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传播对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方法:本文利用笔者多年从事医院健康教育管理和医院健康传播实践经验对医院健康传播存在的形式、制度保障和对改善医患关系的促进作用进行综述。结果:认为改革以来患者满意度下降的医生占62.64%,对医患关系不满意的医生占66.07%”,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问题在医患间凸显,使开展医院健康传播成为必然。结论:医患关系是诊疗活动中存在的最基本关系,医患关系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社会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和公信度。健康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医务人员作为医院健康传播者让患者充分了解其在诊疗过程中的健康知识,在传播中建立医患间良好的沟通和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从而达到促进医患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芬 《中国医学创新》2007,4(30):144-144
目的 探讨医院健康传播对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方法 笔者通过笔者在多年从事医院健康教育管理和医院健康传播实践中对医院健康传播存在的形式及制度保障以及在医患关系的促进进行综述.结果 认为改革以来患者满意度下降的医生占62.64%,对医患关系不满意的医生占66.07%[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问题在医患间凸显,使开展医院健康传播成为必然.结论 医患关系是诊疗活动中存在的最基本的关系,医患关系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社会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和公信度.健康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医务人员作为医院健康传播者让患者充分了解其在诊疗过程中的健康知识,在传播中建立医患间良好的沟通和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从而达到促进医患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丽英 《医学与社会》2005,18(5):58-58,62
在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医学丢失人文内容。许多医生忽视对病人精神呵护,没有心理上的宽慰和行为方式上的指导,不关心患者的体验、不了解忠痫背景,不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医患之间的缺乏沟通,缺乏信任,临床医学诊疗过程被看作单一的技术过程,医患关系也被理解为单一的技术关系。病人只是疾病的载体.医疗技术实施的对象。解放军302医院对住院2周以上的患者及家属162人,针对满意度进行凋查,分析显示对患者满意度造成影响的前4位因子是高超的医术(30.1%)、  相似文献   

4.
陈亚玲 《中外医疗》2012,31(10):107-107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医院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定,有好的医患关系是促进医院均衡,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医生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戒备和不信任,影响了医惠关系,使医惠关系处于异常紧张状态。因此,分析医患关系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促进、监督作用,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作态度对医生职业形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生工作态度的调查,了解工作态度对医生职业形象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当前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知情同意、医患沟通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对云南境内2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1000名住院患者及家属和20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72.02%的患者及家属和82.53%的医生认为“医生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并介绍相关诊疗方案”;88.77%的患者及家属,90.96%的医生认为沟通中患者能理解、听懂“医生对疾病的介绍”;在谈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的原因”时,40.96%的医生和58.65%的患者及家属都认为是“病人太多、工作太忙、太累”。结论患者对医生的工作态度有较高的满意度,但仍应增加医患沟通的机会和改进沟通技巧,用良好的工作态度赢得形象。  相似文献   

6.
医院细节文化贯穿于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患关系之中,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体现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从伦理学上看,医院细节文化反映了一种职业道德诉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与权利。在诊疗服务中,医生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实施对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将对课题调研中的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伦理阐释、分析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患者因素对临床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并判断其大小。方法从济宁市三级医院中随机选取310名医生,调查患者经济状况、自行处方等因素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结果患者自行处方(β=-0.03851)、隐瞒病史(β=-0.70214)、医患关系紧张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规范化呈负作用;而患者反馈评价(β=0.47564)、加入医疗保险(β=0.47078)和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β=-0.03851)有利于促进医生的诊疗行为向着规范化方面发展。结论应该针对患者因素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限制患者自行处方和隐瞒病史,融洽医患关系,建立规范的患者反馈系统并推动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患者因素的积极作用加强诊疗规程落实,从而促进诊疗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患者因素对临床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并判断其大小.方法 从济宁市三级医院中随机选取310名医生,调查患者经济状况、自行处方等因素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结果 患者自行处方(β=-0.03851)、隐瞒病史(β=-0.70214)、医患关系紧张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规范化呈负作用;而患者反馈评价(β=0.47564)、加入医疗保险(β=0.47078)和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β=-0.03851)有利于促进医生的诊疗行为向着规范化方面发展.结论 应该针对患者因素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限制患者自行处方和隐瞒病史,融洽医患关系,建立规范的患者反馈系统并推动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患者因素的积极作用加强诊疗规程落实,从而促进诊疗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换信息.交流思想、说明观点,表达需求、阐明意愿,增进理解,融合情感.达成共识的过程。医患沟通,就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具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指引诊疗患者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对于妇产科医生而言更是如此。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七成以上医院曾出现患者或家属辱骂.威胁.暴力殴打医务人员的情况,妇产科、骨科,眼科是医疗纠纷发生频率最高的3个临床专业。由此可见妇产科医生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罗会宇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54-155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生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诊疗患者的疾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1]。它作为贯穿整个医疗实践的主线,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直观感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治,也能为医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执业环境,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紧张,殴打、辱骂医生、破坏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医院更要高度重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以下仅从法学的视角简单谈一谈医院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院外关怀"系统正式启动,患者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注册登录该系统,即可享受医患沟通、分级诊疗和院外医疗等服务。"院外关怀"系统包括"医患沟通"、"分级诊疗"、"院外医疗"三部分内容。"医患沟通"是为医生和患者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具有健康记录、医疗咨询、患友会、满意度评价四方面的功能,更充分地利用门诊时间;"分级诊疗"能帮助患者快速实现附属第一医院与下级医院的转诊,不用患者自己来回奔波办理手续;"院外医疗"服务中,医生可对需复诊检查的患友会成员,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直接开出检查申请单,患者凭医生医嘱短信,到该院进行相关检查即可。  相似文献   

13.
正确确立医患关系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疾病诊疗过程是一个模糊系统,在医与患这对关系中医生占主导地位,一切诊疗措施最终由医生决定和实施.建立在利益驱动基础上的商品交换的医患关系,可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但永远不会降低医疗费用,只有医生和人民军队的战士一样,充当人民生命与健康的捍卫者角色,把病人看成是被捍卫者,构建和谐的医患伙伴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取了广州市综合型医院的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对医院在医疗、药品、服务等传播和沟通方面的公共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医护工作者对医院的肯定评价、对目前医患关系持良好评价的比例均高于患者;患者注重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但相当部分患者对医嘱持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和心理;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对医院的危机公关意识认识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广州市综合型医院危机公关的意识比较薄弱,危机管理相对滞后;应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医患沟通,强化医护人员危机公关意识,使医院危机管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闵香玲 《吉林医学》2011,32(25):5380-5381
目的:为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延伸新生儿从医院到社会的服务空间,全面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家长对新生儿保健知识的需求,全程了解家长对医院、随访工作等各方面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医院服务的层次,完善医院的服务环节,提高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方法:采用电话随访、入户随访、现场满意度调查的方式,调查新生儿家长在整个随访过程的意见、满意度和要求。有效电话35人次,现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214份,对医院不满意电话随访的占9.1%,入户随访的不满意度为0。反映各方面意见58条,统计学得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首要因素为服务态度,第二位为医生的责任心、医术。结果:服务态度是影响医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新生儿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期望。结论:随访工作质量提高,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新生儿的入户随访比电话随访更有意义,更让家长接受,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入户随访工作的不断改进,能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医务形象,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新世纪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健康保健需求和对医疗的满意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关系问题尤为突出.患者患病求医、去医院就诊,是作为求助者;医生看病和治病,是作为帮助者.这样就形成了在医院这种特殊的社会场合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即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红  冯欣 《中国病案》2013,(3):48-49
目的探索解决医患纠纷的对策。方法通过对330例患者投诉的原因分析,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类,了解患者投诉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结果医方在医患矛盾中承担主要责任,高达82.7%,其中医方责任中服务质量、诊疗常规、医患告知、医疗质量在投诉记录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3.59%、14.29%、9.52%、8.79%;患者在医患矛盾中承担次要责任,占引发投诉的8.8%。医方通过解释、道歉以及协调等方式解决患者投诉,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为85.2%。结论医患关系处于可控范围;医方应转变观念,改善服务,优化流程,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非政府组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积极推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患关系紧张已经不仅影响到人民身心健康、医院的发辰,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是介于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社会自冶组织。非政府组织主要关注的是医院、医生和患者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非政府组织对推动医患爰系和谐发展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是推动医患关系和谐的积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必要手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医患关系现状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进行的医生执业环境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良好的为7.1%,一般的43.5%,较差的37.3%,极差的11.1%。总体看来,医生群体普遍认为执业环境不理想。同样,对于医生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调查结果也耐人寻味:愿意子承父业的只有10.4%,不愿意的为63%。暨南大学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接受调查的8000余名医务人员中,有65%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躯体伤害。  相似文献   

20.
实施医学生医患关系及医疗风险教育必要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更好地开展医学生的的教育工作。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找寻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思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方法与医学生教育途径。结果忽视和侵犯患者的权益、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监管制度不健全、医院的服务存在问题、医院经营管理思想偏差、医患之间没有建立有效沟通、部分医生收受红包、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医疗事故鉴定体制不公正、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期望过高、缺少对医生医疗服务的保障机制,等等,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结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患者的就医需求从单纯的生理需求向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型需求的转变,医患关系正面临着剧烈的冲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适应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显得极为重要。在医学生中开展医患关系及医疗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