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妇科门诊人群宫颈解脲支原体检出情况及分群分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调查妇科门诊人群宫颈解脲支原体检出情况及其分群分型。方法 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初筛妇科体检人群261例,初筛阳性的液体培养基用玻璃奶法提取DNA,再用PCR法进行分群分型。结果 261例中UU阳性159例(60.9%),其中生物一群151例(95.0%),生物二群8例(5.0%);生物一群中血清1型30例(19.9%),血清3型62例(41.1%),血清6型44例(29.1%),血清14型2例(1.3%),混合感染13例(8.6%)。结论 在妇科门诊人群中UU的检出率达到60.9%,以生物一群为主(95.0%),而且以1、3、6型单纯感染主为(90.1%)。所以妇科门诊人群中单纯从宫颈分离出UU并不意味着致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解脲脲原体(UU)在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泌尿生殖道中的检出率与分群分型。方法:UU液体培养法初筛健康足月分娩248例新生儿外阴分泌物,阳性标本用PCR法及酶切法进行分群分型。结果:248例标本中,UU阳性率为10.48%,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婴与女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阳性标本中,生物一群18例(69.23%),生物二群6例(23.08%),混合群2例(7.69%)。生物一群中1型4例,6型10例,3/14型2例,混合型2例。结论:本研究中健康新生儿泌尿生殖道中UU以生物一群为主,主要为1型和6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健康学龄前儿童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408份健康学龄前儿童尿液标本进行Uu、Mh培养,阳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一步确证,并对扩增阳性的Uu进一步分群与分型.结果:408例标本中,Uu阳性27例(6.62%);Mh阳性3例(0.74%).Uu单纯生物一群占48.15% (13/27),单纯生物二群占29.63%(8/27),两群混合占22.22% (6/27).Uu阳性率男性为4.72% (12/254),女性为9.74% (1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3,P=0.048).农村儿童Uu阳性率为10.83% (13/120),城市儿童为4.86%(14/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9,P=0.027).结论:Uu与Mh可能属于健康学龄前儿童泌尿生殖道中的正常定植菌群.  相似文献   

4.
解脲支原体第一群各型在不同人群泌尿生殖道中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脲支原体 (Uu)为性传播疾病 (STD)中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分为 2个生物群和 14个血清型。第 1群包括 1、 3、 6、 14四个血清型,第 2群包括其余 10个血清型 [1]。在人类泌尿生殖道定殖或引起感染的 Uu绝大部分为第 1群 [2]。本研究首先用 Uu分群引物对 321份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 PCR扩增分群,在此基础上,对 Uu阳性标本进一步用分型引物结合酶切的方法进行分型研究。最后再根据型的酶切位点,用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分型结果进一步验证,初步探讨 Uu分群分型在不同人群泌尿生殖道定殖与感染的关系。 一、材料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健康中小学生泌尿生殖道中的定植情况,以及Uu的分群分型状况。方法 培养法对青岛地区957名中小学生的尿沉渣进行Uu和Mh培养,培养阳性者用PCR确证,并对Uu阳性标本进一步分群分型。结果 Uu阳性46例,占4.81%,生物一群占69.57%,生物二群30.43%。小学生Uu阳性12例,占2.97%,生物一群9例(75.00%),生物二群3例(25.00%)。初中生Uu阳性8例,占3.08%:生物一群5例(62.50%),生物二群3例(37.50%)。高中生Uu阳性26例,占8.87%:生物一群18例(69.23%),生物二群8例(30.77%)。Mh阳性9例(0.94%),其中小学生Mh阳性1例,初中生Mh阳性1例,高中生Mh阳性7例。3个组Uu阳性率女生均高于男生(P < 0.05)。 结论 Uu和Mh在中小学生泌尿生殖道中存在无症状的携带状态。尽管各年龄组检出的Uu均以生物一群为主,但生物二群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提示Uu可能是健康中小学生人群正常定植菌,且女性携带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分型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反相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基因分型,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并建立一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对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组和正常体检人群进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采用FQ-PCR做解脲脲原体检测。设计分型引物,对FQ-PCR阳性标本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总检出率为89.1%。对照组中解脲脲原体以parvum群(微小脲原体)为主(79.3%),其检出率较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高(P=0.018),而且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82.6%)。病例组解脲脲原体两群感染(16.2%)较对照组高(6.9%),差异有显著性(P=0.033),其中以T960群与Parvum群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高(P=0.009);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26),而单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在对照组高(P=0.000)。结论parvum群,尤其是1,3,6的单型别在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而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两群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尤以T960群与parvum群中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提示T960群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7.
解脲支原体基因群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基因群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MP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单纯Uu阳性的性病门诊NGU(MPC)患者和非NGU(MPC)就诊者尿道拭子/宫颈拭子标本,通过培养法和PCR法检测Uu及基因分群。结果:共收集标本137例。男性组Uu基因群1占24.3%(18/74),基因群2占59.5%(44/74),基因群1,2同时阳性6.8%(5/74);女性组Uu基因群1占38.1%(24/63),基因群2占54%(34/63),基因群1,2同时阳性7.9%(5/63)。男女性别中Uu分布均以基因群2为主,Uu基因群1,2在男性NGU组与非NGU组间、女性MPC组与非MPC组间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基因群Uu在尿道(宫颈)炎患者与非尿道(宫颈)炎就诊者之间的分布无差异,提示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近几年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我们收集2001~2004年本院性病门诊病例,并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检测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4年中共检测18727例,阳性7135例(38.10%),其中Ct阳性2066例(11.03%),Uu阳性4072例(21.74%),Ct Uu阳性576例(3.08%),Ct、Uu与NG混合感染506例(2.71%),Ct、Uu在19~40岁性活跃年龄段人群感染率较高,男性泌尿生殖道以Ct感染、女性泌尿生殖道以Uu感染较多,在性病防治及监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尿道解脲支原体(Uu)分群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性病门诊单纯Uu阳性的男性NGU和非NGU就诊者尿道拭子标本,通过PCR法检测Uu基因分群和生长代谢抑制试验进行Uu血清分型。结果:男性就诊者尿道Uu基因群1占24.3%(18/74),基因群2占59.5%(44/74),基因群1,2同时阳性6.8%(5/74),Uu分布均以基因群2为主,Uu基因群1,2在男性NGU组与非NGU组间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Uu血清分型显示,NGU和非NGU组优势血清型均以2、4、7、14型为主,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基因群、不同血清型池在男性NGU患者与NGU就诊者之间的分布无差异,提示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无相关性;本地区性病门诊男性尿道解脲支原体以血清型2、4、7、14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不同生物群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性病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Uu临床标本.并登记就诊者的相关症状,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Uu生物分群检测.结果 共收集132株Uu,其中Parvo生物群占74.24%,T960生物群占25.76%.未检测到Uu混合感染的标本.86例就诊者存在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或体征,其中Parvo生物群59例,T960生物群27例,T960生物群感染者更偏向于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者(P<0.05).结论 Parvo生物群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Uu中的优势菌群T960生物群更容易引起临床相关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11.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s a causative agent of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and is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al other diseases. However, U. urealyticum is also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normal genitourinary tract. To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biovars and genotypes in normal physical check-up women and in sex workers, cervical swabs taken from 261 physical check-up clients and 98 sex workers were cultured. Positive cultures were further biotyped and genotyped by PCR. The data indicate that a) U. urealyticum is more frequently isolated in sex workers than in physical check-up women (p < 0.001); b) infection with only one genotype (genotype 1, 3 or 6) of biovar 1 is frequently found in physical check-up women; c) biovar 2 infection and mixed infection caused by more than one genotype of biovar 1 are more prevalent in sex workers than in physical check-up women (p < 0.001 and p < 0.01, respectively); d) no difference in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 1, 3 and 6 of biovar 1 is found between sex workers and physical check-up women (p = 0.396); e) the PCR method described here is relatively simple, rapid and specific for the biotyping between biovar 1 and 2 and genotyping of genotypes 1, 3, 6, and 14 in biovar 1.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妇科门诊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运用荧光探针PCR法(FQ—PCR)对妇科门诊453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同时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Ct阳性感染者39例,阳性率8.61%;Uu阳性感染者26例,阳性率5.74%,其中仅有2例Ct和Uu同时阳性,各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1)重庆地区Ct和Uu感染在妇科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值得重视;(2)荧光PCR技术检测Ct和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男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不同生物群感染情况及其与尿道炎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性病门诊就诊解脲脲原体(Uu)阳性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菌株,并详细记录患者有无尿道炎的临床症状,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临床菌株的血清分群检测。结果:38株Uu中,parvo生物群占36.84%(14/38),T960生物群占63.16%(24/38),未同时检测到两个生物群。无论有无尿道炎表现的男性患者中,T960生物群的检出率均高于parvo生物群,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尿道的Uu感染中T960生物群检出率高于parvo生物群,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地区分布、研究对象的差异及样本量等因素有关,有待于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解脲支原体耐药性与血清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代谢抑制试验法对206株解脲支原体(Uu)同时进行血清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红霉素耐药的Uu血清优势型别为2型,对四环素耐药的Uu血清优势型别为2型和9型,而对两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Uu血清优势型别为2型。可见,Uu耐药性与血清型之间存在联系,2型和9型Uu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别。  相似文献   

15.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与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两大生物群与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对UU菌株进行分群。结果两大生物群对五种抗菌药物MIC值范围基本一致,个别MIC90值存在差异。UU两大生物群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洛美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8和<0.0001)。结论UU两大生物群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能存在差异,支持UU分成两个独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常规体检,了解固定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FSW)的健康隐患。方法:提供上门妇科健康体检服务,采集分泌物和血液送临床检验中心,对体检和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347例FSW接受了体检服务,其平均年龄(23.56±3.34)岁,平均入职时间(25.73±15.05)月。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和分泌物问题,以及尖锐湿疣、霉菌、衣原体感染等。血清检测未检出HIV阳性者,梅毒筛查阳性4.0%,疱疹病毒Ⅱ型IgG阳性38.33%。乙型肝炎测定84.7%全阴,大三阳1.4%,小三阳1.75%。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衣原体感染和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状态有关;阴道清洁度与阴道霉菌、衣原体感染及疱疹病毒Ⅱ型IgG阳性具有相关性。结论:健康体检作为一项健康干预措施可以初步预测女性性服务人员的生殖感染风险,同时应该关注该群体的生殖器疱疹预防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7.
解脲支原体第一群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解脲支原体第一群进行分型,建立简便,可靠的分型方法。方法 设计分型引物,用CR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方法进行分型。结果 设计了解脲支原体的分型引物UMS511UMAU1和UMS511UMAU3,前者扩增出Uul型和Uu6型,后者扩增出Uu3型和Uu14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