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眼用制剂致全身不良反应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1986~1996年21种中医药学期刊的眼用制剂致全身不良反应文献回顾,总结了16种眼用制剂致全身不良反应的报道,共收集报道的病例79例,通过分析认为,临床上眼用制剂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噻吗心安,地卡因最常见,剂型以眼药水较多。  相似文献   

2.
马勤  黄滔敏 《中国药房》2013,(44):4192-4195
目的:探讨眼用制剂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5年1月-2013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发表的文献,获得眼用制剂致ADR文献137篇,合计208例患者,就其ADR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眼用制剂致ADR以阿托品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盐酸丁卡因滴眼液最为常见,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噻吗洛尔滴眼液致ADR也较多见;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多发生在给药后24h内;其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居多。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眼用制剂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合理使用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注射制剂致48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心莲注射制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市报告的48例穿心莲注射制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穿心莲注射制剂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40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穿心莲注射制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伟  何梅凤  唐细兰 《中国医药》2011,6(10):1243-1244
目的 探讨眼局部用药致全身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有关眼局部用药引起的全身ADR文献104篇,共14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局部用药致全身ADR以>60岁的老年人和≤10岁的儿童居多;给药方式以滴眼为主,占87.9%;用药后1~30min出现ADR的比例较大,占39.3%;涉及药物28种,以阿托品、噻吗洛尔居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者可致死亡。结论 临床应重视眼局部用药致全身ADR,合理使用眼用制剂,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刘威  刘锐锋 《广东药学》2012,(2):111-112,115
目的研究眼用制剂在小儿中的合理应用,并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眼用制剂的全身吸收途径以及抗胆碱能药物、B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4种小儿眼科常用眼药的全身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眼用制剂普遍应用于小儿眼科,其在发挥局部药效的同时,也会引起多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小儿使用眼用制剂的合理性,并指导家长及患儿正确用药,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鸦胆子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芬  陈亚媚 《海峡药学》2010,22(11):259-260
对国内近几年来发表的鸦胆子及其制剂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综合报道,并提出预防措施。鸦胆子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肝损害、肾损害、心率失常致死亡等。临床医师、药师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监测和预防,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果糖二磷酸致不良反应的病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期刊数据库,下载果糖二磷酸致不良反应的原始病例报道,分析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共检索到果糖二磷酸致不良反应病例报道80例,其中男57例(71.25%),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73例(91.25%),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血液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泌尿系统和心血管反应等多见。结论:注意用药人群的选择、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出现不良反应积极处理等措施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并减轻临床后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穿心莲制剂致急性肾毒性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为预防该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穿心莲制剂引起急性肾毒性病例,从患者一般情况、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急性肾毒性发生时间及临床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检索穿心莲相关制剂致急性肾毒性文献15篇,病例共27例,其中注射剂26例、片剂1例。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0.5h,最长96h,患者Scr、BUN值均升高。全部患者经治疗后痊愈。结论:穿心莲制剂可因一次性高浓度静脉给药、配伍禁忌等引起急性肾毒性,临床用药前应了解个人及家族疾病史,严格控制剂量与联合用药,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我院患者服用中药制剂之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中药毒性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可靠和准确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服用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病例共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例报告,统计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寻找合理的用药管理对策。结果使用中药制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段集中于4960岁,导致患者用药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中药制剂包括注射剂、外用膏剂和口服制剂等,发生不良反应的服用途径为静脉注射和局部外用给药;患者不良反应病灶主要集中于表皮损害和消化系统伤害。结论中药毒性会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制定用药管理规定,严密监测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不良反应控制意识,做好防范工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差异性分析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年来期刊公开报道的有关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95;哌拉西林复方制剂致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69,且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哌拉西林,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别。结论:重视哌拉西林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制剂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吡拉西坦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汇总;对2000年1月至2023年3月31日国内文献数据库相关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对国内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共有吡拉西坦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40 675例,其中严重病例1 922例(4.7%)。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5 360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55例,新的不良反应报告429例。注射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5 315例,其中严重病例1 865例(5.3%)。结论 吡拉西坦制剂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需注意并做好相关防治措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的主体责任,及时完善吡拉西坦制剂说明书安全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威 《医药导报》2002,21(8):526-526
目的:探讨双黄连制剂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996~2000年国内公开发行的15种医药期刊上79例双黄连制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制剂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出现时间多为用药20~30 min时;剂型多为干粉针剂和水针剂;不良反应类型以皮肤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及热原反应为主.结论:临床应用双黄连制剂时,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剂型及给药途径,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陈敏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6):141-142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复方制剂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癫痫样发作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期ESRD患者予头孢哌酮复方制剂过程致癫痫样发作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出现癫痫样发作的患者停用此药并经抗癫痫治疗后,9例停止抽搐,1例因基础病又抽搐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ESRD患者予头孢哌酮复方制剂时,应据情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防止药物积蓄诱发的中枢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眼用制剂的应用情况,为眼用制剂研发及医院制剂订购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对我院2012-2013年门诊眼用制剂按照药品来源、品种、分类、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等指标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眼用制剂用药数量及销售金额均有增长,抗干眼症及角膜营养药、抗青光眼类和抗感染类药物是我院眼科门诊的主要用药,进口药和国产药临床使用数量接近,但进口药销售金额比例占优势。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国产眼用制剂在眼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细辛脑制剂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2011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相关文献26篇,有效病例27例;用药...  相似文献   

18.
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8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6-2007年上报的8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物、泌尿系统用药物、中成药及中草药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居前3位,静脉用药的发生率最高(46.25%),其次为口服用药(27.50%)。涉及药物种类14类,药物46种。结论提请医师严格用药指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使用,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彤 《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44-145
随着中成药制剂的发展,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递增,在人们认识到中成药有效、服用方便、应用之广泛等优越性的同时,人们却忽视了中成药制剂存在不良反应的另一方面。本文通过中成药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的报告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人们应该重视中成药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这样才能对临床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祖帅 《中国药房》2009,(8):570-571
目的:评价白内障眼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趋势。方法:采用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杭州市19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004~2006年几种主要抗白内障眼用制剂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杭州市19家医院白内障眼用制剂用药频度先升后降,吡诺克辛钠(白内停,武汉远大)一直列用药频度第1位;销售金额逐年上升。结论:杭州市抗白内障眼用制剂使用品种较集中,日均费用从0.08元到1.85元,廉价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