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广州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情况,对1993年4月体检中检出的193例HBV标志物阳性血清归类分析,发现有14种HBV感染模式,其中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为多见,阳性模式构成分别为43.01%和30.57%。在HBV感染者中HCV感染的检出率为11.39%(22/193).不同HBV感染模式组别的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2.
HBV X蛋白(HBx)具有反式转录激活作用,能广泛激活病毒和细胞和启动子,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由于HBx不具有DNA结合功能,其众多的生物学活性均是通过蛋白-蛋白的相互结合而发挥作用。本文就这方面的有关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州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情况,对1993年4月体检中检出的193例HBV标志物阳性血清归类分析,发现有14种1HBV感染模式,其中以HBsAg.HBeAb.HBcAb和HBs.HBeAg.HBcAb为多,阳性模式构成分别为43.01%和30.57%,在HBV感染者中HCV感染的检出率为11.39%(22/193)。不同HBV感染模式组别的抗-HCB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作为围手术期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监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套式PCR(nPCR)极量稀释方法,以HBV感染剂量(ID)糁比单位,HBeAg与稀释血量分类标准,评价HBeAg对HBeAg阳性血液传染性的影响。结果156例HBsAg阳性者中,31例(19.9%HBeAg阳性,115例(73.7%)HBVDNA阳性,HBV传染性为0-10^9ID/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10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在不同类型的HBV感染标志物(HBVM)的血清中结果有所不同:(1)在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86.11%(31/36);(2)在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55.88%(19/34);(3)在抗HBe和HBc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6.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的定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对经肝穿活检确诊的52例HBeAg阴性、33例HBeAg阳性CH-B血清进行HBV-DNA含量检测,并将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HBV-DNA含量、HBeAg阴性HBV-DNA高水平与低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HBV-DNA含量HBeAg阳性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HBeAg阴性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肝癌高发区壮族自然人群中采集血清标本1776人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HCV、HBsAg,PCR技术检测HCV-RNA、HBV-DNA,并对HCV-RNA阳性的69份标本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研究人群中HCV-RNA阳性率为3.88%;(2)流行的HCV基因以I型或与其它型别的混合感染为主;(3)I型感染者中LAT的异常率高于其它型别的感染者;(4)当地HCV伴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原发性肝癌(HCC)、肝硬化、慢性肝炎及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等患者血清HBsAg及抗HCV的检测结果。探讨HCC与HBV及HC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6例HCC病人中,96例血清HBsAg阳性(占90.6%);11例抗HCV阳性(占10.4%);HBsAg与抗HCV均阳性者7例(占6.6%),表明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关系密切;抗HCV阳性率(10.4%)低于日本及欧美报道的结果(65~90%),提示在我国HCV感染与HCC的关系远不如HBV感染与HCC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常用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验来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但是有时会遇到一些异常血清学标志,例如,血清中HB-sAg与抗-HBs共存;HBsAg阴性但HBVDNA阳性;HBeAg阴性但HBVDNA阳性或抗-HBe与HBVDNA同时阳性;单一HB...  相似文献   

10.
115名HBsAg阳性职工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梁云娟人体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不同阶段,可出现各种HBV.感染标记─—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HBc,不同个体血清标记会出现不同情况,但只要有其中一种存在,即可...  相似文献   

11.
乙肝血清HBVM与肝组织免疫组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3例各型乙肝肝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相近(平均83.87%),HBcAg阳性率及HBaAg与HBcAg同时阳性率的高低依次为CAH〉CPH〉AH,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阳性者,肝组织的HBsAg、HBcAg阳性及两种抗原同时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阴性者(P〈0.05);血清抗-HBc、抗-HBe和抗-HBs阳性时,肝组织HBsAg、HB  相似文献   

12.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S编码区的表达蛋白,在血清免疫学诊断中,用RPHA法检测HBsAg结果达到≥1∶16为医学决定性水平,提示为HBV感染指标。而e抗原代表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的一种隐性决定簇而存在于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和...  相似文献   

13.
旅客列车乘务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王利,康继红乙肝病毒(HBV)引起乙型肝炎是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引起多种脏器损害的一种传染病。HBV感染人体后,约1/4~1/5的病例HBsAg血清中可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身带毒,成为慢性带毒者。本病己成为严重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重叠感染者病毒相互干扰现象,对44例患者血清检测诊断为HBV和HCV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肝组织中HBVDNA和HCVRNA。28例患者肝组织HBVDNA和HCVRNA同时阳性,两者阳性信号分布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HBeAg阳性和阴性组中肝组织中的HBVDNA和HCVRNA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8例血清HBsAg阴性者,肝组织HBVDNA阳性5例,HCVRNA阳性3例。结果提示,HBV和HCV重叠感染肝组织损伤加重,可能诱导一种病毒呈现潜伏状态,但不是病毒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肿瘤(HCC)患者癌组织中HBx基因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 HCC中的重要性。方法根据HBx基因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对31例病理确诊并经手术切除后的HCC患者癌组织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同一 患者血清HBV DNA。结果PCR显示31例HCC患者癌组织中HBx基因和血清中HBV DNA 的阳性率分别为77.4%(24/31)和32.3%(10/31)。结论HBx基因片段广泛存在于HCC患者癌 组织中并且在癌细胞中可能存在整合。  相似文献   

16.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肝癌高发区广西隆安县丙型肝炎病毒(HCV)与原发性肝癌(PLC)的关系。结果显示,丙肝病毒感染标志抗-HCV阳性率在肝癌病例组显著于对照组,分别为11.5%(10/87)和1.3%(1/80)(P〈0.01)。抗-HCV阳性者的肝癌患者均检出HBsAg和抗-HBc阳性,占HBsAg阳性肝癌病例的13.7%(10/72)。抗-HCV阳性的HBsAg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HBsAg携带者HCV和HGV感染的动态观察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70208)李玉英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杜绍财为了解乙肝HBsAg携带者HCV和HGV的感染状况,我们采用RTPCR技术对204份HBsAg携带者的冻存血清同时进行HC...  相似文献   

18.
延边地区不同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通过对延足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水平调查,了解延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布及流行规律、特点以及便提出有利的防治措施。经抽样调查对谗不同人群用ELISA法做了HBsAg抗-HBc、抗-HBs三项阳性率调查,进行x检验统计处理分析。发现HBV感染率在年龄,性别、民族和职业分布各有显著差异。在40-49岁年龄组最高22.4%,男性(50.4%)高于女性(44.3%),朝鲜族(51.1%  相似文献   

19.
1088例HBsAg阳性产妇乳汁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ELISA及PCR法对1088例HBsAg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HBVDNA的检测,结果显示:乳汁HBVM检出率为5689%,血清与乳汁HBsAg及抗HBs检出率相同,HBVM的其它指标乳汁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血清;血清和乳汁HBVDNA检出一致性为9327%,阳性率分别为5740%及5026%,且以HBeAg阳性者检出率最高。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BeAg阳性、HBsAg阳性持续2年以上、滴度>1∶128和HBV家族感染史为乳汁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接种卡介苗(BCG)后,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接种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并进行卡疤登高,同时测定HBsAg、HBcAg。结果 在接种卡介匦的小学生,HBsAg、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核菌素试验阳必 中HBsAg、HBeAg检出率明显低于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人群。结论 在乙型肝炎流行区,使用卡介苗可作为降低乙肝发病率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