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人工流产术妇女术前焦虑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妊娠6周~10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第1次接受人工流产术者100例,按来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按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术前、术中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收集病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妊娠天数、妊娠次数等一般资料,并对生理指标(血压、脉搏、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免疫学指标(唾液SIgA),心理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量。干预前做均衡性检验,心理干预效果的测量方法均来自相关文献。心理干预包括术前宣教、呼吸放松训练、术中心理护理、音乐疗法。[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比较均衡;干预组中重度疼痛仅为18%,而对照组为4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干预组2例(4%),而对照组8例(16%),经y。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唾液SIgA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SAS评分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值为44.33分±8.70分,明显高于常模37.00分±13.00分;多元因紊回归分析表明.对SAS有影响的因素依次为N标准分、妊娠次数、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总分,其中妊娠次数与社会支持总分和SAS呈负相关,文化程度、N标准分与SAS呈正相关;干预后SAS标准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人工流产术妇女的焦虑程度,降低唾液中SIgA含量,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减轻疼痛,说明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妇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听音乐方式对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5~10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第1次行人工流产术门诊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封闭式音乐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式音乐辅助治疗.手术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并观察其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音乐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音乐治疗前(P<0.01),对照组音乐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音乐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中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妇女进行针对性的封闭式音乐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情绪,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未婚妇女人工流产术焦虑患者进行心语疏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125例未婚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焦虑的心语疏通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心理护理。采用SAS测评表法评估两组术前、术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人性化关怀能降低患者焦虑。医护人员应提高访视质量及关爱程度,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干预措施对减轻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肝癌住院病人进行评估,筛选出焦虑组(A组)132例,在非焦虑病人中选择与焦虑组病人相匹配的非焦虑病人132例作为对照组(B组),再随机将A组、B组分别分为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未干预4个亚组.比较两组内各亚组术前、术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的SAS分值.[结果]焦虑组与非焦虑组内各亚组的SAS评分与术前相比呈逐步下降,术后第30天降至最低.焦虑组内各亚组在术后第7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SAS评分低于药物干预组及未干预组,术后第14天、第30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SAS评分低于未干预组(P<0.01);非焦虑组术后第7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SAS评分稍低于药物干预组及未干预组,术后第14天、第30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SAS评分稍低于未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可有效减轻肝癌术前焦虑病人的焦虑水平,对非焦虑病人作用不明显.在术后早期,心理+药物干预及单纯心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干预焦虑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心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妇女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61例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75±0.61)分,对照组为(7.46±1.02)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重复人工流产妇女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女性成人常模(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 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 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18%(31/34),对照组为66.67%(18/27),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重复人工流产女性术后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7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氧化亚氮吸入性镇痛,观察组采用氧化亚氮吸入性镇痛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焦虑值、术中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认为氧化亚氮吸入性镇痛配合心理干预用于人工流产可解除受术者紧张、恐惧心理,对减轻疼痛、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名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供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同时记录两组供者的心率、血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干预组血压、心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焦虑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实施心理干预,是减轻其焦虑、抑郁心理和维持血压、心率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术前干预对甲状腺瘤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84例单侧甲状腺瘤病人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测量并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AS)、血压、脉搏的变化,比较病人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和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干预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有显著差异(t=12.553,P<0.05),而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和干预组术前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二者术中的收缩压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但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升高更加明显(P<0.01).同样,对照组和干预组术前脉搏无明显差异(P>0.05),二者术中脉搏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1).③对照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X2=10.94,P<0.01);而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7.43,P<0.01).[结论]专科护士术前干预可减轻甲状腺瘤手术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卧床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实际镇痛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促进术后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评定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SAS、SDS、SAQ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而SAQ评分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 (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 ,1L 1B)对血浆巯基物质的影响。方法 对球囊损伤动脉内膜犬行 1L1B ,观察 1L1B对血浆巯基物质的影响。结果  1L1B后血浆巯基物质含量可显著升高 (P <0 .0 1 )。结论  1L1B可提升血浆巯基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60例冻疮患者。结果治疗2周后,痊愈53例,痊愈率88.3%;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未见不良反应。MEBO治疗冻疮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氟替卡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 9例年龄 2~ 16岁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纳入本研究。氟替卡松剂量为 :轻度哮喘 12 5~ 2 5 0 μg/d ,中度哮喘 2 5 0~ 3 75 μg/d ,重度哮喘 3 75~ 5 0 0 μg/d。根据病情按需使用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时间共 12周 ,其间进行 3次随访 ,对患儿症状、体征及肺功能进行评价和计分 ,并记录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1) ,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 <0 .0 1或 0 .0 5 )。在合并过敏性鼻炎的 2 2例中 ,治疗后 17例鼻炎症状完全控制 ,4例症状减轻。总的疗效评定显示 ,2 2例达临床控制 ,13例显效 ,4例好转 ,无无效病例。在 12周的治疗中 ,未发现咽部感染、声音嘶哑及支气管痉挛等药物副作用。结论 氟替卡松具有疗效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等特点 ,适用于儿童哮喘的长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