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济南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该市2013年职业病危害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90.22%。化学毒物、粉尘、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2.8%、88.8%、78.8%。职业健康检查中职业禁忌症检出率为0.2%,与职业相关的异常结果检出率为4.5%。结论 济南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达标率较高,但仍存在超标作业点的情况,需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重点加强粉尘、噪声、锰、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了解某铸造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粉尘、高温)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某铸造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明,粉尘+高温作业和粉尘+噪声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粉尘作业人员;粉尘+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23.2%)和高血压检出率(19.8%)分别高于粉尘作业人员。提示,噪声、粉尘、高温及其联合作用对作业人员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均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汉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该市201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51%.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4%、96.40%、81.49%.职业健康检查中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02%、0.03%.结论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粉尘、噪声、苯系物、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荣欣  魏年芬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09-1810
目的了解昆明铁路局职业卫生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局职业卫生概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监测结果、职业性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情况进行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全局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测合格率为88.63%;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受检率为97.61%;检出与职业有关联的异常结果(包括职业禁忌证)23人,各种职业病病人41人,2006年至今未有新诊断的职业病病人,也未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结论昆明铁路局作业场所职业岗危害进行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应加强新技术、新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斌  冯建锋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5-1576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方法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在检查的4676人中,273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8.58%。该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苯系物等。其中接触噪声人数最多,占总检查人数的53.64%。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有21人属于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0.84%。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中,有9人属于观察对象,占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的0.65%。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有1人需要调离粉尘作业工种,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22%。结论该区职业健康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人和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会区小微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为企业及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完善职业健康监护策略和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会区75家小微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并对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木粉尘、噪声。体检复查落实率为27.8%,未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发现8例噪声作业禁忌证;噪声接触者存在听力损害占48.0%,木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为11.8%。结论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变压器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卫生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职工职业健康体检272人,结果异常213人,异常率为78.31%;其中,个体噪声合格率为33.33%,脂肪肝患病率为34.19%;接触噪声岗位听力下降率为14.69%,粉尘+噪声岗位体检异常率高于其他岗位;复查后发现职业禁忌证7人。结论该企业职业健康体检异常率较高,存在职业病危害。建议企业加强各项防护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和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2005年度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工人健康监护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噪声52.06%、粉尘86.22%、毒物96.85%,有毒有害及特殊工种工人受监护率75.01%,受检工人异常检出率为:高频听力损伤22.41%、高血压18.62%、心电图异常9.56%、肝胆脾B超异常23.90%(其中脂肪肝11.75%)、肝功能异常14.14%、血常规异常5.55%等。诊断职业病15人、职业禁忌证12人。结论噪声是该企业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必须加强治理和进行个人防护。在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淄博某燃煤电厂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和职业健康状况。方法对该燃煤电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超标率:高温为1.69%,粉尘为3.39%,噪声为28.8%。受检人员异常检出率:血常规为12.76%,尿常规为9.74%,高血压为24.83%,肝功能为11.52%,心电图为7.00%,胸片为5.42%,听力为3.81%等。复查后出现2名疑似尘肺病,1名噪声职业禁忌证,6名疑似噪声聋。结论该燃煤电厂粉尘和噪声危害较重,需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0.
洪霞  王红其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30(5):374-376,379
[目的]掌握无锡市企业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以无锡市8093家具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之中的1248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作业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无锡市企业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如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高毒物品。作业场所空气监测合格率和职业健康监护率均较低:粉尘、高毒物品、物理因素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2.95%、92.36%、79.94%;矽尘、锰、铅、高温、噪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1.70%、76.47%、89.65%、58.52%、78.31%;231人被诊断为职业病,187人被诊断为尘肺,24人被诊断为职业性眼病。[结论]粉尘、噪声、苯系物、铅等是该市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企业应继续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5年北京市海淀区工业企业生产环境监测情况及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对2006—2010年该区职业有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530户企业5 913个作业点进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有害因素检测超标率为5.8%;其中化学物质、粉尘及噪声的超标率分别为0.7%、11.5%、11.3%,化学性有害因素不合格样品主要为甲醛、臭氧、三氯甲烷、甲苯、二甲苯,粉尘中不合格样品以矽尘、木粉尘及其他粉尘为主;共对1 090户企业中的50 935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中接触化学因素、粉尘、噪声的健康指标异常检出率分别为0.4%、0.2%、15.9%,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异常人群以苯系物接触为主。结论该区职业病危害的重点是噪声接触行业,其次是粉尘及苯系物。  相似文献   

12.
赵莉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4-1845,1847
目的为了解某制药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旨在检出疑似职业病、职业病禁忌证及其他主要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在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进行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制药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滑石尘、煤尘)、甲醛、氨、氢氧化钠、酸(盐酸、硫酸)、硫化氢、锰等。在检查的833人当中,22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7.49%。检出听力下降29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15.20%;其中噪声观察对象6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3.10%。高温作业禁忌证4人,占高温作业人员的2.23%。粉尘作业禁忌证2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1.81%。甲醛作业禁忌证1人,占甲醛作业人员的1.00%。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检出其他主要疾病是:脂肪肝114人,占体检人数的13.68%;高血压66人,占体检人数的7.95%;胆囊炎及胆结石31人,占体检人数的3.72%;心血管疾病18人,占体检人数的2.16%。结论该企业应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的健康状况,以及检出有职业病禁忌证及其他主要疾病的职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2007—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今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对辖区内所有企业2007—2011年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至2011年底布吉辖区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企业135家(占辖区现有企业12.90%),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2007—2011年有机溶剂检测1 370个点,合格率为96.50%;粉尘检测264个点,合格率为95.83%;噪声检测532个点,合格率为62.22%。不同行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职业病5例(包括2例职业中毒),疑似职业病1例。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企业的防护设施设置率和个体防护率处于缓慢增长趋势,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岗前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结论该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按规定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济南铁路局劳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掌握有害接触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发放调查表,对济南铁路局管辖内27家铁路单位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27家铁路企业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固定点323个,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高温、电离辐射和有毒物质。调查的30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25项建有率超过50%。调查的接触职业病危害的6 984名职工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19%,高血脂罹患率为29.84%,高血糖患病率为6.27%,脂肪肝患病率为32.57%,肝囊肿患病率为6.29%,肝血管瘤患病率为1.78%,肾结石患病率为2.10%,肾囊肿患病率为4.45%,血红蛋白降低率为1.33%,白细胞减少率为0.37%,血小板减少率为0.43%。[结论]铁路单位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作业监测管理规定措施建有率较低;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的脂肪肝和高血脂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铸造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该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超标情况严重,粉尘超标率达70%。经改进部分防护措施后现场作业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该公司的作业现场中粉尘、噪声危害非常严重,须对生产工艺、防护措施进行进一步整改,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切实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面了解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铁路职工的健康影响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3月,选择济南铁路局所辖29个铁路单位的323个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检测,对作业人员6 984人,采用普查的调查方法,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和接害人员健康监护资料以及现在采取的有毒有害作业防治措施,研究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分析防治措施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铁路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毒物分别检测166、169和50个检测点,不合格率分别为12.65%、44.97%、12.0%,平均不合格率为26.75%。在接触物理因素、粉尘、化学毒物3组间胸片、女工乳腺增生、女工子宫及附件囊肿、男工前列腺增生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路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长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健康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莱芜市某扩建的年产25 000t/年海绵铁生产线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是粉尘、噪声、高温与热辐射、一氧化碳等。检测结果,各检测点空气中粉尘浓度均低于8mg/m3的PC-TWA卫生标准,一氧化碳浓度均小于相应职业接触限值30mg/m3;原料区域北部的8h等效声级为85.5dB(A),超过接触限值85dB(A),其他15个点均合格。对98名作业工人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文  王昌松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11-1712
目的掌握某企业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人群健康状况,为该人群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对该企业374名接触电焊烟尘、噪声的在岗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健康检查374人,其中74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占体检人数的19.79%;接触电焊烟尘作业人员检查112人,异常胸片7人,占6.25%;接触"噪声"作业人员检查314人,异常电测听113人,占35.99%。结论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荣建华  李玉美  朱桂芝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26-1827
目的了解劳动者就业前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同时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为企业科学、合理地安排劳动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5月某外企1505名准备从事噪声及苯系化合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者593人,检出率39.4%。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异常结果:纯音听阈测试异常者29人,13人为职业禁忌证;心电图异常者85人,11人为职业禁忌证;血压明显升高者5人,血常规异常者73人,均为职业禁忌证。共检出102人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6.8%。结论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保障劳动者与企业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