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2016,(8):786-788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辩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辩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总结三尖瓣成形经验.方法:从1987年1月~1998年12月,35例二尖瓣或二尖瓣加主动脉瓣替换患者同时行三尖瓣瓣膜成形.术前心功能Ⅲ、Ⅳ级27级.超声提示:三尖瓣呈中-重度关闭不全23例,轻度或无关闭不全但瓣环扩张大于35mm12例.全组行DeVega成形31例,Kay成形4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8.6%),近3年无手术死亡.对后29例作了随访,平均随访4.6个病人年,4年生存率为86%.结论:三尖瓣成形能改善左心瓣膜替换患者近远期手术结果.因此,对超声提示三尖瓣明显关闭不全或三尖瓣环直径大于35mm应行三尖瓣成形.通常将扩大的瓣环缩小至30mm,多可使返流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膜关闭不全(TR)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6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中、重度TR病人,3例行再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均为Devega成形术。结果手术治疗后的3例恢复良好,随访1~7年,心功能进步为Ⅰ~Ⅱ级。非手术治疗的3例,死亡2例,1例心功能Ⅲ~Ⅳ级。结论第1次手术对TR处理的方法技巧、对轻度TR处理与否的认识问题及对术后心功能的支持等相关措施,与左心瓣膜替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呈明显的相关。对术后出现的中、重度TR应积极行再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2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6例外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16例中术前心胸比例0.55±0.07,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2±23.2)%,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者10例(63%).手术方法包括二尖瓣成形14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并同期矫治合并病变.随访14例,随访时间(35.2±25.7)个月.结果 外伤至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症状的时间为(23.3±50.9)个月.随访时,13例二尖瓣成形者,二尖瓣血流正常4例,微量反流7例,少量反流2例.1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6.8±9.0)%,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NYHA Ⅰ~Ⅱ级者13例(93%),与术前比较,心功能NYHA Ⅰ~Ⅱ级者所占百数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 外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在外伤后即刻出现,亦可在外伤后数年逐渐出现.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应用综合性二尖瓣成形术或者二尖瓣置换术,多能获得满意的中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1例Ebstein心脏畸形12次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手术行房化心室折叠11例,部分三尖瓣成形9例,三尖瓣替换3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6例,部分右房壁切除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0.5-10年,无死亡,心功能I级10例。Ⅳ级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三尖瓣替换,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矫正心脏畸形要彻底,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因瓣周漏(PVL)行再次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疗效及中远期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15年10月因人工瓣膜瓣周漏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15~67(55.4±11.6)岁.28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4例,双瓣置换合并左室隧道内隔膜切除术后双瓣瓣周漏1例,法洛三联症根治合并三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瓣周漏1例.其中2例起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再次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术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再次开胸2例,少量瓣周漏复发1例.26例出院患者中22例获随访,随访率84.6%,随访时间12~219个月,平均76.2个月.1例于术后31个月死于重症胰腺炎;1例术后7个月再次出现瓣周漏复发,目前心功能Ⅲ级;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 对于超声诊断明确的中重度瓣周漏患者积极行外科手术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分析(附2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指征、术式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方法 对28例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2例为再次心脏手术),风湿性心脏病17例(12例为再次心脏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其他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采用机械瓣膜8枚,进口生物瓣膜20枚.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9例采用中低温心脏停跳并行心肌保护术,另外19例均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 行三尖瓣置换手术,其中6例经股动脉插管.24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4例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经胸腔进行手术.结果 3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均为联合瓣膜置换患者,其中1例死亡;1例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2例术前合并肾功不全、术后加重,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稳定;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经多次换药后痊愈.除死亡患者外,其余患者复查超声均显示瓣膜功能正常,无瓣周漏.结论 三尖瓣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 对单纯的三尖瓣置换术可起到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风湿性心脏瓣膜术后远期可能发生重度三尖瓣病变,需要进行再次心脏手术,采用股动脉插管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路可降低再次心脏手术风险;三尖瓣病变严重患者大都合并全身代谢营养障碍,对营养障碍的纠正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对于三尖瓣置换的患者,生物瓣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救治体会。方法 从1993年10月至1998年5月,对7例少见危重心脏瓣膜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创伤性二尖瓣前叶撕裂合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例,行心包剥脱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瓣周漏1例,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后机械瓣膜故障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心脏骤停1例;二尖瓣脂肪瘤1例(术前诊断为左房粘液瘤),行二尖瓣置换术;联合瓣膜病行二尖瓣置换术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1例;法乐四联症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心内矫治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及术后远期死亡。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急性心包填塞2例,严重肝、肾功能损害2例,反复室颤1例,难以纠正的低血钾、低血钠各1例,术后经积极救治,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危重心脏瓣膜病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手术解除严重毁损的瓣膜及相关病变,纠正循环血液动力学障碍;该类病例围术期并发症较为突出,是临床救治的难点;及时合理地实施手术、麻醉力求平稳、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以及强有力的术后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004-04~2008-09,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IMR 21例,其中中度反流17例,重度反流4例。二尖瓣成形术6例,其中使用人工瓣环4例。瓣膜置换术15例,其中双叶机械瓣8例、生物瓣7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17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远期死亡1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l~Ⅱ级者16例,Ⅲ级者1例。术后超声复查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瓣膜功能良好。结论:中度和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在作冠脉搭桥术时应同时手术处理病变的瓣膜,术后效果满意。而手术矫治的方法应根据瓣膜的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oop或loop in loop技术腱索重建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收治的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58.15±4.2)岁,SBE前叶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1例,心脏占位累及前叶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1例,单纯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4例,腱索延长导致关闭不全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TEE)显示:根据Carpentier标准,前叶脱垂5例,后叶脱垂1例,前叶合并后叶脱垂2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5例,中到重度关闭不全2例,中度关闭不全1例。术前射血分数(EF)平均(58.83%±2.9%),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52.9±1.5)mm,左心房直径(LAD)平均(50.6±1.7)mm。所有患者均经胸正中切口,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3±11.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06±9.5)min。4例患者置入Duran成形环,4例患者置入Edwards PhysioⅡ成形环,7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患者同时行三尖瓣置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术后无患者死亡,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TEE显示,微量反流6例,未见反流2例。术后EF平均(58.13%±2.9%),未见明显改变。LVDD平均(46.7±1.5)mm,LAD平均(42.9±1.1)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3个月,均为微量反流。结论 loop或loop in loop技术腱索重建和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术治疗二尖瓣脱垂近、中期效果确切。loop技术虽然可以比较容易锚定瓣叶的脱垂区域,但是一旦长度不合适,很难拆除,相比而言,loop in loop技术可以在术中非常容易地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因此,loop in loop技术比loop技术更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救治休会。方法从1993年10月至1998年5月,对7例少见危重心脏瓣膜病进行了休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创伤性二尖瓣前叶撕裂合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例.行心包剥脱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瓣周漏1例,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水;二尖擗置换术后机械瓣膜故障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心脏骤停1例;二尖瓣脂肪瘤1例(术前诊断为左房粘液瘤),行二尖瓣置换术;联合瓣膜病行二尖瓣置换术重虚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1例;法乐四联症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心内矫治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及术后远期死亡。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急性心包填塞2例.严重肝、肾砷能损害2例,反复室颤1例,难以纠正的低血钾、低血钠各l例.术后经积极救治,惠均垂愈出院。结论 危重心脏擗膜病内科治疗无效的患,庄及时手术解除严重毁损的瓣膜及相关病变.纠正循环血液动力学障碍;该类病例围术期并发症较为蹙出.是临束救治的难点;及时合理地实施手术、麻醉力求平穗、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以及强有力的术后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Ebstein畸形纠治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4例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15次手术后的监护体会。方法 男9例,女5例。年龄5~40岁,平均13岁。体外循环下行房化心室折叠14例,部分三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替换4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9例,部分右房壁切除4例。结果 死亡1例,病死率为15%。13例随访0.5~10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Ⅰ级12例,Ⅳ级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三尖瓣替换,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 由于个体解剖特点和选择术式的不同,针对性的加强围术期监护,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35~69(49.2±7.9)岁。超声心动图提示有赘生物或瓣膜穿孔49例,其中二尖瓣15例,主动脉瓣2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11例,同时累及三尖瓣3例、肺动脉瓣1例。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原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畸形矫治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全程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手术前死亡2例,均因赘生物脱落而导致脑栓塞继而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余5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均治愈出院,随访49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术后1年心功能恢复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心内已有赘生物形成的心内膜炎患者早期行外科手术能降低病死率,确切的外科治疗和良好的围术期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7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7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5年6月行瓣膜置换术76例,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分别行单瓣或双瓣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5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2例。浅低温不停跳手术22例,中低温停跳手术51例。结果73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早期死亡3例,占3.96%。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功能或肾功能严重损害,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调整全身及心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术中良好心肌保护、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或采用浅低温不停跳技术,同时纠正三尖瓣病变,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71例心脏黏液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2月~2005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1例原发性和复发性心脏黏液瘤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42例,年龄40.12±12岁(12~6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合并心脏病变术中一并纠治,切除的肿瘤组织常规行病理学检查。结果71例患者中左房黏液瘤66例(92.9%),右房黏液瘤3例(4.2%),右室黏液瘤1例(1.45%),左室黏液瘤1例(1.45%);3例患者(4.2%)黏液瘤为术后复发;6例患者(8.6%)有栓塞史。绝大多数左房黏液瘤的临床表现与二尖瓣狭窄类似,右房黏液瘤及右室黏液瘤患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左室黏液瘤患者出现左室流出道狭窄症状并在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合并冠状动脉病变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2例,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3例,三尖瓣重度反流4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死亡1例,术后反复复发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所有患者病理学检查均证实黏液瘤病变。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均应立即手术;心脏黏液瘤术后可复发,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全组病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中度血液稀释,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心包腔内放置冰屑,经右心房、房间隔置换二尖瓣,主动脉根部横切口置换主动脉瓣。1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同期行De Vega环缩术,9例合并左心房血栓者同期行血栓取出术,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同期行动脉导管缝闭术。结果:术后低心排6例,二次开胸止血5例,放置起搏器2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4.16%。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患者,加强围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巧,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平稳灌注,重视三尖瓣病变的处理和保留二尖瓣下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次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三尖瓣下移畸形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54岁,平均23岁,所有患者均有劳累后气促、心悸等症状,其中活动后口唇青紫2例.第一次手术行三尖瓣悬吊并房化心室横向折叠14例,三尖瓣环缩同时修补房间隔缺损2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1例.再次手术时间距第一次手术时间1~20年,平均8年,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11例.再次手术行解剖矫治8例,三尖瓣机械瓣替换7例,三尖瓣成形2例(其中交界环缩1例,人工腱索 三尖瓣环环缩1例),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体外循环时间70~287(89.35±11.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111(64±8.6)min.术前及术后常规行食管超声检查.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在解剖矫治及三尖瓣环环缩成形的10例患者中,三尖瓣无反流9例,轻度反流1例.所有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三尖瓣下移畸形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部分仍可施行三尖瓣成形术,如果三尖瓣病变严重,无法行解剖矫治,应选择三尖瓣替换手术.  相似文献   

18.
王笑  乔建兰  龚建中  刘新疆 《放射学实践》2021,36(12):1548-1552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动脉期增强图像上出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返流(IVCHV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本院同时行腹部CT增强扫描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出现返流者246例,无返流者213例。比较返流组和无返流组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VCHCR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入组459例患者,其中返流组共计246例,无返流组213例。下腔静脉返流组中,Ⅰ型187例、Ⅱ型34例、Ⅲ型25例;下腔静脉返流合并肝静脉返流48例;伴有二尖瓣返流71例、三尖瓣返流115例、主动脉瓣返流64例、肺动脉瓣返流108例、肺动脉高压118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181例、室壁瘤1例及心包积液9例。无返流组中,伴有二尖瓣返流32例、三尖瓣返流30例、主动脉瓣返流34例、肺动脉瓣返流30例、肺动脉高压44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111例和心包积液4例。返流组和无返流组中下腔静脉直径分别为(30.06±4.31)和(21.28±3.9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a)、主动脉瓣返流、肺动脉瓣返流(b)、肺动脉高压(c)、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d)及右心疾病(a~d中任意1项)这7个危险因素与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返流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和右心疾病是出现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返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三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和右心疾病是IVCHVR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可能是导致IVCHVR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7年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38例。其中先天性心内畸形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6例,原发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术前22例行血液培养,阳性14例。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例,Ⅲ级19例,Ⅳ级1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11例,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三尖瓣置换3例,单纯心内分流修补8例,主动脉置换合并心内分流修补2例。术后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4~6w。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因1例为多脏器栓塞后合并脑出血,1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低心排。余术后心功能恢复NYHA分级Ⅰ~Ⅱ级33例,Ⅲ级2例。结论: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经外科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功能性返流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继发三尖瓣功能性返流的影响因素及影像诊断特点。方法:77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均作二维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和远达X线胸片检查,根据超声诊断有否三尖瓣功能性返流分为两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三尖瓣返流组与无返流组之间,二尖瓣病变类型、左房内径(LAD)、心胸比率、肺动脉段凸度、左心耳凸度、右房高/心高比率、右下肺动脉干宽径及双重影、肺水肿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而病程、心房纤颤、瓣膜病变部位、左室收缩末径(LVDS)、左室舒张末径(LVDD),返流组和无返流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二尖瓣病变类型、心胸比率、肺动脉段凸度与三尖瓣功能性返流密切相关。结论:二尖瓣狭窄、心脏增大程度和肺动脉高压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继发三尖瓣功能性返流的主要相关因素和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