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编码钥匙装置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59辆抢救车设备设为对照组,采用上锁贴封条进行管理;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59辆抢救车设备设为观察组,采用编码钥匙装置进行管理;比较两组间抢救开锁需要的时间、抢救车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抢救开锁所需时间(9±3.56)s,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92.21%,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88.76%;观察组抢救开锁所需时间(1±1.56)s,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100%,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9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编码钥匙装置用在抢救车的管理中能缩短抢救开锁所需时间,降低抢救车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且简单方便,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海琼  周芳  袁婷  文珂 《当代护士》2013,(10):35-35
现医院大楼均使用医用中心供氧.中心供氧是指利用集中供氧系统将氧气气源的高压氧气经减压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终端,在各个用气终端利用呼吸机,出氧管等设备供气,以满足人们的用氧需求.氧气是救护车中必备的抢救物品.  相似文献   

3.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中心供氧装置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中心供氧装置的效果。方法:对中心供氧装置各部位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中心供氧装置消毒前后合格率明显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供氧装置管道复杂,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彻底消毒,才能减少由此引发的外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我院中心供氧及中心吸引分流装置已应用6年余,连接手术室,内外科,妇产五官科的急救室及重病房,经过临床试用,运转正常,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收到满意效果。一、装置的基本结构 (一)中心供氧部分由10个氧气瓶串联组成,分成两组,每组5个,轮换供氧,氧气输出后经减压器将筒内130公斤/cm~2的压力降至28公斤/cm~2分流于各临床科室管道。 (二)中心吸引部分有两组真空泵,均可启动,启动停止。平时交替工作,经常保持真空度400~760毫米汞柱之间。二、装置的使用 (一)供氧部分:氧气吸入器的氧气流量调节  相似文献   

5.
病区中心供氧装置细菌污染情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供氧装置是医院的常规治疗设施,与吸氧患者相连接。为防止因吸氧而造成呼吸道医源性感染,临床上普遍只重视对氧气湿化瓶装置的消毒与管理,缺乏对中心供氧装置连接口、氧气表连接口的消毒与管理。目前全国各医院尚无统一的消毒管理方法。为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寻求有效的消毒管理措施,我们2004年5月-2004年10月对肿瘤病区中心供氧装置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学检测对比,对中心供氧装置连接口、氧气表连接口的消毒方法及消毒液的选择作了一些探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361-6361
我们应用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技术,在操作中持续供氧,成功地对15例慢性呼衰的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和治疗。现将护理配合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43~75岁;对照组15例均为年龄、性别相匹配,在纤支镜诊疗中使用鼻导管供氧的呼衰患者。采用O lym pus p20型纤支镜及配件,负压吸引装置,供氧装置,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仪等。2护理2.1术前准备2.1.1一般准备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如血气分析、胸片、CT片、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检查纤支镜及配件,特别是负压吸引器、供氧装置、内置供氧管,确保各仪器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用于院前危重症患者转运的便携式生命支持装置.方法 分析院前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特点和勤务救治要求,结合内嵌设备结构及急救器材与药品的配置,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系统的框架整体结构、设备安放位置、固定方法、干涉情况、操作性能等进行仿真设计.结果 便携式生命支持装置包括机械通气、输液、吸引、监护、供氧、供电等模块,可与通用担架进行快速卡锁形成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 ICU),可以搭载于多种交通工具上,并能利用车载电源,在运送途中对患者实施不间断的治疗和救护,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研制的便携式生命支持装置外型小巧,质量轻,便携性强,非常适于极端地域和狭小空间使用.  相似文献   

8.
简易冲洗器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自动CO2气腹机带冲洗装置是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一种冲洗吸引装置,由于它价格较贵,不能被中、小型医院所采用。我院引进腹腔镜设备时使用简易冲洗装置与其配套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1)选用输液吊瓶,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利用液体高度的压力差进行冲洗,再与手术室中心吸引或普通吸引器相连,达到冲洗吸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输氧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中心供氧方式来达到输氧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加床、应用人工呼吸机等),通过氧气筒供氧的方式还是很多.  相似文献   

10.
中心负压装置是急诊抢救患者必备的的抢救仪器之一,对于急危重症的抢救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使用中由于反复吸引患者的血液、痰液、食物、呕吐物等,中心负压装置管道管壁因存留食物残渣、血液、痰液等,时间久了会发酵发霉,对于中心负压管道的清洗和消毒是临床护士比较困难的工作,为此,我们发现将Bsw型多用洗胃胃管应用于中心负压装置管道连接中,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氧气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氧气筒供氧及中心供氧装置,使用时连接流量表即可使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氧气用完后,一次性吸氧管被丢掉,氧气流量表出气口暴露于空气中,易造成灰尘进入,不利于氧气设备的保养。我院采用消毒后的止血带套在氧气流量表出气口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压缩空气系统和中心负压吸引系统是医院重要的基本装备,本文从医用气体工程设计入手,选择安全、成本合理的方案,并介绍工程实施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谢辉  赵冬梅  马霞 《护理研究》2009,(10):2544-2544
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在闲置备用时必须用防尘帽遮罩住氧气输出接口,各医院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抗生素橡皮塞作为中心氧气及负压吸引输出接口防尘帽,方便易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诊抢救室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冬梅  陈珺  王玲 《护理学报》2009,16(24):23-25
目的保证抢救设备完好,延长抢救设备寿命,最大利用设备功能;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抢救室设备包干到人管理,并对责任人重点培养;管理负责人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后负责对全科护士进行带教,考核上岗;加强培训,每周三指定1名护士模拟抢救操作1项设备,其他护士认真观摩,全科护士经验体会共享;健全科室设备档案,建立设备运行记录本,完善抢救设备的管理制度,保证设备100%的完好率;增强法律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结果急诊室抢救设备在使用次数增加的情况下维修次数明显减少,因人为因素所致的设备故障降为零,无设备原因引发的意外伤害发生。结论抢救设备包于到人管理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有利于保证设备完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吸引管末端由于缺乏有效的固定,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易被污染或末端玻璃乳头被打破,甚至影响了危重病人的抢救.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软管固定吸引管末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缺少能有效固定吸引管末端的装置,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易被污染。临床上常采  相似文献   

17.
麻醉机与监护仪是现代医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工具。麻醉机可用于实施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要求提供的氧及吸入麻醉药应精确、稳定和容易控制。抢救、治疗病人成功的必要前提是麻醉机与监护仪具有可靠的性能,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做好麻醉机与监护仪的日常维护保养、消毒是为抢救、治疗成功提供基础。每次使用后将麻醉机与监护仪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消毒,以便下次随时可用,可节约时间,利于病人抢救、治疗,同时可延长麻醉机与监护仪的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约使用成本,增加麻醉机与监护仪的完好率、使用率,减少故障率,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具有避免交叉感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辉  赵冬梅  马霞 《护理研究》2009,23(28):2544-2544
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在闲置备用时必须用防尘帽遮罩住氧气输出接口,各医院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抗生素橡皮塞作为中心氧气及负压吸引输出接口防尘帽,方便易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出诊抢救大量的急、危重病人过程中,车载医用供氧给病人输氧在急救中至关重要,特别是脑部损伤的病人.我院在使用某创伤急救中心生产的车载供氧抢救装置及连接铜管给车载氧气瓶充氧时,发现较为费时、费力.为了达到急救中心高效、快速的目的,我们设计了快速充氧连接管.  相似文献   

20.
正吸痰操作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在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应用尤为重要。吸痰装置有中心吸引器及电动吸引器。一般非使用状态下吸引装置末端可放在无菌包装袋内备用。使用状态而非吸痰时间的吸引装置末端如何放置一直是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传统的方法有直接插在用于吸痰前后冲管的液体瓶内或直接暴露悬挂于吸引器上,游离于空气中或用胶布或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