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中菌斑控制对孕妇妊娠期龈炎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影响。方法:选择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建档的单胎,无系统性疾病,患妊娠期龈炎的孕妇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牙周菌斑控制+牙周洁治组)33例、对照组(单纯牙周洁治组)32例。收集患者初始时及治疗后龈沟液(GCF),用ELISA法测定其中CRP含量,记录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数(PLI、SBI、PD)。比较各组龈沟液CRP表达与牙周健康状况。结果:妊娠期龈炎患者初始龈沟液CRP水平均高于各组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CR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周菌斑控制+牙周洁治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CRP水平低于单纯牙周洁治组,与牙周健康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菌斑控制的牙周基础治疗能更有效降低孕妇妊娠期龈炎龈沟液CRP水平,改善牙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索纤维夹板松牙固定术对重度牙周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重度牙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以及纤维夹板松牙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基线检查时、治疗后3、6、12个月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AL),通过组间比较来进行可比性分析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SBI、PD、AL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L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尤其是下前牙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1/2的患者,建议给予纤维夹板松牙固定术,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合菌斑显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牙周支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60岁以"刷牙出血"为主诉的轻中度慢性牙周炎病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洁治和刮治。刮治后第1次复诊主诉刷牙出血消失[所有牙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1,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4]的97例男性病人和93例女性病人确定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96例,男49例,女47例)和对照组(94例,男48例,女46例)。实验组在菌斑显示后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直接行口腔卫生宣教;制定复诊时间,记录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复诊情况。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卡方检验分析每阶段两组复诊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复诊率分别为42.7%、34.4%和46.9%;对照组分别为27.7%、14.9%和31.9%。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复诊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菌斑显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可提高病人牙周支持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复方中药制剂——牙周抑菌剂局部用药治疗急性牙龈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口腔内科门诊就诊的急性牙龈炎、牙周炎患者24例(170颗患牙)随机将患者左右两侧患牙分为试验组(牙周抑菌剂组,85颗牙齿)和对照组(碘甘油组,85颗牙齿),分别局部给牙周抑菌剂或碘甘油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患牙牙周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进行测量,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的牙周相关指标及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前后试验组、对照组各项指标自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后两组PD(t=3.257,P<0.05)、G(Iχ2=7.673,P<0.05)、SB(Iχ2=9.899,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牙周抑菌剂较碘甘油对牙周急性炎症者的PD、GI、SBI改善更明显;用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P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6,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达7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8,P<0.01)。结论牙周抑菌剂较碘甘油对牙周急性炎症的消炎抑菌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Diode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对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位老年牙周炎患者共70颗牙,左右对称,随机确定一侧为实验组,对侧牙为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洁治后2周为基线,治疗2周、4周、8周后记录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和附着水平(CAL),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BI在2周、4周、8周后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PD改善方面,仅实验组在4周后较基线有明显降低(P<0.05).不管实验组还是对照组,CAL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均没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SBI、PD和CAL的改善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Diode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和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均对改善老年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袋深度有效,但Diode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相比没有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口洁素含漱液治疗固定正畸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8~ 33岁固定正畸成人牙龈炎患者3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使用口洁素含漱液和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和对照组15例(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持续用药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测定上颌A区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以及下颌2个中切牙的牙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GI、PLI和SBI值分别为0.66,2.92和3.70,对照组值分别为0.76,3.49和3.76,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洁素含漱液能有效降低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对牙周炎患者菌斑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内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或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病例记录,根据记录分为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组与口腔卫生宣教组,两组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菌斑百分率(PL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GR)、溢脓的情况。结果:经过牙周基础治疗患者的菌斑指数百分率、BOP(+)、3.4 mm≤PD<5.4 mm百分率、PD≥5.4 mm百分率、溢脓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组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数较口腔卫生宣教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改善明显,牙周基础治疗后口腔卫生宣教和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对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的改善尚不能认为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固定重度牙周炎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3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104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15例,58颗患牙)和对照组(15例,46颗患牙).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以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固定松动患牙;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以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松动患牙,经过3个月~1 a的临床观察,检查记录松动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程度(attachment loss,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4项牙周指标,以及固定夹板的完好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固定6个月后,PD、AL较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SBI、PLI在固定3、6、12个月后,与固定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固定6个月后,PD、AL较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SBI、PLI在固定6个月后高于固定前(P<0.05).固定后3个月,牙周各项指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AL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的SBI和PLI较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纤维牙周夹板用于重度牙周炎松动牙固定疗效确切,对维持牙周健康有利,不妨碍菌斑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预防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正畸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和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和对照组(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每组20例,正畸治疗开始后试验组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含漱。观察患者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牙龈炎的发生情况,分别测定各指数牙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牙龈状况良好,牙周各临床指标值GI、PLI、SBI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正畸治疗1、2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各临床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但对照组上升更明显,与试验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SBI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畸治疗3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各临床指标值继续上升,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能有效减缓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在老年人牙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轻、中度牙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牙周治疗过程中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在初诊及之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QT改良法(PLI-QT)和牙龈指数(GI)。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初诊时的PLI和G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I和G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至1年的PLI和G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1周和3个月的PLI和GI指数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至1年指数逐渐增长至治疗前水平。结论在口腔医疗服务中增加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的内容,把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老年牙周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有助于牙周治疗效果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程敏  杨丽丽  许为  陈琛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2):165-166,169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查比较胎膜早破孕妇与正常孕妇牙周健康状况,分析牙周健康状况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为胎膜早破的病因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早产胎膜早破(PPROM)孕妇18例、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足月正常孕妇(Non-PROM)28例作为对照组。检查牙周状况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胎膜早破组牙龈炎症明显,牙周状况差,PLI、SB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探诊深度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病可能是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孕期及孕前的口腔保健及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14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LI、GI、PD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PLI、GI、PD数据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健康教育依从性有显著差异。结论 PDCA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牙周病治疗疗效改善牙周病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菌斑控制预防牙周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牙周疾病患者 ,分为菌斑控制组 (2 3例 )及对照组 (17例 )。于全口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 (SRP)后 2周 (基线 )、基线后 12、2 4、4 8周检测菌斑指数 (PLI)、龈沟出血指数 (SBI)、探诊深度 (PD)及临床附着丧失 (CAL)。结果 菌斑控制组基线后 12、2 4、4 8周时PLI、SBI、PD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菌斑控制组基线后 4 8周时CAL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菌斑控制能够有效地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瑛  吕锦  陈锐 《口腔医学》2016,(8):737-739
目的探讨冠桥修复体患者使用冲牙器后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冠桥修复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为修复体戴入时刷牙加冲牙器使用组,对照组为修复体戴入后单纯刷牙组。分别在戴入时及戴入后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袋内硫化物,并将测量结果应用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修复体戴入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牙周指数和牙周袋内硫化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入后3个月,试验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袋内硫化物值分别为1.78±0.50,2.25±0.52,1.40±0.52,1.01±0.50,对照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袋内硫化物值分别为2.13±0.70,2.48±0.48,1.74±0.64和1.58±0.70,且试验组所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口腔冲牙器能够有效改善冠桥修复体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15.
超声洁治和局部用甲硝唑治疗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评价用碳纤维工作头的超声洁牙机和25%甲硝唑凝胶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27颗患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牙随机分为洁牙机治疗组和甲硝唑治疗组,在基线、1、2、6和12周时检查种植体的临床和生物学指标。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龋下微生物的酶活性检查等指标改善。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碳纤维头超声洁治和局部用25%甲硝唑凝胶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冲牙器作为机械性控制菌斑的辅助措施改善成人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效果。方法:50名22~28岁的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试验组使用雅玺V6电动冲牙器加正畸牙刷,对照组仅使用正畸牙刷。分别在固定矫治器戴入前,戴入3个月后检查Ramfjoid指数牙的牙周指数,包括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结果:矫治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牙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第3个月, 试验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牙器能够有效抑制牙面菌斑形成,可作为成人固定正畸中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口腔卫生教育对牙周参数和幽门螺杆菌(Hp)在牙菌斑中分布的影响。方法 自愿受检人群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统一指导漱口、刷牙并口腔洁治,抽样观察牙周参数和菌斑Hp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后,牙周参数和Hp阳性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其效果以洁治教育后最为显著(P<0.001),但正确的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最基本的方法。结论 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口腔疾病,对减小胃病的发病与复发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龈下刮治结合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评价不同龈下冲洗方式的临床应用特点和价值。方法:选择中、重度牙周炎患者15例(68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34颗:实验组使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0.2%甲硝唑液冲洗;对照组使用超声龈下刮治后传统冲洗器给予0.2%甲硝唑液冲洗。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的菌斑指数(PL)、牙龈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分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牙周各指数的变化以及两组间治疗前后牙周各指数差值。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d后PL、SBI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治疗后PL、SBI、PD、AL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比传统超声龈下刮治后冲洗器给药冲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洁治与派丽奥局部应用对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种植体周围洁治、派丽奥药物局部应用和二者联合治疗对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5个患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人,且每个病人至少有2个种植体,随机将这些病人分为洁治组、药物组、洁治 药物组,在基线期、治疗后4周、12周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相关变化。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均可使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等指标明显改善,但洁治 药物治疗的疗效持久。结论:种植体周围洁治与留置派丽奥药物治疗方法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二者结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