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针、刺血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春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650-3651
腰肌劳损是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慢性疾患,又称腰背部肌肉损伤综合征、腰背部纤维组织炎。对腰肌劳损患采用电针、刺血拔罐及在此基础上口服布洛芬(商品名:芬必得)片加维生素B1治疗进行疗效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2.
腰肌劳损是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见病.尤其是在长期保持坐立姿势工作的人和体力劳动者中,腰肌劳损患者更为多见.实际上,腰肌劳损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常被用作没有器质性改变的慢性腰背部痛的总称.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4 4岁。因反复发作性腰背部疼痛 2年 ,加重伴右下肢无力 2个月就诊。患者于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腰背部疼痛 ,向右股部及跟部放射 ,劳累后加重。服用布洛芬 (芬必得 )后疼痛缓解 ,半个月后又出现上述症状 ,当地诊所以腰肌劳损予按摩、理疗 ,6天后症状缓解 ,后  相似文献   

4.
44岁。因反复发作性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右下肢无力2个月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腰背部疼痛,向右股部及跟部放射,劳累后加重。服用布洛芬(芬必得)后疼痛缓解,半个月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当地诊所以腰肌劳损予按摩、理疗,6天后症状缓解,后又反复发作。近2个月症状加重,夜间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男,61岁。右侧腰背部疼痛7个月、加重10天住院。7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腰背部疼痛,间歇发作,活动时加重。多次就诊,诊断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经理疗及其他对症治疗,无显效,症状逐渐加重。10天前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右侧大腿放射。无发热、盗汗。既往无腰背部外伤史。查体:体温36.4℃,血压16.2/10.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胸、腰脊柱强直,胸椎10~12棘突压痛,右骶棘肌紧张。腰背部皮肤无感觉障碍,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无异常。查血象及骨髓象正常。胸椎X线正侧位片无异…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女,32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酸胀痛,下午及夜间为甚.无感冒,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病史,无外伤及妇科疾病史.当地医院以腰肌劳损治疗无效,行胸腰段脊柱MRI检查发现胸11椎体信号改变,考虑为椎管肿瘤,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查体:体温36.4℃.胸11棘突处有压痛及叩击痛,腰椎检查无疼痛,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肛周及下肢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艾灸结合中药熏蒸干预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及腰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功能康复锻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中药熏蒸,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腰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背肌力高于对照组,腰肌耐力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中药熏蒸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腰痛评分,利于促进腰背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下背痛的预防 1相关背景 在临床一线护理领域工作多年的部分护理人员患有腰肌劳损、下背疼痛,这多与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搬运重物、强迫体位等有关,护理人员的职业性腰背损伤问题已受到了国内外护理领域的广泛重视. 2主要问题 1.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损伤所致下背痛发生率如何? 2.护理人员腰背疼痛的相关因素有那些? 3.如何通过管理有效预防护理人员的职业性腰背损伤?  相似文献   

9.
80%的人一生中都会遭遇腰痛,而腰痛人群中24%~87%的人一年内会出现腰痛复发.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外伤导致腰背部肌肉骨骼损伤引起的,如急性腰扭伤或慢性腰肌劳损、各种外力引起的各种骨折、小关节紊乱;也有腰椎退行性改变后引起的腰痛,如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腰痛等.  相似文献   

10.
复方洋金花合剂外用治疗急慢性腰背疼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背疼是疼痛门诊最为常见的病种,据我院疼痛门诊统计约占门诊量的75%。我们自1994年6月~1998年4月对626例急慢性腰背部疼痛的病人使用复方洋金花合剂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26例病人中男性324例,女性302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17岁,病程1天~10年。均经X线、B超等检查,排除腰部以外疾病的可能性。具体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70例,急性小关节挫位87例,腰肌劳损94例,棘间韧带损伤51例,腰背部纤维织炎62例,其它58例。所有病人的患处均无外伤及皮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1985年1月~1986年12月间,用按摩手法治疗50例由于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织炎、腰椎骨质增生所致的急慢性腰痛,获得满意疗效。方法及步骤:第一步按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在患者腰背部病变区确定压痛点,然后以两手拇指竖直作有节律性地按压痛点,按压约90秒钟;第二步旋转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屈膝,术者左手握患者右肩部,右  相似文献   

12.
对腰背部结核性脓肿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4岁。因左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就诊。1个月余前左腰背部受外力撞击后出现左腰背部疼痛,不剧烈,能忍受,当时未经诊治。以后局部逐渐出现一鸡蛋大小的肿物,不伴发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特勤人员腰背部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熏蒸、磁振热、推拿按摩治疗特勤人员腰背部肌筋膜炎60例,运用临床实践,讲解腰背部预防保健知识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60例特勤人员治愈4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通过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可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无不良反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波辉译 《康复》2014,(1):I0012-I0012
除了头疼脑热,腰背部的疼痛与其他健康问题相比更棘手,已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在办公室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长时间驾车,过度疲劳以及坐姿不当,都让腰背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可能引起病变。今天就教给大家三招锻炼腰背部的方法,帮你找回健康的腰背,让腰背更舒服。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李晓霞  陈洪艳  胡冰心 《护理研究》2012,26(33):3113-3114
[目的]减轻护士腰背部疼痛发生程度,延缓发生时间,提高护理操作过程中腰背部的舒适度。[方法]对入选64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1组的第1周采用非节力法工作7d,第2周后改用节力法工作7d;观察2组第1周采用节力法连续工作7d,第2周后采用非节力法工作7d,每天上午工作3.5h后对临床护士进行腰背部疼痛评分,记录评价腰背部开始疼痛时间和腰背部疼痛程度。[结果]①观察1组第1周非节力法工作连续7d工作,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第2周变化为节力法工作7d,腰背部疼痛逐渐减轻。②观察2组第1周采用节力法工作7d,腰背部疼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第2周采用非节力法连续工作7d,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③两组两周腰背部疼痛发生时间比较,节力法发生疼痛时间较非节力法明显延长(P<0.01)。[结论]采用节力法,能够明显延缓并减少腰背部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康复锻炼在腰肌劳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伴随症状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腰肌耐力时间、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康复锻炼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伴随症状积分,促进其腰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叶磊 《康复》2014,(1):56-56
两个月前,程先生感到腰背区莫名疼痛,尤其是起床、坐卧、侧身时疼痛加重,他以为是腰肌劳损,没有在意。但是一个月过后,程先生起床也感到“吃力”,在家人陪伴下去医院确诊后发现,腰背痛原来竟是脊柱多处压缩性骨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于卫  王春晓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01-1101
慢性腰肌劳损所致腰背、下肢疼痛是疼痛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包括适当的休息、应用止痛药,明确压痛点可作局部阻滞、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长期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在局部应用小针刀反复松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向硬膜外腔注药时 ,病人腰背部冰凉感及与硬膜外穿刺置管成败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施行硬膜外麻醉的成年手术病人 10 80例 ,分别在注入生理盐水、试验剂量、首次剂量三个阶段 ,观察记录病人是否有腰背部冰凉感及出现的具体部位。结果 :穿刺置管成功的 10 72例中 ,有 10 32例分别在不同阶段首次出现腰背部冰凉感 ,呈流动性或吹风样 ,占 96 .3% ,且多在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试验剂量时首次出现 ,而穿刺置管失败的 8例则无 1例出现腰背部冰凉感。结论 :腰背部冰凉感出现早、简便易行 ,可以作为判断硬膜外穿刺置管成败的一项验证性辅助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所致腰背部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本院2007~2009年60例60~86岁女性骨质疏松所致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由骨质疏松所致的腰背部疼痛,须将疼痛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密集型银质针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疗法不仅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导致的腰背部疼痛,而且远期疗效十分显著。结论密集型银质针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