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63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者为对照组,64例采用PTCA治疗者为观察组,随访1a,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1 a疗效,并给予生活质量的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评价。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发心绞痛、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力衰竭、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1 a,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评分均呈现出明显下降态势,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TCA与静脉溶栓均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PTCA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好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2.
我院心内科2006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2例以颈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均取得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冠脉血管再通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来18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PA)和非梗死前心绞痛组(NAP)。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浓度、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及出院前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PA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NAP组,分别为为76.9%和51.0%(P〈0.05)。PA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浓度较NAP组显著降低,重度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在PA组明显低于NAP组,分别为2.6%和13.7%(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明显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和重度左室功能不全比例明显降低,表明梗死前心绞痛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符合入选标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r-PAⅠ组(40例)、r—PAⅡ组(40例)和t—PA组(40例),r—PAⅠ组给予瑞替普酶5U+5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r—PAⅡ组给予瑞替普酶10U+10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t—PA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2h内心电图ST回落≥50%率及ST段完全回落率。结果r—PAⅡ组ΣSTI回落≥50%的比率及完全回落的比率明显高于t—PA组、r—PAⅠ组(P〈0.05);r—PAⅡ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达峰时间与r—PAⅠ组、T—P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APTT值差异不明显(P〉0.05);r—PAⅡ组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较r—PAⅠ组、T-PA组显著改善(P〈0.05);r—PAⅡ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r—PAⅠ组和t—PA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r—PA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PA剂量以10U+10U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例,溶栓组采用rt—PA0.9mg/kg静脉溶栓,观察疗效。结果:20例大面积大梗塞患者症状改善达90%以上。结论:n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溶栓效果越明显。大面积脑梗塞发病6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00例急性心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梗,共62例。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梗,38例。结果:血管再通率UK组:2小时87.5%2~6小时75%6~12小时63.6%;rt—PA组:2小时83.3%2~6小时81.8%6—12小时60%。结论:1.静脉溶栓治疗AMI已被证实有效。2.愈早开始溶栓治疗,再通率愈高。3.rt—PA作为选择性溶栓药物不引起全身纤维蛋白溶解,因此出血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溶解血栓使闭塞的冠脉再通,恢复血供有助于抢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范围,降低病死率,是改善预后的紧急措施。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心肌梗死患者378例,其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187例,经细心观察护理136例再通。再通率72.72%。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4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不同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同时应用参附注射液60 mL-80 mL+5%葡萄糖液静脉或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缓慢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缩短,心室率明显提高。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再通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46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均以尿激酶常规溶栓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在溶栓治疗同时口服麝香保心丸.1个月后比较2组再通标准各项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再通指标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麝香保心丸组为51.43%明显低于对照组80.49%,有显著差异(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30.77%(P<0.05),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9.23%(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配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可提高疗效,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208例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对比分析了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二组病人在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室壁瘤、再梗死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住院和随期间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室壁瘤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两通可显著改善AMI病人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3h)患者随机分为2组:溶栓组40例用rt—PA0.9mg/kg,先于2min内静脉注射总量中的10%,再将余量于1h内静脉泵入;对照组35例不使用rt—PA。2组其他治疗均相同。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7d、30d、90d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治疗前、治疗后90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30d脑出血率、病死率。结果溶栓组溶栓后6h、24h、7d、30d、90dCSS为15.38,13.24,9.30,7.40,5.00分;90d总显效率为76%;90dBarthd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57%;脑出血率为10%;病死率为5%。对照组治疗后6h、24h、7d、30d、90dCSS为20.65,18.78,14.90,13.00,11,95分;90d总显效率为30%;90d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22%;无颅内出血;病死率为9%。溶栓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rt—PA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二丁酰环磷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急性心肌梗死且符合溶栓治疗指征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和二丁酰环磷腺苷溶栓前治疗组(96例1和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心肌坏死面积减少,出现心力衰竭时间作为急性心梗死(AMI)治疗效果指标。结果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1%,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痛、心悸症状发生率减少,心肌酶谱恢复较对照组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二丁酰环磷腺苷40mg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少心肌梗死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心悸等)及减轻心肌损伤,从而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静脉溶栓等抢救治疗,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片、呋塞米片、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芪苈强心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结果2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相关临床症状、静脉利尿剂使用次数、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衰竭,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律失常发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予rt-PA溶栓联合依诺肝素,对照组45例予rt-PA溶栓联合普通肝素。观察溶栓开始后60 min及120 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溶栓开始后60 min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开始后9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30 d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0 d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普通肝素比较,依诺肝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参麦、川芎嗪注射液合用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参麦、川芎嗪注射液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9例 )和对照组 (2 3例 ) ,对照组用尿激酶溶栓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溶栓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参麦、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等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尿激酶溶栓时同时联合静脉滴注参麦、川芎嗪注射液能减少溶栓治疗再灌注损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赵素荣 《河北中医》2012,(10):1528-153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近期和远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AMI溶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溶栓后2 h内出现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及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及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后3个月查心脏彩超查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记录心肌梗死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 2组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CK峰值浓度、CK-MB峰值浓度及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2组LVEDd、LVEF、心肌梗死再发率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提高AMI患者溶栓再通率,减少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对远期保护缺血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进合  赵喜运 《河北中医》2012,34(2):226-229
目的观察温通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64例予尿激酶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溶栓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通汤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PIA)的发生率、发病30 d内死亡率、非致死性再梗死率以及严重心功能损害(KillipⅢ或Ⅳ级)发生率总分别为7.4%、1.5%、1.5%、2.9%,明显低于对照组28.1%、7.8%、10.9%、14.1%(均P<0.05);治疗组溶栓后3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0.58±0.12,对照组溶栓后30 d的LVEF 0.40±0.1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通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焦作市中医院接受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后好转的 260 例 ACI 患者,患者于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随访 3 个月,记录患者好转后恶化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 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影响 ACI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发生的因素。结果:260 例 ACI 患者 rt–PA 静 脉溶栓好转后发生恶化的有 35 例,发生率为 13.46 %;发生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溶栓时间长 于未发生组,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高于未发 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溶栓时间长、入院时 NIHSS 评分高、WBC 水平高均是 ACI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 溶栓时间长、入院时 NIHSS 评分高、WBC 水平高是 ACI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心肌梗死病人86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对照组,46例)和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组,40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支架再狭窄、心力衰竭、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0%比5.0%、32.6%比12.5%、21.7%比15.0%、6.5%比2.5%,P〈0.05);而术后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从而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芳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42-14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除颤准备。先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再给予肝素100mg静脉滴注,每6小时检测凝血活酶时间,使用杜冷丁或者硝酸甘油解除患者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平均溶栓时间(1.2±0.8)h,平均治疗时间(7.1±3.2)d,血管再通率为95.7%。本组患者治愈44例(62.86%),好转24例(34.29%),恶化或死亡2例(2.86%),总有效率97.14%。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要及时诊断,尽快溶栓,降低患者死亡率,尿激酶静脉溶栓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