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惠洁 《山西临床医药》2009,(35):2281-2282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参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疗程2w,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与异舒吉对照组,通过核素心肌显像、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其心肌缺血的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46.1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P<0.01),全血低切粘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优于异舒吉,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不仅具有扩张冠脉、增加血供,降低动脉压及冠脉阻力,还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内皮素和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和钙拮抗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12项指标的检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与同期男性健康组对照.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治疗前的(高切、低切)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粘附率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脑血液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除全血粘度仍较高外(P<0.05),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已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高粘血症是炎症反应的体现,定期检查,有指导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发病5 d内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参芎组(治疗组80例):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对照组8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参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92%)明显高于对照组(57.87%)(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高粘血症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伴高粘血症疗效观察。方法:76例冠心病患者为治疗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度。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伴高粘血症病人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冠心病、降粘、抗凝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注射液对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永庆  历辉 《临床医学》2009,29(1):42-4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葛根素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两组对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下降幅度,葛根素注射液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液组(P〈0.05)。结论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均连续应用两个疗程,每个疗程14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能减轻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缓解中医证侯,配合精心的护理,疗效优于单用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刺五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两组均连续14 d.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9%和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粘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低切全血粘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刺五加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后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疗效,寻求治疗TBI后脑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7例TBI合并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220 kPa)联合醒脑静注射液3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0d;对照组只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20 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NDS(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10.72±2.92比15.10±5.4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全血低切黏度:7.03± 1.69比8.28±1.56;全血高切黏度:5.82±0.96比6.95±1.20;血浆黏度:1.45±0.22比1.69±0.37,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比66.7%,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后脑梗死较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梗死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稳定心肌细胞膜、扩冠及营养心肌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相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特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