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对50例上尿路病变的肾图和静脉尿路造影(IVU)作了回顾性分析。就IVU征象及肾图的表现特点,对二者的某些相关性作了初步探讨。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2岁。全部病例均作了IVU和肾图检查,大多数作了B超,少数行CT检查。IVU为常规方法并酌情附加逆行肾盂造影。肾图采用I—邻碘马尿酸(~(131)I—OIH)快速静脉推注后,记录双肾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及相应参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31 I -OIH 监测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2例肿瘤化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这两例化疗后患者血 BUN、SCr、β2-MG 正常,骨显像均有双肾影增浓现象,99 mTc -DTPA 肾动态显像 GFR 基本正常,而131 I -OIH 肾图检查却显示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以肾小管功能受损为主,131 I -OIH 肾图检查较肾功能血清学指标及99mTc -DTPA 肾小球滤过功能敏感。  相似文献   

3.
在多功能核素仪上,采用~(131)I—OIH为示踪剂常规作肾图检查,统计半排泄时间C_(1/2),肾脏指数RI,结果显示,排泄感染型C_(1/2),RI均在正常值高限,实质感染型显著增高,RI显著减低,排泄感染型以尿路炎症、肾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为主。因此肾图对二种类型的肾盂肾炎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131)碘—邻磺马尿酸钠肾图,对2118例患者进行了检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时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粘蛋白含量及I13 1 邻碘马尿酸钠肾图曲线变化关系 .[方法 ]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粘蛋白 ,I131 邻碘马尿酸钠肾图采用核多功能测定仪的两个放射性探测器直接在体表分别探测两肾区的时间 放射性曲线 .[结果 ]78例糖尿病患者中尿白蛋白、血尿 β2 微球蛋白和尿粘蛋白均增高 ,但血粘蛋白无变化 ;18例行I131肾图 ,其中有 1例肾图曲线的C段排泄有变化外 ,其余正常 .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白蛋白、血尿 β2 微球蛋白、尿粘蛋白明显增高 ,血粘蛋白改变不明显 .I131 邻碘马尿酸钠肾图曲线随着血糖及尿白蛋白、血尿 β2 微球蛋白、尿粘蛋白含量的增高而出现不同类型的改变 .[结论 ]尿白蛋白、血尿 β2 微球蛋白、尿粘蛋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与此同时结合I131 邻碘马尿酸钠肾图 ,可更全面了解和评价全肾功能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先后开展了肾移植工作。武医附二院于1977年10月至1978年9月共进行了10例。其中9例在手术前后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检查。现小结如下:原理和方法 一、移植肾的放射性肾图检查(肾功能测定) 原理:~(131)碘—邻碘马尿酸钠(以下简称~(131)I—Hipp)经静脉注入体内,随血流入肾脏由肾小管上二皮细胞吸收,并分泌到肾小管管腔内,经原尿冲刷至肾盂,再排至膀  相似文献   

7.
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蛋白尿,在早期常规生化方法很难测出。尿路结石引起的上尿路梗阻,易产生肾盂积水,导致肾功能受损。为此,我们对68例尿路结石的病人和44例正常人,进行邻碘马尿酸钠(~(131)I-OIH)肾图及放射免疫(RIA)测定尿三种蛋白质:尿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以估价尿路结石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同位素肾图检查肾功能的基本原理是~(131)I—邻碘马尿酸钠经肾小管吸收、分泌、排出,静脉注射此种试剂,在体表描记双肾区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则可判断肾功能状态和上尿路的通畅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 1960年Nordyke开始应用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邻碘马尿酸(~(131)I~-hipp)做肾功能检查,并指出其具有安全、简便、而且能做分肾功能等优点。20年来肾图应用发展很快,在我国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也逐渐普及,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们对部分宫颈癌患者做了肾图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79~1983年6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有110例作了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简称肾图),均曾做KUB片,部份也作iVP检查,绝大多数经手术治疗,证实结石的部位和大小不同在肾图上所表现的梗阻率也不同。现将其肾图分析如下: 方法用国产FsT-l型肾图机。以上肢静脉注射5微居里~(131)I-邻碘马尿酸(~(131)I-OIH),用肾图机的两个探头,分别在体  相似文献   

11.
患者吴某,男,44岁。因左下腹疼痛三天来诊。既往无泌尿系统病史。查体:左肾区叩击痛( ),右肾区无阳性体征。尿常规检查:RBC2~4个/高倍,WBC 0~2个/高倍,蛋白(-)。B 型超声检查:两肾及上尿路未见异常。~(131)碘—邻碘马尿酸钠肾图(3745号)显示:两肾 a、b、c 各段曲线值均正常,两肾功能正常,上尿路通畅(图1)。~(131)碘—邻碘马尿酸钠  相似文献   

12.
应用~(99m)锝-双半胱乙酸(~(99m)Tc-EC)和~(131)碘-邻碘马尿酸(~(131)I-OIH)进行肾脏功能测定及显像自身对比检查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异常组~(99m)Tc-EC肾图与~(131)I-OIH肾图的各项分析指标均呈高度相关(P<0.01),~(99m)Tc-EC肾图的高峰时间、半排时间较~(131)I-OIH肾图延长,15min残留率增加,肾脏指数下降,其余分析指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肾脏显像方面,两者图像基本相同,仅时相不同,两种显像剂分泌聚集时相接近,但~(99m)Tc-EC排泄时相延迟。~(99m)Tc-EC的核素性能优良,所获图像质量优于~(131)I-OIH,除肾脏、膀胱显像外,未见甲状腺等其它组织器官显像。  相似文献   

13.
1980~1985年,我们对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块患者作了肾图检查,提示肾图分析对腹块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临床资料36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0~68岁。示踪剂为~(131)I—邻碘马尿酸钠5~7 μci,弹丸状静注,常规方法作放射性肾图。检查结果如表。讨论一、肾脏位置改变腹块的肾图表现本组有5例。3例肾下垂中,有1例为轻度功能受损型,1例为重度功能受损型,另1例肾位下降至盆腔为无功能型肾图。1例游走肾及1例异位肾均为无功能型肾图。由于  相似文献   

14.
<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起病急,有血尿、蛋白尿等;而慢性肾炎临床上可表现多种多样,自无症状的蛋白尿到明显的肉眼血尿,或肾病综合征,甚至尿毒症。为了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我们对59例急性、慢性肾炎的病人,同时做~(131)I-OIH肾图及尿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β_2-微球蛋白(β_2-MG),简称尿三蛋白,进行放免测定(RIA),来评价肾炎患者的肾功能。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5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均临床确诊者。54例慢性肾炎患者:男30例,女24例。 2.方法:~(125)I-β_2-MG试剂盒由中国同位  相似文献   

15.
我们1982年元月到1983年底,在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以下称肾病)住院患儿病例中,作同位素肾图检查者21例,现报告如下: 检查方法检查前定位患儿两肾区的位置点;取坐位,于左或右肘静脉注入I~(131)OIH0.25微居里/kg;肾区位置定好后,将两个闪烁探头对准体表左右肾区中心位置,检查过程中,始终保持体位不变;开机后肾图仪自动描记出两肾区的放射性起落曲线——肾图。异常肾图主要有三种: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能引起肾损害,在病理、生化及放免检查方面已屡有报道,但在同位素检查方面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采用智能化肾图仪(微机肾图)对30例肝炎患者及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肾图检查,同时取作肾图前后3天内所测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进行了分析。资料和方法一、对象1.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按1987年(宜昌)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型:急性肝炎9例(急性黄疸型8例、急性无黄疸型1例),慢性迁延型(慢迁肝)7例,慢性  相似文献   

17.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例高血压病患者、40例糖尿病患者及162例正常人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及尿液β_2M、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病人组同时做尿常规检查、肾图检查和血肌酐测定。结果病人组尿β_2M,IgG,Alb及血清β_2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因此,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_2M,Alb,IgG及血清β_2M含量是发现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应用体外测定甲状腺机能状态的示踪法,已日益为临床所重视。1955年Hamolsy推荐以红细胞摄取~(131)碘—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131)I—T_3)检查甲状腺机能状态,但此法受影响因素较多,如溶血、抗凝剂、血球压积的变化,特别是多次洗涤可致红细胞破坏,则影响红细胞摄取~(131)I—T_3的结果,因而未获得广泛接受。随后Mitchell(1958) Scholer(1961,1962)等用树脂替代红细胞作为~(131)I—T_3的结合部位,此法较为简便。 近年,京、沪地区已采用放射性T_3标记树脂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法及血红蛋白炭末吸附法等体外测定游离T_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多尿期肾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静脉注射 1 31 I-邻碘马尿酸钠 (1 31 I- OIH) 3.7×10 9Bq(10 μCi) ,用闪烁照相法描记 15 min,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 ,得出肾图的各项参数。结果 :2 0例受检者均已进入多尿期 ,2 4h尿量在 2 0 0 0 ml以上 ,血尿素氮 (BUN)已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肾图却明显异常 ,表现为半排时间 (TC1 /2 )延长 (>8min) ,15min残留率 (C1 5 /b)超过 5 0 % ,肾脏指数大多低于 45 % ;同期作尿β2 -微球蛋白 (β2 - m )测定 ,也明显高于正常 ;8例作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扫描 (ECT)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 (GFR)和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分别为 (4 0 .8± 2 1.2 ) ml/min和 (35 0 .8± 10 2 .1) ml/min,均明显低于正常 (P<0 .0 1)。结论 :HFRS患者多尿期肾图大多呈排出不良和功能受损的图形 ,表明该期肾功能以及肾血流量尚未恢复正常 ,对症治疗仍需继续。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本院附院肿瘤内科张家驹等同志在《肿瘤防治研究》9(1):1982上发表了《恶性淋巴瘤患者邻~131碘马尿酸钠肾图初步观察》一文.文章指出,淋巴瘤患者肾图的异常率达52.6%,主要表现为tb,C1/2及RI的异常,且上述改变在化疗后可随全身症状及体征改善而转为正常或好转.肾图异常率且与尸检时发现的肾受侵率(60%)相近.因此作者认为对淋巴瘤患者进行肾图检查有下述优点:①用非损伤性手段早期发现肾受侵;②肾图检查可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