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电针疗法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光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82-4082
目的 探讨中医电针疗法与西医物理治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配合中频电疗治疗。采用视觉类比测试法(VAS)评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定表”进行评测,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膝痛程度积分、膝关节功能评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RP注射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PRP注射疗法,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2项评分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更低(均P<0.01)。结论:自体PRP注射联合电针治疗KOA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就诊次序随机等分为针灸推拿组(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采用临床疗效评定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针灸推拿组治疗膝骨关节炎后与药物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助于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恢复膝部肌肉功能,加快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高乌甲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高乌甲素)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膝关节HSS量表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其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及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高乌甲素)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减轻患膝肿胀、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曹宏波  王思敏  桂高飞 《中国康复》2020,35(12):645-649
目的:探究电针足少阳经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并配合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足少阳经穴进行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量表(ROM)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并对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Lysholm与RO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及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泻4例,皮肤过敏3例,总不良反应率7.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促使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减少患者病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辅助治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高乌甲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高乌甲素)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膝关节HSS量表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其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及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高乌甲素)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减轻患膝肿胀、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关节对应针刺结合坐-立试验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KOA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肘部与膝关节对应的双侧曲池、手三里、肘髎等6穴针刺结合坐-立试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患膝关节局部针刺;2组针刺治疗后均行膝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定及5次坐-立试验(five-times sit-to-stand test,FTSST)进行评测。结果:治疗20d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除肿胀外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1,0.05)。治疗后,2组行1次FTSST所需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0.05)。结论:关节对应针刺结合坐-立试验能显著缓解KOA患者疼痛及改善患膝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膝关节局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患者近1周内未服用任何消炎止痛药物及激素等对骨关节炎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能够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研究方案而不配合其他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理疗、关节功能保护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治疗3个月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测,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疗效优良的百分率为87.21%,而对照组疗效优良的百分率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均有缓解效果,但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镇痛效果更持久,疗效更佳,更能明显地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巴戟天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巴戟天汤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疼痛评分、活动评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巴戟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的疗效,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的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分别给予电针治疗、电针+温针灸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统计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指数均比对照组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联合温针灸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引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着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导引功法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的药物和中药熏蒸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导引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与杜宁手法对比。方法:选择2002-06/2004-10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62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使用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对照组使用杜宁手法(点揉痛点、推髌骨、髌股关节按压摩擦、屈伸膝关节及放松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治疗后15d)3个观测时点进行疗效评估:①膝关节功能评分(总分100分):100分即膝关节无静止痛和运动痛,膝关节主动屈膝蹲下立起≥135°,膝关节主动伸直,屈曲挛缩≤10°;0分即因疼痛不能步行,膝关节主动屈膝蹲下立起<35°,膝关节主动伸直,屈曲挛缩>10°。②疼痛程度评分采用5级评分法:0无痛;5剧痛。疗效判定标准:①优: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90%,评分≥90分;膝关节疼痛评分减少≥3分。②良: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80%,评分80~89分;膝关节疼痛评分减少2分。结果:16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两组间治疗后15d随访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疗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62.50%;68.29%,37.80%(χ2=4.396,9.878,P<0.05)]。结论: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治疗效果优于杜宁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活血消肿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5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按临床常规用药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及"活血消肿汤"。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进行VAS和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常规治疗加用中药外敷联合"活血消肿汤"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炎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3例予以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33例行全膝置换术(TKA)治疗。比较2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KSS评分、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较低、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较大、VAS评分、膝关节KSS评分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能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双醋瑞因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醋瑞因结合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2.5±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85.1±9.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9.6±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双醋瑞因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针灸、熏洗、按摩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运动疗法,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VAS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均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运用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变频电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老年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穴位变频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肌力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伸直位最大负荷量评价股四头肌肌力,采用静态平衡功能检测评价姿势稳定性。 结果治疗组除支撑外,其余各项Lysholm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跛行、交锁、膝软、疼痛、爬楼梯及Lysholm总分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交锁、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及Lysholm总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2组患者膝关节伸直位最大负荷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睁眼及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动摇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及单位面积轨迹长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穴位变频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KOA患者膝关节及患肢肌肉功能,增强姿势稳定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推拿手法,对照组则只行关节松动术,隔天1次,15次1疗程,治疗前后按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膝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P<0.005)。结论:应用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热敷配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用中药热敷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33例口服芬必得胶囊,外用扶他林乳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4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苏晓川  王义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46-254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仅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关节液IL-1 β、TNF-α含量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及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关节液IL-1 β、TNF-α含量及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LK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治疗KOA可有效降低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并减轻疼痛,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与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