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2006年、2015年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情况,为当前大学生艾滋病干预活动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分别在2006年和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脆弱性问卷调查。结果 2006年调查学生685人,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89±2.20)分;2015年调查学生632人,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80±1.82)分。与2006年相比,2015年被调查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的信念有所提高[(6.36±1.40)vs(6.02±1.49),t=4.280,P<0.001],但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下降明显[(10.74±4.24)vs(18.64±4.98),t=30.572,P<0.001]。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从2006年11.34%(76/670)下降至2015年4.61%(2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4,P<0.001)。大学生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及音像制品[40.56%(277/683)]转变为网络[36.04%(226/627)]。结论在今后的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加强介绍目前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加强安全套使用的态度、信念及自我效能的教育,同时注重学生性行为及性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信行情况,获得高危群体特征,为大学生群体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某医学院4个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最终获得803份有效问卷,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为83.2%(668人);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较差,正确知晓率仅为50.1%(402人);不同年级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6,P0.001)。18.2%的大学生对身边的同性恋者持支持态度,女性群体对同性恋及同性恋性行为的支持度高于男性群体。59.5%的大学生表示能够接受婚前性行为,20.2%的大学生告知已发生过插入性性行为。85.7%的大学生(688人)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女生群体对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支持率为86.8%,男生群体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3,P0.001)。结论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的掌握仍不全面,对高危性行为的接受度较高,但对安全套使用的支持率却不理想,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期、系统的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干预,以达到在大学生群体中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状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开展防艾教育与性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问卷星形式对抽取的成都市3所高校的16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Person 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被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5.15%(1 428/1 677);第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7.74%(168/248),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8.63%(195/24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阻碍因素是性取向为同性恋者[比值比(OR)=0.333,95%可信区间(CI):0.115~0.963]及双性恋者(OR=0.279,95%CI:0.102~0.764);第1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OR=8.214,95%CI:3.962~17.026)及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得分高者(OR=9.924,95%CI:2.212~44.518)是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结论受访成都市大学生有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存在艾滋病(AIDS)知识知行分离情况。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并且高度关注性取向为同性恋及双性恋者的防艾教育,从而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高校大学生在微信平台干预前后安全套使用情况,评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安全套推广的效果。方法利用已建立好的微信平台定期发布与艾滋病、安全套有关的文章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回收有效问卷1 251份,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1 041份。干预前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24.78%(310/1 251),其中同性性行为占13.55%(42/310),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81±1.67)岁;干预后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38.04%(396/1 041),其中同性性行为占14.65%(58/396),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9.66±2.70)岁。两组性行为发生率、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性性行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6.80%(142/250),干预后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1.74%(273/3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1)。调查对象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干预前为"身边没有"占49.07%(53/108),干预后为"不想使用"占57.38%(35/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5)。结论借助微信平台这一干预措施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套推广可显著提高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大连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的性行为现状,分析导致大连市艾滋病(AIDS)疫情持续增长的潜在因素,从而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大连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状态调查问卷,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对151名HIV阳性者进行访谈式调查。应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51名HIV抗体阳性者中,66.23%的HIV阳性者感染HIV后有性行为发生,且其在不同性别(χ2=8.06;P=0.005)、不同文化程度(χ2=6.07;P=0.014)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知晓感染HIV以后,56.82%(25/44)的夫妻间性行为频数减少,非婚性行为中的双性性行为构成由感染前的45.70%(69/151)下降至感染后的3.00%(3/100)。60.00%(15/25)的婚内性行为可做到百分百使用安全套,而非婚性行为仅30.00%做到百分百使用安全套,是否使用安全套在婚姻状况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1;P=0.001)。非婚性行为中91.11%(82/90)为男男同性性行为。结论 HIV阳性者在知晓感染后,多数能够自我约束自己的性行为,性行为发生频数减少或由双性趋于单性性行为,但性行为过程中百分百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较低。艾滋病防制相关管理者,在对HIV阳性者提供生活、治疗帮助和关怀的同时,也应对他们的性行为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在感染者中加强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知识、行为特征以及自我认同度情况,为针对性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10月,在武汉市15所高校采取滚雪球、同伴推动法招募MSM 120名,采用匿名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名大学生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0.8%(109人);MSM在进行同性性行为时,85.3%(93/109)会坚持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数量对进行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20名MSM中,95.0%(114人)能接受自己的性向,88.3%(106人)忌讳父母知晓自己的性向。结论武汉市大学生MSM的自我认同度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未达标,且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存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洛阳市本科高校男性大学生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以及在新入校时到临毕业时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疾病防控策略。方法 2015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2015年和2018年接受两次横断面调查。2015年调查采用纸质问卷匿名调查;2018年调查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系统,通过手机匿名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洛阳市高校男性大学生在毕业前相比新入校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83.5%提高到89.2%、性行为发生率从6.6%提高到27.0%、近半年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46.2%提升到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艾滋病传播风险较高。应通过综合措施加强警示性教育,提高性安全意识,提高男性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率,减少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艺术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艺术学院大学生,利用"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网络平台,设计、录入网络版"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信行(KAP)调查问卷",并通过QQ、微信在电脑和手机端完成调查问卷。结果共调查艺术高校大学生1 045人,8条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0.19%(838人)。41.91%(438人)大学生表示关注艾滋病感染问题,86.41%(903人)大学生对自己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信心,82.49%(862人)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方式为网络。23.25%(243人)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63.37%(154/243),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72.84%(177/243)。45.74%(478人)大学生介意朋友圈中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42%(506人)大学生介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学习;60.86%(636人)大学生介意好朋友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3.64%(874人)大学生介意室友是1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χ2趋势=690.5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程度,女生要高于男生[比值比(OR)=1.76,95%可信区间(CI):1.33~2.33]、自认为知识丰富的要低于不丰富的学生(OR=0.55,95%CI:0.40~0.77)、艾滋病知识知晓的要低于不知晓的学生(OR=0.41,95%CI:0.31~0.55)。结论南京某艺术高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应加强高校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对患者随访3年,根据患者3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跳骤停、脑卒中、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43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77例)。观察2组入院时血清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差异,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5.40±0.92)mmol/L vs (5.04±0.90)mmol/L,P=0.037)]、同型半胱氨酸[(12.04±4.74)mmol/L vs (10.09±3.25)mmol/L,P=0.009)]、空腹血糖[(10.49±3.09)mmol/L vs (9.37±2.76)mmol/L,P=0.000)]、肌酸激酶同工酶[(10.60±3.26)U/L vs (9.37±2.76)U/L,P=0.031)]、碱性磷酸酶[(127.26±34.81)U/L vs (83.25±28.76)U/L,P=0.000)]、Gensini评分[(75.74±24.24)分vs(55.39±19.80)分,P=0.000)]显著增高。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36~0.904,P=0.000),血清碱性磷酸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3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昌平区暗娼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5-2010年共调查547名暗娼,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暗娼的文化程度有逐年增高趋势(χ2=29.600,P=0.000),2006-2010年暗娼关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缓慢增高趋势,暗娼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与干预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r=0.829,P=0.042)。结论加强对暗娼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及危险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遏制艾滋病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张掖市暗娼(FSW)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趋势,以及与艾滋病(AIDS)相关行为的改变状况,为AIDS的综合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张掖市高、中、低档次场所FSW商业性性行为的相关信息,分析其历年AIDS相关行为及知识知晓率与HIV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10─2015年共调查张掖市FSW 2 413人,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81.55%、83.50%、96.25%、99.00%、98.76%和97.02%,平均92.66%;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为78.30%、78.33%、94.75%、88.06%、97.26%和79.60%;AIDS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81%、69.95%、93.75%、96.02%、94.03%和94.78%;不同年份FSW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χ~2=78.77)、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率(χ2=105.58)和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χ~2=24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张掖市FSW HIV感染尚处于低流行水平,应针对不同档次娱乐场所、婚姻状况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FSW开展行为干预,特别是对低档次场所的人群,同时应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大学新生性行为发生率及其首次性行为年龄变化趋势和与艾滋病病毒(HIV)相关高危性行为关联性等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开展HIV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沈阳市3所高等院校的大一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开展匿名式互联网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 208名学生参与并完成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8.51±0.95)岁,男女比例为1∶2,调查对象的性行为发生率为19.0%(其中男生40.5%,女生7.8%);调查对象的性伴侣为异性、同性及同性和异性均有的比例分别为92.2%、6.5%和1.3%;不同年龄组的首次性行为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岁组、19岁组、18岁组以及18岁组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分别为18岁、18岁、17岁和16岁,Log Rank χ~2=66.049, P 0.001);大学生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2.2%;近一年发生过性行为者中36.5%性伴数≥2人;相对于首次性行为年龄大于18岁者,首次性行为年龄小于18岁者的大学生首次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41.7%vs.25.4%)、近一年性伴数≥2人(42.7%vs.32.1%)及近一年性行为中从不使用安全套(12.2%vs. 3.7%)的比例均显著更高(P均0.05)。结论沈阳市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且HIV相关危险性行为较多,首次性行为年龄呈日益年轻化趋势,且首次性行为发生较早者的HIV相关高危行为更突出,应在中小学阶段尽早对学生群体,尤其男生启动性健康、性道德及艾滋病防控教育,以降低大学生群体无保护HIV相关高危行为及感染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DM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及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唐山妇幼保健院诊治的GDM患者111例(GDM组),同期健康孕妇111名为对照(NC)组,两组均行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检测,分析GDM与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 GDM组FPG[(6.7±0.6)vs(5.1±0.4)mmol/L]、2hPG[(8.9±1.0)vs(7.2±0.5)mmol/L]、HbA1c[(7.1±0.4)%vs(5.3±0.2)%]、大肠杆菌[(8.9±1.1)vs(7.0±0.9)lgCFU/g]、C-RP[(7.6±1.2)vs(2.4±0.3)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89.6±14.3)vs(115.8±12.7)ng/L]、白介素6(IL-6)[(152.7±11.6)vs(73.4±5.9)ng/L]高于NC组(P0.01)。GDM组双歧杆菌[(6.3±0.7)vs(10.4±0.8)lgCFU/g]、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B/E)[(0.7±0.2)vs(1.5±0.3)]、乳酸杆菌[(5.2±0.6)vs(6.7±0.8)lgCFU/g]、CD4+[(23.2±0.9)%vs(31.8±1.5)%]、CD8+[(22.9±0.7)%vs(25.3±1.0)%]、CD4+/CD8+[(1.0±0.1)vs(1.3±0.2)]低于NC组(P0.01)。GDM与大肠杆菌(r=0.501,P0.01)、C-RP(r=0.426,P0.01)、TNF-α(r=0.398,P0.01)、IL-6(r=0.471,P0.01)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r=-0.483,P0.01)、乳酸杆菌(r=-0.354,P0.01)、CD4+(r=-0.362,P0.01)、CD8+(r=-0.380,P0.01)呈负相关。结论 GDM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可能与炎症反应、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和暗娼(FSW)两类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状况.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MSM人群和暗娼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采样检测.结果 调查MSM人群656人,平均年龄(26.28±6.79)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1.38%,最近6个月有85.98%的人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28.37%,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2.17%,梅毒感染率为8.68%.调查FSW人群405人,平均年龄(23.98±4.56)岁,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1.22%,最近5次与嫖客发生性行为时全部使用安全套的占78.27%,经偏相关分析,仅场所与其有关(偏相关系数r'=-0.2180,P<0.01).路边店、出租屋的FSW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检测53人,HIV抗体均阴性.结论 济南市艾滋病有从MSM和FSW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潜在危险.建议加大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天津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落实效果,并分析促进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和2008年,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天津市低档场所FSW中,开展2次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收集FSW的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干预服务接受情况等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7年调查336人,2008年调查354人。FSW最后一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2007年为40.48%,2008年为57.63%(P0.001)。2008年调查的FSW中,接受咨询检测的比例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比2007年有显著提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促进低档场所FSW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艾滋病知识、接受过免费安全套干预以及接受过宣传材料(P0.05)。结论天津市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FSW使用安全套。提示今后进一步推广安全套及发放宣传材料,注重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AIM: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VHB) and insulin resistance(IR) in Korean adults.METHODS:A total of 7880 adults(3851 men,4029 women) who underwent a comprehensive medical examin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Subjects diagnosed with either diabetes mellitus,or any other disorder that could influence their insulin sensitivity,were rejected.Anthropometry,metabolic risk factors,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were measured for all subjects.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quantitative insulin check index(QUICKI),and Mf fm index were used for determining insulin sensitivity.Each participant was categorized into a negative,recovery,or CVHB group.To compare variables between groups,a t-test and/or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used.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computed to presen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ther variables.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between CVHB and IR.RESULTS:The mean age of men and women were 48.9 and 48.6 years,respectively.Subjects in the CVHB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waist circumference [(86.0 ± 7.7 cm vs 87.3 ± 7.8 cm,P = 0.004 in men),(78.3 ± 8.6 cm vs 80.5 ± 8.5 cm,P 0.001 in women)],cystatin C [(0.96 ± 0.15 mg/dL vs 1.02 ± 0.22 mg/dL,P 0.001 in men),(0.84 ± 0.15 mg/dL vs 0.90 ± 0.16 mg/dL,P 0.001 in women)],fasting insulin [(5.47 ± 3.38 U/mL vs 6.12 ± 4.62 U/mL,P 0.001 in men),(4.57 ± 2.82 U/mL vs 5.06 ± 3.10 U/mL,P 0.001 in women)] and HOMA index [(1.24 ± 0.86 vs 1.43 ± 1.24,P 0.001 in men),(1.02 ± 0.76 vs 1.13 ± 0.87,P = 0.033 in women)]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The HOMA index reveal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ody mass index(BMI)(r = 0.378,P 0.001),waist circumference(r =0.356,P 0.001),percent body fat(r = 0.296,P 0.001),systolic blood pressure(r = 0.202,P 0.001),total cholesterol(r = 0.134,P 0.001),triglycerides(r = 0.292,P 0.001),cystatin C(r = 0.069,P 0.001) and uric acid(r = 0.142,P 0.001).The QUICKI index reveal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BMI(r =-0.254,P 0.001),waist circumference(r = 0-0.243,P 0.001),percent body fat(r =-0.217,P 0.001),systolic blood pressure(r =-0.132,P 0.001),total cholesterol(r =-0.106,P 0.001),triglycerides(r =-0.205,P 0.001),cystatin C(r =-0.044,P 0.001) and uric acid(r =-0.096,P 0.001).For subjects identified with IR,the odds ratio of an accompanying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as 1.534(95% CI:1.158-2.031,HOMA index criteria) or 1.566(95% CI:1.124-2.182,QUICKI criteria)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gender,BMI,and amount of alcohol consumption.CONCLUSION: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VHB is associated with IR.CVHB may need to be monitored for occurrence of IR and diabetes mellitu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性行为态度和发生情况,为制订学校艾滋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问卷星APP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大学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并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结果 2017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基础知识知晓率低,仅为31.64%,高年级学生知晓率高于大一新生(χ~2=74.149,P=0.000),不同性别(χ~2=28.343)、居住地(χ~2=7.198)、专业(χ~2=22.169)的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77%的学生赞成同性性行为,68.74%的学生不反对同性性行为,65.94%的学生认为在双方可以结婚的情况下可发生性行为,8.92%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4.81%的学生每次性行为均用安全套;仅有9.40%的学生通过家庭和学校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91.50%的学生希望在学校开设艾滋病课程及知识讲座。结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干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警示性教育,并加强学生性行为和性观念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州市暗娼人群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每年在湖州市高、中、低档性服务场所分层抽取400名暗娼,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商业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的坚持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因素。结果共调查暗娼800人。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为65.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暗娼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与暗娼的婚姻状况[比值比(OR)=1.73,95%可信区间(CI):1.24~2.40]、知晓艾滋病知识(OR=3.93,95%CI:2.31~6.70)、接受过同伴教育(OR=6.33,95%CI:1.51~12.27)及HIV检测服务(OR=1.71,95%CI:1.02~2.92)有关。结论湖州市暗娼人群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需要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推广同伴教育,扩大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提高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向女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性工作者(M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探索适合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W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检测其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次调查206名MSW,平均年龄(24.1±3.98)岁,HIV阳性率1.5%(3人),梅毒阳性率2.9%(6人)。外省户籍占85.4%(176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异性恋占87.9%(181例)。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占49.5%(102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5.9%(1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7.3%(118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HIV/梅毒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同性恋[比值比(OR)=53.604]、与女性客人有无保护性行为(OR=13.185)是MSW HIV/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MSW的流动性大,HIV、梅毒感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相关高危行为,为制定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2012-2015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毒品种类、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吸毒者3 199人,97.9%吸食冰毒。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30.5%(640/2099),56.0%(1 793/3 199)最近一年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1.9%(214/1793)。2012-2015年HIV抗体阳性者3例,阳性率0.09%;梅毒阳性者369例,阳性率11.5%。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7.1%、12.0%、13.1%、13.9%,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1.9,P0.05)。结论山东省吸毒人群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感染率高,需要探索制定针对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者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