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的分布状况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各种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年内共检出15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呼吸科、ICU、神经中心患者的痰液标本,目前推荐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治疗的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48.8%、50.0%、66.7%、66.7%、54.5%、32.7%、53.2%.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各占40.4%和3.2%.结论 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处于高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临床感染患者两年送检标本分离的135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ICU病房和呼吸科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最高,占84.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头胞他啶、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在70%左右;对复方磺胺的敏感率最低,在10%左右.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1543株铜绿假单胞菌,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用SPSS 19.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多发于秋季,中老年患者(≥45岁)为易感人群。在所有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10. 47%;标本来源以痰液标本为主(占62. 15%);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占35. 5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3. 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32. 08%),其次为氨曲南(18. 4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7. 7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率高,耐药现状严重,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并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标本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从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182株,痰及咽拭子标本占120株(65.9%);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76株,占41.8%)、呼吸科(26株,14.3%).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5.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近期监测结果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占同期分离细菌的百分比,以及其在各类标本、病区中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3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 261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14.9%;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共 944 株占74.9%;综合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居各病区首位,共432株占34.3%;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较高(>2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1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痰标本和综合ICU病区,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之一,且易产生多重耐药性,了解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更好的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稀释法对在2010年1-12月从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2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180株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痰液、引流液、伤口分泌物等5种临床标本,主要为痰标本(占64.4%),标本来自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手外科、呼吸科等8个病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极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其多重耐药性非常严重,治疗时应以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资料为依据,防止耐药性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治疗铜绿饭单胞菌感染,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分析方法通过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鉴定,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索敏感性的检测。结果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株星阿米卡、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等抗生紊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口,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茵比例也日渐增高。结论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加强铜绿饭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茵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法,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构成居第2位,对多种抗菌药物严重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临床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尽量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菌谱的变迁,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菌株鉴定严格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4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丁ICU、呼吸科和神经科,并主要由痰标本检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降低.环内沙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ICU、呼吸科、神经科最常见,痰标本分离率最高,四年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某医院中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为医院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5年医院各科室送检的标本检测出有铜绿假单胞菌的,进行培养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结合2013年和2014年的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中在以呼吸科和ICU的分布最广.而三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呈不同程度地上升,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曲松这两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多来自呼吸科和ICU这两个科室,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该菌外膜通透性极低、或存在主动外排泵排出抗菌药物、或产生多种水解抗生素的酶.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我院2005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性分析并探讨其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对31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药敏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并与相关药敏表型比较。结果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8.4%~100%;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PER、VIM、CARB、IMP、TEM、OXA-10的检出率分别为6.4%、3.2%、3.2%、3.2%、3.2%、3.2%,未检出GES、SHV、VER基因,3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检出率为100%。结论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35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对其分布特点、临床检出率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2株Pae的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149株),占42.33%;其次为创面分泌物(107株),占30.40%.科室分布以烧伤科为主(107株),占30.40%;其次为ICU(47株),占13.35%.对多粘菌E的耐药率最低,仅为0.62%,其次是丁胺卡那(32.56%)、环丙沙星(37.04%)和美罗培南(38.00%),其余抗菌素耐药率均>40%.结论 我院Pae主要分布在烧伤病房、ICU等科室,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素,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亚明 《北方药学》2011,8(5):96-98
目的:了解我院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我院各科室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4742例标本共分离菌株125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8%,革兰阴性杆菌占60.2%;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1年全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测出15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1.85%;标本主要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3.97%,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占9.62%,尿液占3.21%;科室分布:呼吸内科69株,占44.23%;神经外科37株,占23.71%;心神内科21株,占13.46%;肿瘤科9株,占5.76%;其他20株,占12.82%。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其次是庆大霉素、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57.69%、47.44%、42.31%和41.0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达到31.41%、28.85%;其中3株对多黏菌素E敏感率下降,敏感率为98.0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及耐药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耐药性监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近4年临床细菌培养分离的316株铜绿假单胞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31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84.2%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7.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检出的1 27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分布在内科系统(502株)I、CU(409株)和肿瘤科(199株),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1 070株,占83.99%)1,27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对多种药物呈现高的耐药性,应加强临床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OD600=0.05)中分别加入乳铁蛋白多肽(LFcin、LFampin)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溶液干预;结晶紫法定量检测生物被膜;以结晶紫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生物被膜形态。结果乳铁蛋白多肽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均能抑制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P〈0.05),生物被膜量与多肽浓度呈负相关(P〈0.05);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的作用强于乳铁蛋白多肽及其混合物(P〈0.05)。结论乳铁蛋白多肽和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尤其是LFchimera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望用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265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65例,主要分布在老年病科(68株,25.7%)、呼吸内科(56株,21.1%)、和腹部外科(40株,15.1%)。标本来源主要是痰(195株,73.6%),脓(40株,15.1%)和血(11株,4%)。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高,多重耐药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绝对耐药(100%),较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81.4%)、阿米卡星(78.2%)和哌拉西林(67.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创面感染,多重耐药性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陶春梅  龚雅利 《安徽医药》2019,23(5):1032-1035
目的 分析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型别、耐药特点以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7月共6年分离的2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的痰液标本,进行ERIC-PCR(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型及药敏试验分析,并检测12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分型结果表明主要存在A、G、H三种优势型别的流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低于全国耐药监测数据,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平均不敏感率分别为10.4%和7.1%。在3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中,碳青霉烯酶IMP和VIM的携带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 肺部感染以及A、G、H三种优势型别细菌是铜绿假单胞感染防控的重点对象,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中主要携带IMP和VIM两种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但阳性率较低。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逐年升高,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33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  顾怡明  张杰  唐明忠 《中国药房》2008,19(20):1555-1557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北京天坛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33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达到39.8%;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神经内科、呼吸科和神经外科,3个科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以呼吸科最严重,已达到48.3%,其次为神经内科(40.2%),神经外科的耐药率最低(17.0%)。结论: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不同科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不同,提示医院宜对重点科室的重点菌种进行耐药监测,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