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按尿蛋白定量分为两组,另选非高血压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CysC、RBP及尿MALB。结果高血压A组患者血清CysC、RBP及尿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B组患者血清CysC、RBP及尿mALB均明显高于高血压A组和对照组;并且血清R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血清CysC、尿mALB。结论血清CysC、RBP及尿mALB均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三项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尿素氮、肌酐数值增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B和β2MG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高血压病患肾脏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和尿肌酐。结果:尿蛋白定性阴性的高血压病患尿TRF/Cr、mALB/Cr、β2-MG/Cr及MAG/Cr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单项及双项检测TRF、mALB、β2-MG或NAG位于三项和四项指标同时检测的阳性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病中阳性率可达85.1%。结论:联合检测尿TRF、mALB、β2-MG及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患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62例本院体检健康职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mALB、β2-MG、NAG、RB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尿mALB、β2-MG、NAG、RBP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β2-MG、NAG、RBP对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替米沙坦联合血塞通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卿 《淮海医药》2010,28(4):352-35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各种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每组均加服替米沙坦,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降低血、尿β2-MG、尿α1-MG和尿mALB(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对阻碍高血压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7):212-214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3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BMI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23,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1,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有效诊断指标,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尿蛋白阴性的患者31例为观察1组,阳性29例为观察2组;同时选择体检中心同期同年龄段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测定尿肌酐(Cr)。结果分别以CysC、NAG/Cr、mALB/Cr表示。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CysC、NAG/Cr、mALB/Cr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CysC、NAG/Cr、mALB/Cr指标明显高于观察1组,2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NAG/Cr、mALB/Cr能较准确反应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的临床检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蛋白等早期肾损伤指标,探讨不同的糖代谢异常分组肾损害的存在,及有用的检测指标。方法:对43例对照组、48例GA值≥16%且HbA1c值<6.5%(A组)、145例HbA1c值≥6.5%(B组)受检者,检测GA、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γ-谷氨酰胺转移酶(UγGT)、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血α1-微球蛋白(α1-MG)、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的mALB、CysC、UNAG、URBP、β2-MG、Uα1-MG及B组的mALB、CysC、UNAG、URBP、Uβ2-MG、α1-MG、Uα1-MG分别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GA分别在A组、B组与mALB、URBP、Uβ2-MG、Uα1-MG等呈明显的相关性;当HbA1c≥6.5%时,与mALB、URBP、CysC、Uβ2-MG等多个项目相关性明显。结论:当GA已经高于正常、HbA1c尚低于6.5%时,多项早期肾脏损伤指标明显增高,提示此时期肾脏损伤存在的可能,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mALB、URBP、Uα1-MG显示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这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UCRP、Cys-c、β2-MG、mALB。结果观察组Cys-c、β2-MG、m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ys-c、β2-MG、mALB指标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理想价值,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糖尿病患者组66例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员60例血清,用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同时用酶法检测Urea、Cr的浓度,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ysC和β2-MG在糖尿病患者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Urea、Cr.结论 血清CysC和β2-MG是评价GFR的敏感特异性指标,对于临床上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应用在高血压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组)、50例高血压无肾病患者(高血压无肾病组)和40例肾功能及血压均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肾病组血清Cys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高血压无肾病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无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尿mALB可以作为高血压肾病筛查指标。Cys C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肾病检测率。Cys C和尿mALB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早期肾病检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糖尿病肾病(DN)患者50例,糖尿病未发肾病(DM)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员50例血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同时用酶法检测cr的浓度,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未发肾病(DM)组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未发肾病(DM)组在血肌酐阴性的条件下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4%和36%,明显高于肌酐阳性率。结论血清CysC和Br微球蛋白在肾损伤早期比肌酐升高更明显,是评价早期肾病的敏感特异性指标,对于临床上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和30例健康人血清CysC及尿mAlb、β2-MG和RBP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尿mAlb、β2-MG、RBP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且血清CysC与尿m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4,P〈0.01)。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尿mAlb、β2-MG和RBP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孕妇病情程度分成妊娠期高血压组(n=27,血压≥140/90 mmHg,尿蛋白阴性)、轻度子痫前期组(n=26,血压≥140/90 mmHg,尿蛋白≥0.3 g/24h)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29,血压≥160/100 mmHg,尿蛋白≥2.0 g/24h)。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成肾功能异常组(Ccr80 ml/min)42例和肾功能正常组(Ccr≥80 ml/min)40例。统计各项指标水平与患者病情、肾功能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Lp-PLA2、Hcy和CysC和尿mALB和NAG水平均比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高(P 0.05),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Lp-PLa2、Hcy和CysC和尿mALB和NAG水平比妊娠期高血压组高(P 0.05)。肾功能异常组血清Lp-PLA2、Hcy和CysC和尿mALB和NAG水平比肾功能正常组高(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PLA2、Hcy、mALB、NAG、CysC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AUC为0.928,灵敏度为92.86%(39/42),特异度为95.00%(38/40),准确度为93.90%(77/82)。结论 血清Lp-PLA2、Hcy、CysC、尿mALB、NAG水平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对评价高尿酸血症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82例年龄相当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健康组两组人群中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肌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优于血清肌酐的相关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比血清肌酐的检测更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是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血清CysC与其他早期肾损害指标,进而评价其在高血压病肾损害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选取34例在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和74例高血压病初诊患者。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酶法测定SCr;分别用单因数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不同高血压水平亚组各参数指标的差别;并对各参数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参数指标在高血压组均大于正常组;亚组与正常组比较,血压2级以上,血清CysC(各组数据对数转换后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92±0.07、高血压病组:2.98±0.14、高血压病1级:2.92±0.07、高血压病2级:2.99±0.10、高血压病3级:3.12±0.17)、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其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SCr只有3级高血压才明显高于正常组。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ysC与SCr最相关(r=0.8,P<0.001)。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对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的含量检测。结果糖尿病尿蛋白阴性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联检血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是预测糖尿病肾损害的简便可行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几项实验检测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几项指标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IA法测定α1-MG,β2-MG),mALB;酶免疫法测定TRF:终点法测定NAG。结果 各肾损伤病组几项检测指标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阳性率明显高于BUN和Cr,在尿蛋白阴性组中更明显。单项检测阳性率偏低,随检测定项目增多而升高,最高可达96.1%;尿蛋白阳性者较阴性者升高显著(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尿α1-MG,β2-MG及尿mALB,TRF,NAG可有助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探讨尿微量蛋白对冠心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临床危害极为严重,其伴有肾小动脉硬化性肾损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肾损害的关键.肾脏结构与功能损伤初期,尿微量蛋白(mALB)可出现轻微升高.因此,mALB检测被认为是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指标[1].本研究通过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mALB、转铁蛋白(TRF)、a1-微球蛋白(a1-m)及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旨在评价尿中4种微量蛋白对冠心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测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寻找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指标.方法 测定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血、尿β2-MG BUN和Cr含量并与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2组患者血、尿β2-M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Cr、BUN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MG对于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