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娥娥 《吉林医学》2009,30(12):1098-109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于术前1d、术后1、3、5d进行调查,统计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3、5d SAS、SDS评分及阳性率分别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56例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价,总体衡量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评分比较,实验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总积极因素和病情估计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NOSIE-30评分总消极因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实验组两种量表评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对产后焦虑抑郁症患者SAS等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产后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在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对产后焦虑抑郁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变冠心病患者情绪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方法:将108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4例)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1个月末及3月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实验组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明显低于临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45.44±10.27)分、SDS(52.86±10.13)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情绪,检测出合并焦虑抑郁症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胶囊,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8周末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文拉法辛,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CL-90、SDS、SAS评分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CL-90、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F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FC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FC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性自我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性自我暗示.分别于2、4、8周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2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正性自我暗示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