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女,64岁,因“反复发热1月”,于2006年7月5日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8.5℃.偶达39℃.下午为著。自服“克感敏、阿莫西林、利巴韦林”等药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但每天均有发热,发热时伴前额阵发性胀痛,热退时即缓解。伴畏寒,无寒战、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抽搐,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拟“发热待查”收住感染科。  相似文献   

2.
孔元原  蒋乾芬 《贵州医药》1999,23(3):236-236
患儿男,4岁零6个月,汉族,贵州籍。因“反复发热、咳嗽2周,全身疼痛性红斑2天,”入院。入院2周前无明显原因发热,体温38.5℃,伴阵发性咳嗽,家长自行给予口服“螺旋霉素1片,一天3次”,效果不佳,次日体温升至兀.8℃,加服“小儿速效感冒片1片,一天三次”后,体温渐降,无抽搐、呕吐,无腹泻。入院前4天出现以右侧耳垂为中心范围的肿胀、疼痛。入院前2天出现全身皮肤红斑样改变伴疼痛。以腋窝为甚,触摸即脱皮,阴茎红肿,伴尿痛。以“败血症”收住我科。入院后查体:T:37.2℃,P:105次/分,R:30次/分。一般情况差,急性…  相似文献   

3.
[病例] 患儿女,7岁。因发热、皮疹14天,伴四肢麻木7天入院。入院前14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热,体温39℃,次日出现斑疹,躯干部较多,呈向心性分布,逐渐变成丘疹及疱疹。应用清开灵注射液等治疗,1周后皮疹开始结痂,但出现四肢末端针刺麻木感,影响行走。病后无头痛、腹痛,无恶心、呕吐及关节肿痛,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4℃,面部及躯干部散在丘疹、疱疹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3岁,因发热2周高热3天于1991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夜间突感寒战,1小时后发热,伴出汗,第2天热退,第3天夜间又寒战发热本单位医务室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发热不缓解,体温波动在38℃左右,伴周身肌肉疼痛,以腹部明显。上腹出现两块紫红色皮疹,疼痛,质较  相似文献   

5.
发热、昏迷     
徐忠祥  于娜  吴岳洲  徐平  詹剑 《贵州医药》2001,25(8):766-767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 ,18岁 ,大学生 ,因发热 2 0余天 ,肠粘连术后 7天 ,神志不清 3天于 2 0 0 0年 9月 2 7日急诊入院。 2 0余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 ,体温波动为38~ 39℃ ,伴腹胀、腹痛、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 7天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肠粘连 )而行手术治疗。术后消化道症状有所减轻 ,但发热不退。 3天前出现逐渐加深的意识障碍 ,伴尿失禁 ,当时查体颈强直。既往于 5月前曾因发热、消瘦诊治于我院 ,诊断为 :盆腔脓肿、急性阑尾炎” ,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入院时体格检查 :体温 38 9℃ ,呼吸 2 4次 /min。血压 16 / 11K…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1岁。主因发热半月,皮疹伴嗜睡5天,咳嗽、气喘3天,呕吐伴抽搐1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0天有麻疹接触史,入院前半月出现发热,每日体温波动在38℃左右,同时伴流泪、畏光、咳嗽,在家曾用洁霉素、安痛定、氟美松(药量不详)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体温时降时升,5天前患儿体温升高达40℃,并于颜面、耳后、发际出现皮疹,逐渐波及  相似文献   

7.
周江莉 《天津医药》2007,35(3):205-205
1 病例报告 患者27岁。因初孕35^+3周,间断发热伴咳嗽半个月,阴道出血1d,于2006年2月2日入院。患者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但从未发生过心力衰竭。孕期平稳,于入院前半个月出现间断咳嗽,有白痰,伴间断发热(多于夜间),体温最高达38.4℃,未行任何治疗。近2天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于入院前1天出现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 ,12岁 ,因咳嗽、咽痛16天 ,腰背疼痛15天 ,加重伴发热5天于2001年11月29日入院。16天前 ,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咽痛。15天前 ,便出现腰背疼痛 ,自服“氟哌酸”治疗无缓解 ,5天前 ,腰背疼痛加重并出现畏寒、发热、体温40℃ ,头昏、乏力 ,到当地医院行脊柱X线片检查未发现异常 ,予以“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无缓解 ,2天前出现颈痛 ,予以“先锋Ⅴ”治疗 ,体温波动在37.5~38.7℃之间 ,颈腰背疼痛仍持续存在 ,以屈颈弯腰时明显 ,出现跛行 ,遂到西南医院行脊柱、髋关节摄片未见异常 ,神经内科检查未…  相似文献   

9.
李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94-1195
1病例摘要 患者,男,66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于2005年7月11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咳嗽、咳痰、咯血、消瘦、乏力,食欲及二便正常,曾在外院考虑“肺部感染”,予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8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周后体温又升至38.4—39.3℃,遂入院。既往无心脏病、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0.
卡马西平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6):411-411
患儿,男,10岁,因发热伴全身皮疹15d就诊。15d前患儿因患“癫痫”口服卡马西平0.2g,每日3次,治疗4d后出现发热,体温38C左右,在外院静脉滴注青霉素等治疗4d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疱疹等多形性皮疹,躯干部、面部较密集,遂停用“卡马西平、青霉索”等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8d,皮疹逐渐消退,体温降至正常。因抽搐再次服用卡马西平每次0.2g,口服2次后全身叉出现多形性皮疹,较前严重并伴颜面部充血、水肿,张口困难,治疗3d后转入我处。  相似文献   

11.
宋雪颖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80-218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2岁,主诉以“周身皮疹2周,发热10天”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颜面出现小片状红斑,无痛痒感。逐渐累及双手、双足。10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9℃,伴四肢关节疼痛、乏力。曾在院外就诊.给予抗生素、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用药时症状缓解,药效过后发热同前。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因左颌下肿痛23天、发热8天于2004—10—26入院。23天前无何诱因出现左颌下肿痛,逐渐加重,伴咽痛,口服“双黄连”等药物后无好转。10天后出现寒战、发热,体温高达39.8℃,口服“解热止痛片”及静滴“青霉素”后无好转,反复寒战、发热,无咳嗽、胸痛。入院前查抗核抗体阳性;查血常规,白细胞3.1&;#215;10^9/L,中性粒细胞0.51,淋巴细胞0.46;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8岁。于2003年11月2日晚间来我院就诊。主诉:咳嗽、咳痰1周,近日加重,伴喘,发热3天。患者于1周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黄色痰,自服感冒药及止咳药,无明显好转,近两日上述症状加重,伴喘息发热,体温在38℃以上,为不规则热,到社区医院静滴安塞隆每日4.0g,使用2天,自觉无好转,上述病情加重。当晚  相似文献   

14.
崔惠平  殷佳  邢玉桂 《齐鲁药事》2009,28(9):561-562
患者,男性,71岁,反复发热1月,胸闷、咳嗽,咳痰半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寒战、乏力,无咳嗽、咳痰,无胸闷。给予“青霉素”治疗3天后退热,2天后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至38℃,给予“头孢类抗菌药物、氧氟沙星”等治疗3天,无好转,并出现胸闷、咳嗽,偶有白色泡沫痰,痰不易咳出,胸闷活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9岁,于入院前5大(2001年6月24日)突起双侧耳垂下肿痛伴发热,最高体温39.5℃,起病当天即至当地诊所予“青霉素、病毒唑、地塞米松”治疗2天,病情无好转,且出现头痛、呕吐胃内容物1天,伴听力减退,故于起病第3天晚到当地卫生院住院,查颈强二横指,血常规正常,头痛呕吐缓解,但精神食欲差,嗜睡,且听力减退加重,为双侧全聋,考虑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神经性耳聋,于6月29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 患儿,女.5岁,因发热2天,呕吐1天,咳嗽伴气促4小时入院。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5-39℃,最高时达40℃。发病第2天出现呕吐,食入即吐,伴尿少。4小时前突然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呈进行性加重。查体呼吸困难、缺氧发绀,肺部湿罗音,考虑为肺炎,给予抗感染及NCPAP供氧呼吸支持,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因间断发热27天,持续高热伴咳嗽3天以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患者27天前出现发热,夜间高达39℃以上,曾先后按上呼吸道感染给病毒唑、青霉素、先锋霉素以及氟嗪酸治疗,体温降至正常。10天前因沐浴受凉。夜间再次出现高热伴咳嗽,收入我院治疗。体检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20岁,入院前3月曾出现腹泻、便血,未处理自愈,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左右,无伴随症状,以"感冒"对症治疗,症状好转。1周前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心悸、乏力,查心肌酶异常(具体不详),以"间断性发热1月,加重伴心悸、乏力1周"入院。查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4岁发热7d,进行性意识障碍3d。7d前,患儿因受凉鼻阻、咳嗽、伴发热,体温38℃左右,不伴头昏、头痛,亦无呕吐、腹泻,精神饮食尚可,服用小儿退热片1片半后,患儿体温下降,但d2,体温复升至40℃。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感”给“PG、清开灵”及退热药治疗,体温仍波动在(38~40)℃。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农民,住院号100320。因间断便血、发热49天于1993年11月29日入院。病人于49天前不明原因出现排黑稀便二天,每日1~2次。在当地县人民医院作乙状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内有血液”,B超发现“脾大”,食道吞钡摄片未见异常。47天前开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38.5℃~40℃,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抗炎治疗16天,体温不降,后自服“强的松”(10mg,每日三次共二天),三天后体温降为正常,但一周后再次复发。入院前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