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孙碧云  姜世洁 《华西医学》1995,10(4):423-424
本文报告68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下称呼衰)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甭胃泌素的测定测定结果并与6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表明,慢性肺心病呼衰急性加重期患者无诊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血清胃泌素表现为比正常对照组有意义的增高。认为慢性肺心病呼衰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高胃泌素血症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导致了胃粘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徐彰  徐辉  陈桧平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2):1041-104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空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改变.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45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和16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的浓度.结果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急性期空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浓度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胃泌素、胃动素可能参与了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各种类型的急重危病人均可导致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及并发消化道出血[1]。本文则对47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 ,以探讨胃泌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急性脑血管意外47例 ,男29例 ,女18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54.6岁 ,全部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并经CT检查确诊。其中脑溢血组27例 ,脑梗塞组20例。合并消化道出血7例 (脑溢血组5例 ,脑梗塞组2例 )。15例青壮年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时静脉抽血5ml,4℃下析出血清备测 ;胃泌素测定按…  相似文献   

4.
肖寒  李佳  陈应华  王珊珊 《临床荟萃》2004,19(12):709-710
近年来,临床上已注意到慢性肝病存在胃肠激素的紊乱,研究较多的是肝硬化时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而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研究较少。我们对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45例慢性乙肝进行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测定,旨在了解慢性乙肝治疗前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变化,观察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肝脏在上述激素代谢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已知胃泌素作为一种标记物,可用于监测胃癌病人,但胃泌素在肺癌、食管癌病人是否有类似作用,目前尚无报道。作者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52例正常人,动态测定了25例肺癌、22例食管癌和20例非癌胸疾病人手术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及意义报告如下: 本组非癌脚疾病人术前,术后1、7和14天间,血清胃泌素无明显变化(p>0.05)。肺癌、食管癌病人术后7天起血清胃泌素逐渐降低,术后14天可达到或接近正常。肺小细胞癌血清胃泌素平均值>腺癌>鳞癌,依次分别为414.07、119.52、64.43ng/L。胃泌素值与  相似文献   

6.
陈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7):1002-1002
为了探讨血清胃泌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胃泌素分泌、释放的影响。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 30例正常人和 48例甲亢患者做了血清胃泌素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浓度的测定。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 30例 ,男 1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45 .2岁 ,均为健康体检人员 ,无心、肝、肾、胃肠道及内分泌疾病。甲亢组 :48例 ,男 2例 ,女 36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 5 0 .6岁 ,临床确诊为甲亢。1.2 方法 胃泌素及 T3、T4测定试剂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提…  相似文献   

7.
有些疾病血清胃泌素的数值没有特异性的变化,因此应选择有意义的病例,减少盲目性。某些疾疾病中胃泌素分泌、释放可表现异常。我们检测了八种常见上部胃肠道疾病计386例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SBG)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牟建钊  陈德珍 《华西医学》1992,7(2):182-184
测定2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前、后及80名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清胃泌素(FSG)水平。发现透析前FSG(262.1±7.21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103.0±32.4pg/ml),经透析后7天,FSG迅速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138.0±47.3pg/ml)。同时消化道出血9例中,8例出血停止。表明慢性肾功衰患者的高胃泌素血症的主要机制是肾脏对胃泌素灭活和滤过排泄减低。CAPD对高胃泌素血症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及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对 6 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根据伤后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及无出血组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入院时及第3、7、14天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清胃泌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3~ 7d达高峰 ,伤后 1周内有、无出血组间差异明显 (P <0 .0 1) ;随着病情好转 ,血清胃泌素值逐渐下降 ,伤后 2周 ,出血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出血组 (P <0 .0 1)。结论 血清胃泌素浓度与脑损伤程度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 ,早期动态观察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胃泌素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探讨血清与脑脊液胃泌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伤后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及无出血组,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入院时及第3、7、14天测定血清及脑脊液胃泌素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清胃泌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7d达高峰,伤后1周内有、无出血组间差异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血清胃泌素值逐渐下降,伤后2周,出血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1)。脑脊液胃泌素不能检出。结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脑脊液胃泌素水平测定与颅脑损伤程度及消化道出血无相关性,血清与脑脊液胃泌素含量无相关性,早期动态观察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Hp)联合诊断老年胃癌前病变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30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慢性萎缩性组、浅表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3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检测两组患者的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原[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及阳性率;13C尿素呼气试验定性检测Hp状况及阳性率;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Hp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溃疡组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PGⅡ水平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P0.05)。阳性率相比,胃癌前病变组患者3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感染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P0.05)。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Hp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高于其他各单项诊断。结论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水平升高,且Hp感染阳性率高,3类指标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值得临床诊断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2008年10月,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3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其中单纯胆囊炎37例,合并胆结石23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保胆健素胶囊治疗60例老年性慢性胆羹炎患者,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共60例,全部病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并经B超及胆囊造影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年龄最小7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76.6岁,男性48例,女性12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4年,全部病例均排除肝、胆、胰的恶性肿瘤及肝炎,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肠疾病,亦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60例患者中有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18例,有恶心、暖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32例,有右肩胛区疼痛10例。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停用除保胆健素外其它一切消炎利胆药,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凝血状态的异常及血栓的形成可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本研究通过检测30例COP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Ⅱ水平,以探讨凝血状态改变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8~82岁。COPD组30例,均为急性发作期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59~85岁,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清晨空腹抽血,COPD组为入院次日清晨空腹及治疗缓解后清晨抽血。凝血因子Ⅱ由美国ACL200血凝仪测定。结果:OPD组(发作期)血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胆囊炎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采用超声法进行脂餐前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的测定.结果 结石组较对照组脂餐前、餐后各期胆囊容积增大,排空率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组餐后胆容积及排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空腹容积显著增大(P<0.05).结论 慢性胆囊炎患者存在胆囊运动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胃泌素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及其与卒中部位、梗死面积、血肿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 脑梗死组 82例 ,脑出血组 6 4例。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量血清胃泌素的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4 6例比较。结果 ①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胃泌素含量均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②大面积梗死组、出血量 >4 0ml组、破入脑室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③丘脑、脑干、小脑病变与基底节病变的血清胃泌素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增高 ,可作为诊断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步骤如下: 1.病史慢性胆囊炎多发生在胆石症的基础上,慢性胆囊炎有时是急性胆囊炎的遗患,但很多病例以往并无急性发作史,就医时即为慢性。另外慢性胆囊炎偶尔在其慢性过程中可发生如急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慢性胆囊炎的家族性发病率、以往的黄疸发作史、经产及肥胖可构成可疑的病史根据。此外,慢性胆囊炎亦可见于伤寒病带菌者。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胆囊炎临床上多并发于胆石症、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目前 ,胆囊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病情反复发作 ,故加强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1 临床资料1997年至 1999年在我院肝胆专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共 188例 ,男 84例 ,女 10 4例 ,2 0~ 40岁 76例 ,41~ 6 0岁 6 4例 ,>6 0岁 48例。临床可见右胁或右上腹胀痛 ,放射至右肩背部 ,于进食油腻食物或情感刺激、劳累后疼痛加重 ,经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其中 5 8例收住中西医结合病房治疗。2 健康教育2 1 心理卫生宣教 慢性胆囊炎具有病程长 ,反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的变化.方法 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日本东芝TBA-4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试剂准确测试血镁浓度,以观察血镁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镁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大多会降低,临床应及时检测分析后进行治疗纠正.  相似文献   

20.
本组总结了五年来对临床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和手术对照,发现B型超声检查使胆道疾病诊断水平有很大提高。 资料与方法 本组经临床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共计258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为86岁,平均年龄46岁,高发年龄为45~55岁,占148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153例,男∶妇为1∶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