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 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腹泻的患儿中,确诊为VEO-IBD的患儿,其中病因为IL-10RA基因突变的患儿15例,对照组为15例非IL-10RA突变所致VEO-IBD患儿,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基因报告。结果 IL-10RA基因突变所致的VEO-IBD患儿,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1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4例,临床症状以慢性腹泻(15/15例,100.0%)、便血(15/15例,100.0%)为主,肠外表现依次为口腔黏膜溃疡(6/15例,40.0%)、皮肤红斑(5/15例,33.3%);肛周表现依次为直肠会阴瘘5例(5/15,33.3%),肛瘘4例(4/15,26.7%),肛裂3例(3/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并对其临床可报告范围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20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比例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测定肠道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拟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拟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拟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正相关(均P<0.05),双歧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是近期发现的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的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中的一员。IL-37可抑制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并被证实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其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对IL-37的蛋白质结构、表达、作用机制、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对超重新兵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胰岛素、C肽的影响及机制,为科学施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部新兵29人,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将新兵分为正常体质量组(BMI<24,20人)、超重组(BMI≥24,9人)。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测试血清IL-6、IL-10、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两组新兵训练前血清IL-6、IL-10、胰岛素、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超重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训练后超重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结论超重新兵军事训练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可能与IL-6介导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桂西地区妇女乳腺癌遗传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健康对照组和乳腺癌组血清中IL-8和IL-10的含量,用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两组中的IL-8基因和IL-10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计算基因型的乳腺癌风险(OR)和95%可信区间。结果乳腺癌组中IL-8的含量显著升高,而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基因中的-1082AA、-819CC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结论两组对照研究结果对诊断女性乳腺癌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英  曾理  孙颖  卢玉润  唐宇帆 《四川医学》2020,41(7):676-67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300例年龄≥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hs-CRP、IL-6、IL-10等实验室指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收集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8. 3±5. 1)岁,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组炎性因子hs-CRP、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IL-6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炎性因子hs-CRP、IL-6、IL-10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关系,其中血清IL-6水平可能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很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近年来已成为科研热点.目前,重组人IL-10已能合成并应用于临床,主要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肠道炎症性病变、银屑病、乙肝等的治疗.在器官移植中,IL-10的应用也取得了相当大进展.本文就IL-10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临床应用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炎症介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COS患者176例为ACOS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比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为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类。日前已统一命名的白细胞介素有23种,但研究较多的约7种,其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与创伤修复和免疫功能改变较为密切。而骨创伤后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对感染  相似文献   

11.
于柏峰  谷海瀛  赵振东  翟英超 《重庆医学》2011,40(2):129-130,132
目的 观测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核基质蛋白-2(MMP-2)浓度在铜绿假单胞菌小鼠肺炎模型肺部炎症及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方法 建立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的动物模型,用ELISA方法 检测其肺泡灌注液中IL-1β、IL-8及血清MMP-2浓度,对其引起的相关炎性反应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启动子-592 A/C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28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213例健康对照的IL-10基因启动子-592A/C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IL-10基因SNP-592 A/C的AA、AC、C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89%、51.32%和15.79%,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7.89%、44.13%和7.98%,两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基因SNP-592位点A、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55%和41.45%,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9.95%和30.05%.两组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592A/C位点可能与宁夏地区汉族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柳革 《微创医学》2005,24(4):624-625
小儿肺炎病因多样,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是细胞因子中的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体内其它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滑膜细胞、平滑肌细胞及一些肿瘤细胞也产生IL-8[1~3].它的主要功能是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IL-8作为一种炎症介质,与多种炎症的发病机制有关,在小儿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33 (IL-33)、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分型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期间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1~10月期间收治的4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EBC中的IL-6、IL-8、IL-10、IL-17、MMP-9水平,对COP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并比较.结果 COPD患者治疗前后EBC中的IL-6、IL-8、IL-17、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治疗后,EBC中的IL-6、IL-8、IL-17、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患者CAT评分为(18.14±2.0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1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EBC中的IL-6、IL-8、IL-17、MMP-9水平均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IL-10则与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监测EBC IL-6、IL-8、IL-10、IL-17及MMP-9水平变化可有效反映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程度,且炎症因子水平与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很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近年来已成为科研热点。目前,重组人IL-10已能合成并应用于临床,主要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肠道炎症性病变、银屑病、乙肝等的治疗。在器官移植中,IL-10的应用也取得了相当大进展。本文就IL-10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临床应用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辅助性T细胞22(Helper T cell 22,Th2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炎症性疾病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新CD4+T细胞亚群。Th22细胞能够分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26)、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颗粒酶B(Granzyme-B)。IL-22作为Th22细胞主要的效应分子,在包括肝脏炎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模型中具有抗炎或促炎的双重作用。IL-22通过与高亲和力链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nterleukin-22 receptor1,IL-22R1)、辅助受体链白细胞介素10受体2(Interleukin-10 receptor2,IL-10R2)结合,在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等多种肝病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L-1)是在感染和炎症状态下,由多种细胞产生、有多方面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参与介导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及机体代谢.研究表明,IL-1在应激反应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应激状态时出现中枢IL-1活性增强以及下丘脑IL-1 mRNA的表达[1],中枢注射IL-1与应激反应也很相似,都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活、并可能出现行为异常[2].本文就IL-1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激活HPA轴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观点认为炎症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IL-18均被认为是与炎症发生发展有关的细胞因子。本实验通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进行hs-CRP,IL-10和IL-18的检测,探讨其与冠心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主要是机体对自身滑膜发生免疫反应的疾病,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损害为特点,是一种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骨组织侵蚀的滑膜组织增生性疾病。在炎性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抗原的不断刺激下增生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以下简称白介素)等,IL-1,IL-4,IL-6,IL-8,IL-10,IL-12等在介导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IL-1能够诱发炎症反应和细胞的增生、溶解与破坏,还能够刺激RA滑膜细胞浸润,血管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和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