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西安市城市流动女性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8个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城市流动女性584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干预前后应用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两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艾滋病相关态度评分、正确使用安全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市城市流动女性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中等,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并存在高危行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城市流动女性艾滋病知识、转变其态度及部分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以陕西省蓝田县为本研究的项目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乡8个村,并将8个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应用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24.66分±4.69分(0分~36分),态度问卷总分为45.43分±11.23分(0分~75分),安全套使用率低,目的主要为避孕,非婚性行为者两组分别占2.6%、4.0%.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艾滋病知识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伦理道德方面的态度、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得分和总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100.0%,目的主要为预防性传播疾病,非婚性行为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并存在高危行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转变其态度及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以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方法以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妇产科为依托,拓展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人群。应用综合的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486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其中参与HIV抗体检测2394人,HIV阳性率为0.88%。求询者以未婚人群居多,离异或丧偶人群的阳性率高于已婚及未婚人群。本调查人群以未婚居多,求询者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人群为主。不同文化程度、性别、求询者类型之间的HIV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干预后求询者对相关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认知率明显提高,同时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妇产科拓展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并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加强现有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干预管理,最大限度切断传染源,是当前防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李小妹  周凯娜  谷利斌 《护理研究》2010,24(9):2275-2280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以陕西省蓝田县为本研究的项目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乡8个村,并将8个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应用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24.66分&#177;4.69分(0分~36分),态度问卷总分为45.43分&#177;11.23分(0分~75分),安全套使用率低,目的主要为避孕,非婚性行为者两组分别占2.6%、4.0%。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艾滋病知识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伦理道德方面的态度、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得分和总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100.0%,目的主要为预防性传播疾病,非婚性行为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并存在高危行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转变其态度及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53-3054
对本街道五大场所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等方法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和干预后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后对艾滋病各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改变明显,干预后的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和与干预后相比有显著差异。对人群进行艾滋病预防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可以提高人民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程度,及时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及流行。  相似文献   

6.
李宁  李小妹  王学良 《护理研究》2008,22(29):2645-2648
[目的]比较西安市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差别,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298名西安市户籍人口和300名流动人口就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测评.[结果]①户籍人口对基本知识及预防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均高于流动人口(P<0.05);两组人群对三大基本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主要传播途径的认识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②两组人群对艾滋病及感染者的态度都比较消极、极端,且流动人口更明显(P<0.05).③两组人群中都存在一定比例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流动人口的情况更严重(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频度、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大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行为现状、态度,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各2个班301名学生开展讲座,于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301名学生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的转变(P<0.01)。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教育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之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灵山县艾滋病病人社会关系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效果,为制订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在医院感染科住院的491名艾滋病病人社会关系人进行艾滋痛知识健康教育,采用自行拟定的调查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病人社会关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53.36%提高到干预后91.85%.[结论]加强艾滋病病人社会关系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AIDS)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干预地区从事性服务的场所20家,对其场所内的女性性工作者采用综合干预法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安全套推广及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采用问卷调查对干预前、干预中、干预后干预目标人群的AIDS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性病就诊行为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3次的结果,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宣传,干预目标人群的AIDS知识率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与非商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较明显提高,就医行为态度出现了较好的变化。结论通过这种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目标人群AIDS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安全性行为和性病就医态度,但在与商业性性伴使用安全套的行为受经济利益干扰,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娱乐场所艾滋病传播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浩岩  潘玲 《疾病监测》2008,23(3):150-152
目的 了解在项目执行前后娱乐场所老板和暗娼2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变化,分析研究项目执行期间对这2类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项目执行地区的娱乐场所老板及暗娼人群在项目实施前(老板505人,暗娼503人)和实施后(老板506人,暗娼730人)分别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选择其中的重要指标,对比分析2次调查的结果.结果 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分析结果显示,娱乐场所老板得分从基线的57.9上升到86.1,暗娼得分从58.3上升到83.0;娱乐场所老板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在干预后有明显改善;暗娼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从79.6%上升到91.4%;到公立医院就诊的比例从51.6%上升到65.1%.结论 通过近2年的宣传和干预,干预对象与艾滋病预防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都发生明显转变,但暗娼的这些转变能否降低该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和传播HIV的脆弱性,还需要开展长期的干预工作并观察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艾滋病防制过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艾滋病防制过程评价.方法 回顾总结1989-2006年艾滋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运用健康促进策略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干预,建立健全了三级防制领导机构;州县新设立防制艾滋病办公室,公开招考录用专业人员充实防制队伍;增加防治经费投入;设立了1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和16个初筛实验室;争取了7个国际合作项目,开展高危行为综合干预工作;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在本辖区伞面开展高危人群综合监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结论 采用行政干预能促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江西口岸出境劳务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以便寻求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江西口岸体检人群中随机选择598名自愿参加并能阅读理解调查内容的出境劳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西口岸出境劳务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8.39%。女性与男性、未婚与已婚、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文化程度之间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选择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教途径以电视或影碟为主。结论出境劳务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急需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中老年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曼  林鹏  王晔  李艳 《疾病监测》2010,25(7):557-559
目的获得广东省HIV/AIDS网络直报数据库中≥50岁年龄段人群的特征。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专报系统中下载广东省艾滋病网络直报的数据库(截至日期2009年8月31日),对数据采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已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50岁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2.9%上升到2009年的10.4%;异性传播是≥50岁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结论应进一步研究导致老年人HIV感染的因素;在下一步的干预工作中,应针对老年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其安全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952名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于荣辉  绳宇  黄静 《护理学报》2006,13(8):74-77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北京、山东、陕西3个地区952名初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匿名调查。结果80.1%的初中生听说过艾滋病相关信息,其来源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初中生知识得分属中等水平,而在症状体征、无症状期、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认识模糊或错误。约80%的初中生认为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患者、学校增加有关AIDS知识的讲授非常重要,但在对与患者一起工作、学习的态度却存在分歧。结论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有待提高和改善,对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需求较大,有必要在初中阶段即开展以学校为基础针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及方式,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HIV/AIDS患者心理支持模式。方法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由心理学专家、社区志愿者、社区医生、社区护士、患者家属等组成的心理支持团队,通过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反歧视宣传、同伴交流等活动,为HIV/AIDS患者提供心理关爱和情感支持。结果基于社区的心理支持模式,能有效地帮助HIV/AIDS患者走出心理困境、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满意度。采用患者单一条目自我评分法,心理支持前后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支持模式有着传统心理支持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充分发挥社区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功能及动员社会力量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波  陈军伟 《疾病监测》2015,30(8):648-651
目的 了解舟山市定海区暗娼人群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感染情况,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严格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2014年定海区对402名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梅毒及丙肝抗体检测。 结果 401名暗娼人群中未检出HIV和丙肝抗体阳性者,梅毒阳性率为1.2%,不同档次场所和安全套使用频率不同之间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40,P=0.024; 2=7.990,P=0.02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3%,但不全面,特别是低档暗娼正确率低,本地工作时间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低档场所略高于高档场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安全套的使用与年龄有关。最近1年接受有关预防艾滋病的服务在不同档次场所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知识认知不全面,低档暗娼接受艾滋病宣传干预的可及性低,安全套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今后在加大干预力度的同时,要深入开展和普及特别是低档暗娼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防病意识,改变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velop and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HIV/AIDS peer education program in improving Nepalese adolescents HIV/AIDS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in one of the schools in Nepal. A modified format of the program "Teens for AIDS Prevention" (TAP)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eer education program.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121 ninth grade Nepalese students from an urban high school participated at baseline. The final paired sample included 118 stud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V/AIDS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Nepalese adolescents' HIV/AIDS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improved after the peer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refore, school personnel,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should consider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school-based HIV prevention programs such as the peer education program.  相似文献   

19.
童卫胜 《疾病监测》2011,26(12):979-981
目的 分析浙江省临安市2004-2010年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探讨防治工作策略.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临安市2004-2010年淋病、梅毒、HIV/AIDS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 -2010年临安市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梅毒与HIV/AIDS呈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探讨加强艾滋病职业防护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按便利抽样法对274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对窗口期、非传染性体液等的认知率都低于70%;80.3%未接受过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22.6%曾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18.6%在职业暴露后未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46.4%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态度,仅32.8%有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意愿;22.6%在戴手套、消毒双手、针头处理等预防血液、体液污染方面未能正确处理,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在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5,P<0.01).结论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够系统和全面,在实习中未采取全面的职业防护措施,加强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助于实习学生有效地应对严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