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2巨球蛋白(α_2-MG)和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的变化,发现RA活动期α-AT含量明显升高,AT—Ⅲ含量降低。对活动期组病人治疗后随着症状缓解其α-AT及AT-Ⅲ均逐渐恢复正常。缓解期组α-AT及AT-Ⅲ无明显变化,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α_2-AT及AT-Ⅲ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RA是否活动的一个辅助指标,也可以作为了解RA病情变化及观察药物疗效的一个辅助指标。而AT-Ⅲ含量的变化提示活动期体内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P选择素(GMP-140)2项血凝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正常妊娠期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135例受试者的血浆抗凝血酶-Ⅲ和P选择素。受试者分为2组:正常非孕妇女50例;正常孕妇85例,分别于妊娠10~14周、20~24周、30~34周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孕妇早期AT-Ⅲ较正常非孕妇女明显升高(P<0.001),到妊娠中后期AT-Ⅲ水平显著下降,但与非孕期比较无明显改变;正常妊娠期GMP-140较非孕期明显下降至孕中期(P<0.05),孕中期后开始升高,孕晚期升高显著(P<0.01)。结论正常妊娠期血液呈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凝血、抗凝功能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因为抗凝系统的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是抗凝血作用,一旦其含量减少或活性减低,都会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而如果其活性增强又会导致出血性疾病.目的 讨论抗凝系统实验室检查在血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结论 AT-Ⅲ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由于AT-Ⅲ主要功能是抗凝,所以A T-Ⅲ减低主要表现为血栓前状态(易栓症)或血栓性疾病(多为静脉血栓形成).P C减低为蛋白C缺乏症,患者有血栓形成增加的倾向.血浆P S减低为蛋白s缺乏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和获得性(凝血障碍)原因所引起的血栓病.其临床特点是有或无血栓形成史,有者以静脉血栓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陈莎莎  胡波  陈伟 《重庆医学》2008,37(3):266-267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不同孕期凝血相的变化.方法 观察非孕组(30例)、测试组(57例)12、22、32周时凝血相的变化.结果 12周和22周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埋单(APTT)、抗凝血酶Ⅲ(AT-Ⅲ)与正常非孕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周时,PT、APTT与正常非孕组比较结果 缩短,AT-Ⅲ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出现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5.
抗凝血酶Ⅲ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是多个抗凝血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而调节血液的凝固。是血液凝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反馈系统。为了观察AT-Ⅲ在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变化,我们测定了内科和神经科127例病人的AT-Ⅲ的含量和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状态与血粘度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及血粘度的测定。结果 患者组vWF:Ag含量,t—PA、PAI-1活性及血粘度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AT-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与高粘状态,且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丽  李力  俞丽丽  唐淑英  王贤华  高家虹  陈静  林建华  林其德 《重庆医学》2007,36(13):1292-1293,1295
目的 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探讨妊娠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56例正常孕妇和20例健康非孕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结果 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PT、APTT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值在对照组、早孕组、中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孕组的TT检测结果较前三组明显缩短(P<0.05);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AT-Ⅲ活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孕期增加有不断下降的趋势(P<0.01);而妊娠组的D-D、Fg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g在孕早、中期无明显变化(P>0.05),孕晚期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在孕早、中、晚期不断升高(P<0.01).结论 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孕期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变化,对预防和抢救产科一些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一种天然的抗凝物质,属于α_2球蛋白,分子量约67,000道尔顿,大多数作者认为在肝内合成。生物半衰期约48小时,它的氨基酸一级结构已经明确。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清中,其主要作用是中和凝血酶,并能与激活的凝血因子Ⅹ、Ⅸ、Ⅺ和Ⅻ等相结合,使之灭活。它的活力约占血浆中抗凝血酶总活力的50~67%。AT-Ⅲ降低有利于血栓形成,故 AT-Ⅲ的活力降低已作为诊断高凝状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 AT-Ⅲ活力在某些可能伴有高凝状态疾病中的变化,AT-  相似文献   

9.
观察3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高凝指标变化,急淋32例,急非淋3例,选用PT,KPTT,AT-Ⅲ,ⅧR:Ag,Ⅷ:C,ⅧR:Ag/Ⅷ:C,FN 等7项凝血指标,异常率(%)分别为:PT14.3,KPTT28.6,FN73.5,AT-Ⅲ83.3,ⅧR:Ag91.4,Ⅷ:C100。急性白血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反映高凝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Ⅷ:C>ⅧR:Ag>AT-Ⅲ>FN>KPTT>P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Fbg)、D-二聚体(D-Dimer)。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vWF显著升高(P0.01),AT-Ⅲ显著下降(P0.01),Fbg、D-Dimer显著升高(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呈高凝、持续的微小血栓状态,合并继发纤溶亢进,与其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纠正体内缺氧、血液高凝和继发纤溶状态,减少并发症,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86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检测。与同年龄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ⅧR:Ag 水平明显增高(p<0.01),AT-Ⅲ活性显著降低(p<0.01),其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分期有一定联系。本文对ⅧR:Ag、AT-Ⅲ活性在 EHF 中的变化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抗凝血酶Ⅲ(AntitbrombinⅢ),简写为AT-Ⅲ)是血浆中凝血酶,因子X_(?)等丝氨酸蛋白酶类的主要生理性抑制剂,AT-Ⅲ的缺乏可导致血液高凝和血栓栓塞性疾病。自Egcberg于1965年在挪威报导第一例遗传性AT-Ⅲ缺乏症引起血栓形成体质(Thrombophilia)的病人和家族以来,世界上很多国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处于高凝状态甚或血栓形成。抗活化蛋白C(APCR)是迄今所知引起静脉血栓形成(VT)的主要原因。在遗传性VT的发生率高达到20%~60%,而对于抗血液凝固系统中的蛋白C(PC)系统和AT-Ⅲ指标与SLE发生血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检测30例SLE患者血浆PC、蛋白S(PS)和AT-Ⅲ等指标,探讨其在SLE伴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具高危因素孕产妇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片断1+2(F1+2)和D-二聚体(D-d)的检测意义,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方法设门诊健康体检未妊娠妇女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及具高危因素妊娠妇女51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浆中AT-Ⅲ、F1+2和D-d的含量。结果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浆AT-Ⅲ、F1+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D-d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具高危因素妊娠组血浆3项指标均高于另两组(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血栓形成倾向,尤其是具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更加严重,对这类人群临床应重视,防止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上官改珍  陈娟  李浩旭 《医学综述》2012,18(14):2305-2306
目的探讨轻度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患者胱抑素C和凝血指标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1例我院住院轻度妊高征患者和90例健康产妇血清胱抑素C含量和凝血指标(PT、APTT、TT、FIB、),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患者胱抑素C浓度(1.61±0.28)mg/L与对照组(1.23±0.32)mg/L相比,显著升高(P<0.05),但肌酐变化不明显。PT、TT显著缩短(P<0.05),FIB含量及AT-Ⅲ百分比均显著增加(均P<0.05),APT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妊高征患者有高凝倾向,且肾功能降低,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变化对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了120例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变化。结果 贲门癌患者术前血浆ⅧR:Ag、Ⅷ:C及Fbg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AT-Ⅲ:Ag和AT-Ⅲ:A明显降低(P<0.01),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恢复(P<0.05)。随着病期的发展,贲门癌患者血浆ⅧR:Ag、Ⅷ:C及Fbg含量逐渐增高,AT-Ⅲ:Ag和AT-Ⅲ:A逐渐降低。结论 卉门癌患者凝血活性增加,而抗凝血功能降低,测定贲门癌患者凝血功能判断病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规律.方法:实验组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7、14天晨取血浆或血清进行血液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von Wille-brand factor抗原(vWF抗原)、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ig)、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抗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其中前4项采用ELISA方法检测,Fig和AT-Ⅲ抗原采用免疫浊度法,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PT和KPTT.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ig、FDP、D-D、vWF抗原和AT-Ⅲ抗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术后Fig、FDP和D-D含量术后均升高,术后第7天水平最高,术后第14天仍未恢复至正常;vWF抗原含量围手术期均显著升高;AT-Ⅲ抗原术前最高,术后降至正常范围.GMP-140在术后第1天水平最高,PT和KPTT手术前后变化不大,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存在高凝状态,术后早期凝血功能下降,术后第7天再次出现高凝状态,至术后第14天仍未改善.  相似文献   

18.
正常妊娠     
071481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汪丽…∥重庆医学·—2007,36(13)·—1292~1293,1295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探讨妊娠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正常孕妇和20例健康非孕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结果: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PT、APTT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值在对照组、早孕组、中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杨彬  刘增延  王旭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26-2627
目的:研究血浆抗凝物质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在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诊断的高脂血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α1-抗胰蛋白酶(α1-AT)和α2-巨球蛋白(α2-MG)采用免疫浊度法;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用发色底物法;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用放射免疫法.结果:患者组AT-Ⅲ:A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AT-Ⅲ:A与正常组比较降低,α1-AT无差异,α2-MG有显著意义增高(P<0.05),患者组TXB2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而6-K-PGF1α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凝指标降低(AT-Ⅲ:A)示高凝状态,TXB2和6-K-PGF1α的改变是高脂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对于患者病理意义的研究是有帮助的,也显示患者极易发生动脉硬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AT-Ⅲ)、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26例为观察组,正常孕产妇2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产妇血浆中AT-Ⅲ、D-D的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GDM患者血浆中的AT-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GDM患者D-D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AT-Ⅲ、D-D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r=-0.848,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AT-Ⅲ、D-D,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病情发展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