传统的下鼻甲切除术并进行临床对照。结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且患者术后不需鼻腔填塞,缩短住院日,减轻病人痛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咽炎利用微波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个组,观察组给予微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为74.14%;观察组治疗后咽喉有异物感、咽喉痒、咽喉分泌物增加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肥厚性咽炎利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与护理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对108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给予局部微波热凝治疗及围手术护理。结果全组病例一次性治愈105例(97%),2次治愈3例(3%),经临床随访观察均无术后出血、鼻甲黏膜萎缩和感染等不适。结论微波热凝治疗肥厚性鼻炎时间短、痛苦少、费用低;且术后反应轻。期间的围手术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结构重塑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中鼻甲成形术,鼻腔扩容结构重塑。结果:术后随访6月,显效52例,占68%,改善18例,占24%,无效5例,占6%,总有效率93%,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中鼻甲成形、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下鼻甲骨折外移术,鼻腔扩容结构重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鼻甲切除与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技术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行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对照组100例行下鼻甲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83.0%、有效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86.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2.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技术相比较于下鼻甲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对96例肥厚性鼻炎(CRS)患者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下鼻甲减容手术,采用视觉类比法(VAS)对96例CRS患者主观鼻塞症状进行评分,判定疗效。结果随访1年96例患者治愈96例(100%),手术后患者鼻通气显著改善。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在CRS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更为普遍。慢性鼻炎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和干酪性鼻炎。本文所观察的均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 5 0 %葡萄糖液下鼻甲内注射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微波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俊玲 《中国校医》2005,19(5):474-474
慢性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慢性扁体炎在耳鼻喉科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且临床无很好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我科自2001~2004年应用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EBH-Ⅳ)治疗上述疾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咽部微波理疗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咽部微波理疗配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应用HJ-4.5SW数控电脑微波综合治疗机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72例慢性咽炎患者,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2例中有101例有效,有效率99.0%,对照组70例中60人有效,有效率85.7%;在治疗组42例慢性单纯性咽炎中有42例有效,有效率100%,在对照组38例慢性单纯性咽炎中有36例有效,有效率94.7%;在治疗组6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中有59例有效,有效率98.3%,在对照组32例慢性肥厚性咽炎中有24例有效,有效率75.0%;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咽部微波理疗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好,操作简便,较其他方法安全,副作用小,尤其是对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100%。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对肥厚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