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200例早产儿240只眼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危险因素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的现患率为9.0%(18/200)。18例患儿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均手术成功。随访5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周相当早产儿中,氧疗、低体质量及感染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氧疗、低体质量及感染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区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胎龄≤33周早产儿167例的筛查资料,记录早产儿性别、胎龄、体重、贫血情况、呼吸机应用情况、输血情况等资料,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结果筛查结果显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5例,其中1期病变8例,2期病变10例,3期病变7例,未发现4期和5期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组出生胎龄小于非视网膜病变组,视网膜病变组出生体重,多胎,黄疸,肺炎,吸氧,窒息,呼吸机应用占比,输血败血症发生率等低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视网膜病变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胎龄较小、出生体重较轻、贫血、败血症、呼吸机应用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胎龄、体重、输血、呼吸机使用等因素相关,临床应注重筛查,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做及时诊治,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其视力,降低失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吸氧所致38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l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双目间接眼底镜对182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结果 筛查182例早产儿,发现ROP38例,发生率为21.7%.结论 出生体重轻,孕周少,吸氧时间长的早产儿发生ROP的风险高.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患儿早产所致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6.
RetCamⅡ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靖宇  陈志钧  梅芳 《江苏医药》2007,33(10):1046-104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和筛查方法.方法 对178例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4周或矫正胎龄32周使用视网膜数字照相机(RetCamⅡ)进行ROP筛查.结果 筛查发现ROP共18例(10.11%),其中有吸氧史患儿ROP发生率14.29%(17/119).结论 ROP发病率高,应重视ROP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2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30例早产儿中检出ROP20例,发生率6.06%。ROPⅠ期12例,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1例,Ⅴ期4例。经随访复查I期、Ⅱ期ROP患儿的病变均自行消退,Ⅳ期、Ⅴ期ROP病人来诊时视力已明显受影响,最终导致失明。结论防治ROP的关键是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ROP的预后,避免儿童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法、管理措施及病变的规律。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眼科门诊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使用日本拓普康双目间接眼底镜联合婴幼儿专用的巩膜压迫器加30D镜头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并对其胎龄、体质量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之的关系。结果 160例接受筛查的早产儿中,视网膜出现病变的患儿23例,占总数的14.38%。将该23例患儿视网膜病变划分等级,1期患儿7例,2期患儿12例,3期患儿4例。该160患儿中,从体质量方面分析,出生时的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有55例,视网膜病变的患儿为15例,占该类患儿总数的27.27%;从胎龄上分析,患儿的胎龄<30周的患儿有8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数量为19例,占该类早产儿总数的22.62%。结论早产儿罹患视网膜病变的数量分布,与出生时的体质量和胎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出生时体质量不超过1 500 g及胎龄不超过32周的早产儿需作为重点筛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状况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进行ROP病变筛查的564例早产儿,分析确诊为ROP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共40例早产儿确诊为ROP,其中16例(40.0%)出现腹胀伴肠型,19例(47.5%)出现餐前残奶量增加,6例(15.O%)出现感染,9例(22.5%)出现呼吸暂停次数增加,12例(30.O%)出现需氧浓度增加,2例(5.0%)出现给氧方式改变。出现上述两种病情变化的观察组早产儿12例(30.0%),未出现病情变化或只出现一种病情变化的对照组早产儿28例(70.0%);出生体重观察组早产儿为(1275±165)g,对照组早产儿为(1316±152)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后病情变化危害较大,护理上应加强感染预防、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状况及严防腹胀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高压氧治疗脑损伤合并视网膜病变婴幼儿的眼底变化.方法 54例脑损伤合并视网膜病变婴幼儿,均进行高压氧疗法治疗.分析高压氧治疗前、中、后眼底筛查结果和高压氧治疗后电话随访结果.结果 高压氧治疗前眼底筛查:单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3例,双侧ROP 17例,视网膜冷凝术后11例;高压氧治疗中和治疗后眼底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RetCam3在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及ROP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3)对本院2 800例新生儿进行眼底病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RetCam3筛查的2 800例新生儿中,检查出有眼底病变473例,阳性检出率为16.89%,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198例(7.07%),视网膜出血234例(8.36%),视网膜渗出27例(0.96%),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0.07%),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例(0.14%),白化病眼底4例(0.14%).牵牛花综合征3例(0.11%),视网膜劈裂1例(0.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史、吸氧史和机械通气史等因素对ROP的发生影响显著(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2 000 9,有窒息史、吸氧史和机械通气史等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新生儿眼底病变类型多样且发病率较高,应成为眼底筛查的重点人群,同时临床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干预,从而降低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筛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42例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眼底筛查,护理配合。结果3010例早产儿中,有ROP 368例,发生率为12.22%。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后有眼部感染者19例,感染率0.63%。结论做好严格消毒隔离、充分散瞳、心理护理及随诊指导等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保证ROP筛查的顺利进行,保障早产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胎龄在36周及以下、低体质量出生且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因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出现的纤维血管瘤进而引发增生、收缩等病变~([1]),ROP有引起早产儿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风险~([2]),指南指出~([3]),对于出生后4~6周的早产儿需行ROP筛查,以避免ROP向严重致盲病变发展,筛查前充分散瞳是保证ROP筛查的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12例新生儿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明确FFA在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视网膜病变的12例新生儿,其中男8例、女4例,出生胎龄27~40周。采用Retcam Ⅲ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 4例患儿FFA示视网膜血管充盈良好,考虑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予双眼玻璃体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4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退行期。结论 FFA检查可早期明确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更清晰显示病变分期,对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近几年湛江市中心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现状,为本地区更好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胎龄< 37周,进行了ROP筛查的50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ROP的发病及防治情况,并观察相关防治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接受筛查的早产儿502例中,发生ROP病变32例,均为双眼发病,发病率为6.37%;发病率在出生胎龄≤28周组、29 ~ 32周组、33 ~ 34周组、>34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P<0.005);发病率在出生体重≤1000 g组、1000 ~ 1500 g组、1501 ~ 2000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P<0.05);氧疗组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4.32,P<0.05),机械通气组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20.18,P<0.005).结论 ROP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低出生胎龄、氧疗、机械通气;可通过规范早产儿ROP筛查及诊治能够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做好眼底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本院从2010年9月起对所有曾在本科住院治疗,胎龄<34周,或出生体质量<2000g的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在病情相对平稳后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过程顺利,未出现角膜损伤、视网膜出血、呼吸暂停、心跳骤停、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做好ROP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能防止受检查患儿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眼底疾病,因其发病率高、致盲率高、治疗费用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筛查、随访和治疗依从性,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致盲率的目的.该文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国内外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出生的,符合标准的早产儿200例,在他们出生15d后,由本院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眼底镜检查,记录结果,患儿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这些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发病率为5%,符合相关文献报道,其中视网膜病Ⅰ期有7例,Ⅱ期有2例,Ⅲ期有1例,这些患儿经过治疗后,视力都恢复正常;通过分析,得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儿的胎龄,体重,胎数,光疗的时间及颅内出血。结论以上实验证实,早产儿容易发生视网膜病,为防治该病,应当进行有效的氧疗、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制度,将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也可以有效的改善视网膜病的预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按国际分类分5期,Ⅰ或Ⅱ期仅需要观察即可,当发展至Ⅲ期阈值病变时则需行冷凝治疗.我院于2003年为三例早产儿行双眼直视下周边视网膜冷凝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讨论早发现、早干预糖尿病者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我院体检中心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健康体检人群,选择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745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等检查,经统计学统计、分析,总结糖尿病眼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x2=97.339,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x2=13.694,P<0.0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患视网膜病变的机会更高.其中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以上者患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比例为14%,而患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有61.11%,明显高于单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有密切关系,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避免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