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96例农民工急进型矽肺患病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91名曾于石英砂厂作业的民工进行体检,结果96例诊断为矽肺,患病率为32.99%,且初次诊断即为Ⅱ、Ⅲ期矽肺的占被诊断者的58.3%。随着矽肺期别的增高,胸部X线圆形小阴影直径增大,分布多累及5~6个肺区;患者并发症增多,Ⅲ期矽肺并发症发生率达1/3。说明急进型矽肺已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应对该批农民工进行随访观察,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矽肺患者生存寿命延长。近年来 ,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矽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加。现收集我院 1980~ 1999年收治的矽肺合并糖尿病 3 6例 ,就其继发肺部感染问题作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矽肺按 1986年公布的矽肺X线诊断及分期标准 ,经矽肺诊断小组鉴定确诊。 3 6例均为男性 ,系水电十二局风钻工或撬控工 ,粉尘作业时无特殊个人防护 ,接尘工龄最短 14个月 ,最长 12年 ,平均洞内作业 3 8年 ,洞外作业 4 5年 ,均为干式作业。年龄 3 5~ 72岁 ,平均年龄 5 6 8岁。 3 6例中Ⅰ期矽肺 16例 ,…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5岁,1958~1960年任矿井下凿岩工,干式作业。1967年诊断为Ⅱ期矽肺。1989年1月胸片诊断矽肺Ⅱ期合并左上肺结核。1994年11月市尘肺诊断小组诊断:矽肺Ⅲ期,左上肺系矽肺融合块单纯性空洞。患者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半月于  相似文献   

4.
冶金机械铸钢工人矽肺调查分析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职工医院(421002)厉彦僖我们对某厂铸钢工人1989年底以前的历年矽肺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市尘肺诊断小组诊断为矽肺病人136例,均为1960年以前进厂的工人。一经诊断为矽肺即调离粉尘作业,隔1~3年...  相似文献   

5.
将矽尘作业工人X线与其死后肺脏病理改变进行对比观察,有助于阐明X线胸片所见的病理基础,从而达到早期正确地做出矽肺临床诊断。为此,我们将生前从事矽尘作业但没有诊断为矽肺的四例尸检肺脏与X线胸片做了对比观察。主要探讨X线胸片所见的肺脏病理改变,及其在矽肺X线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作业场所石工矽肺临床和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不同作业场所引起的石工矽肺的临床及X线征象,掌握不同作业场所石工矽肺发病特点,为矽肺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汕头市职业病防治所职业性尘肺诊断小组诊断的80例石工矽肺病例为研究对象,按作业场所的不同分类探讨他们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结果宝石工矽肺的发病年龄最低,接尘工龄最短,病变进展快,肺功能下降快,致病残程度严重,预后差;小作坊打石工矽肺的发病年龄最高,接尘工龄最长,病变进展缓慢;采石场和石板厂石工矽肺的发病情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结论不同作业场所石工矽肺X射线胸片阴影及临床表现各具特点,他们的发病年龄、接尘工龄以及晋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作业场所石工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粉尘危害程度不同。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作业场所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切实有效预防矽肺病发生和加重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矿矽肺病人心电图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振宝 《职业与健康》2004,20(11):38-39
为了解矽肺病人身体状况,笔者于2003年对某矿矽肺病人进行复查,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组为某矿45~67岁的退休矽肺病人109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14岁,从事粉尘作业时间为8~23a。为区分心脏异常是由年龄增大因素所致的异常改变,我们选择无粉尘接触及毒物作业人员的退休工人62人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在48~66岁,平均年龄52岁。矽肺诊断经市矽肺诊断组按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进行诊断。12 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100型心电图仪,由专业人员进行常规12个导联,进行描记。并且根据黄宛主编《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规定标准作出…  相似文献   

8.
晚发矽肺病例常有发生,时有报道.本文介绍4例晚发矽肺病例,均属原铁道兵部队转业复员的官兵.转业后一直从事农业工作或国企机关工作,从未再接触粉尘作业.脱离粉尘20~30余年之后,因病情恶化,日见严重,多方求医治疗,无效,最后才到专业机构进行健康监护,被集体诊断为矽肺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机场民兵接尘作业后35年矽肺发病状况,为国防工程洞内接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摄高千伏X射线尘肺胸片,由5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人员会同临床放射医学专家集体诊断。结果946名应检者中检出矽肺282例,检出率29.8%,矽肺并发症53例,发生率18.8%。结论对国防工程洞内接尘作业人员应长期随访观察,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江阴市1975年以来初诊的矽肺病例,探讨在新的情况下对矽肺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 将江阴市1975-2000年间经无锡市尘肺病诊断小组确诊的乡镇采矿企业矽肺病人444人作了初步统计分析。结果 1990年后初诊的Ⅱ期矽肺病人较多,在作业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粉碎工种的矽肺病人较凿岩工种的多,且粉碎工种的Ⅱ期矽肺病人也较多。结论 及时健康检查,特别是对粉碎工种工人矽肺病人早期发现非常必要,采矿作业各工种中干式粉碎危害最大,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某灯饰玻璃厂矽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灯饰玻璃厂矽肺病发病情况。方法对某灯饰玻璃厂216名接尘工人进行矽肺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喷砂等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严重,喷砂工序粉尘平均浓度为14.3mg/m3,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3.3倍,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86.15%,14名喷砂工被诊断为矽肺7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6例。结论矽肺是危害灯饰玻离生产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减少矽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砂土路粉尘与养路工矽肺发病关系,作者对1972—1986年对接尘作业工人一年以上者为受检对象,按GB—86尘肺X线诊断标准记录结果,分析砂土路作业场所劳动卫生学情况,观察砂土路粉尘与养路工矽肺关系及X线特征。 一、结果 1.劳动卫生学情况 1972年调查4个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13.
晚发性矽肺是指脱离粉尘作业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发生的矽肺。我们于1968年起坚持每隔2年对脱尘工人进行一次X线胸片检查,对于连续胸片齐全、质量符合诊断要求的,经地区矽肺诊断小组确诊。1968—1983年在脱尘工人中共检出晚发性矽肺59例,占同时期接尘工人的7.1%,占全矿矽肺病人的13.7%。发病年龄41~71岁,平均51.1岁,均为男性工人。  相似文献   

14.
矽肺发展过程中全身会有复杂的免疫反应。矽肺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已有报道,今临床收治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简要 患者男性,58岁,井下风钻工,井下工作5年多,其中干式作业2年,基本无个人防护措施。1964年诊断O~ 期矽肺;1967年诊断1期矽肺;1973年至今均诊断Ⅱ期矽肺。有多年烟、酒嗜好。1个月前患者因全身关节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1名铟冶炼操作工矽肺的临床表现及X射线、病理、肺功能检查等变化,探讨铟致矽肺患者的疾病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名铟冶炼操作工矽肺发生、发展8年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铟冶炼操作工接触铟尘3年5个月后被诊断为贰期矽肺,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从贰期矽肺晋期到叁期矽肺约为4年时间,并有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气紧等临床症状。支气管慢性炎症改变,肺组织可见少量尘灶、纤维组织轻度增生和胶原纤维形成,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弥散功能轻度降低。结论该铟冶炼工矽肺晋期年限短,应加强铟作业工人的长期随访,以便进一步观察铟肺病的自然史,有效预防铟所致矽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由于矽肺的发病原理尚未明了,因此,目前还未有能消散矽肺病变的特效药物。矽肺诊断确诊后,应将患者调离粉尘作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适当安排新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治疗。矽肺的治疗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充分调动病员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贯彻  相似文献   

17.
矽肺是由矽尘引起肺组织慢性纤维性变的一种职业病。病人由于肺组织的病变,失去了正常的抗病能力,很容易患肺结核。为了进一步了解阳春县矽肺病人患肺结核的情况,进行了矽肺结核患病情况的调查。一、调查方法1.以矽尘作业工人矽肺体检的X线胸片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为准,作为患肺结核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开展矽肺发病与接尘量的相关研究 ,是科学评价防尘效果和提出今后防尘建议的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将现场材料作为信息 ,反馈给国家在修订标准时作参考。为此 ,我们采用田凤调[1] 提出的研究粉尘容许浓度标准的直线回归法和尘肺患者呼吸粉尘值下限法对中铁五局集团 3 0年来的粉尘资料及矽肺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 ,为国家修订现行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1 1 1 对象 中铁五局集团作业工人 411人 ,其中 13人经摄X线胸片由本局矽肺诊断组诊断为Ⅰ期矽肺。1 1 2 接尘资料 包括铁路线名称、作业工人出生日期…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工作中以"矽肺待诊"收治1名风钻工人,曾多次被当地医疗机构误诊为肺结核,于2005年7月经青海省职业病尘肺诊断组诊断为矽肺三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襄渝铁路西段铁路民兵发生晚发性矽肺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指导防治,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2011年于广元市疾控中心进行职业病健康监护和诊断的原5 074名铁路民兵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矽肺组(1 726人)和非矽肺组(3 348人),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矽肺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5 074名铁路民兵中,矽肺发生率为34.02%(1 726/5 074),1 726名矽肺患者中合并肺结核的有27人(1.5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人群性别(χ~2=19.99,P0.01)、岗位(χ~2=153.48,P0.01)、工作年限差异(t=-7.0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不同岗位、工作年限为独立危险因素,如性别危险度3.69、工作年限危险度1.14,坑道作业危险度1.73,碎石危险度1.39。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岗位对同一工龄性别不同的民工患矽肺的影响也不同,如系数最高的坑道作业男性系数为-0.58,女性系数为-1.89,系数最低的搬运作业男性系数为-1.55,女性系数为-2.86。体检结果显示1 726名矽肺患者中合并肺结核的有27人(1.56%)。结论铁路民兵在民兵职业中,由于从事坑道作业、碎石作业、隧道作用、爆破作业、风钻作用、搬运作业等职业,在退伍后虽未在从事上述职业,但在相当长(≥35年)时间后,矽肺发生率仍然较高,属于晚发性矽肺,部分患者合并肺结核。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应加强对铁路退伍民兵的职业健康管理和保障工作制度,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筛查,对于已诊断患有矽肺病的民兵,采取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铁道退伍兵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