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对年龄7~18岁的2889例正常儿童及702例超重、肥胖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ALT、胰岛素等生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男童ALT水平高于女童。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男女童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ALT水平均逐渐增加。ALT与BMI、腰围、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在超重、肥胖儿童中,男童ALT升高组BMI、腰围、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ALT正常组高(P<0.05);女童ALT升高组腰围、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ALT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ALT与儿童超重、肥胖及其引起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SBP、DBP和心率,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血压评价参照1997年“日本学龄前儿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参考值”,以SBP或DBP≥其性别、年龄相对应的P95诊断为高血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血压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患高血压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4 642名学龄前儿童进入分析,其中男性2 458例(53%);低出生体重儿占3.2 %(148/4 642),巨大儿占5.4%(251/4 642)。男童S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童(P分别为<0.001和0.002)。低出生体重儿SBP、DBP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92和0.398);巨大儿DBP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与发生儿童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而心率高于平均水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OR= 2.55,95%CI=1.96~3.31。结论 在学龄前儿童中,男童SBP高于女童。未发现低出生体重、巨大儿与儿童期患高血压有统计学关联;心率、体重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儿童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5~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学龄儿童2438例,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褶厚度、血压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2438名儿童收缩压(SBP)平均水平为94±13 mm Hg,舒张压(DBP)平均水平为60±9 mm Hg,低于国内同年龄段汉族平均水平;检出高血压儿童138名,患病率5.66%(138/2438),其中男童患病率4.38% (54/1232),女童患病率6.97%(84/1206),女童患病率高于男童(P<0.05);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与BMI、腰围、臀围、皮褶厚度、性别、年龄均呈正相关。结论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儿童血压平均水平较国内儿童低;女童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童;肥胖与哈萨克族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儿童及青少年血压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TY  Liang L  Mi J  Wang L  Zhang MM  Hou DQ  Zhao D  Wang Y  Nie M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5):378-38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现况。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4个城区和3个郊区县的3—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中,用“美国高血压教育项目工作组”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测量方法进行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测量。记录、整理、分析血压测量的结果。结果北京地区3—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调查的有效数据人数20780人,城区10582人(50.9%),郊县10198人(49.1%);男10398人(50.0%),女10382人(50.0%)。男童血压高于女童[SBP:(106±12)mmHgVS(101±11)mmHg,u=27.14,P〈0.01;DBP:(67±9)mmHgvs(65±8)mmHg,u=14.14,P〈0.01](1mmHg=0.133kPa)。男女童血压均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SBP上升幅度较DBP高。城区儿童SBP和DBP的平均水平低于郊县儿童[SBP:(103±12)mmHgVS(104±12)mmHg,u=2.55,P〈O.05;DBP:(66±8)mmHgVS(67±9)mmHg,u=6.73,P〈0.01]。血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及体块指数(BMI)均有显著的正相关(P〈0.001),收缩压与各变量的相关程度均较舒张压高。依据1987年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血压标准,本次调查6~18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为8.1%。结论获得了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分布特征;血压值与儿童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BMI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的血压与体重指数( BMI)、腰围身高比( WHtR)、体表面积( BSA)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海口市金盘区2所小学中1018名7~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测量,计算每位儿童的BMI、WHtR和BSA,并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龄期儿童收缩压、舒张压与BMI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和0.454(P<0.01),与 WHtR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94和0.310(P<0.01),与BSA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和0.520(P<0.01),即学龄期儿童收缩压、舒张压均与BMI、WHtR、BSA呈正相关关系。且不论男女,高血压人群的WHtR和BSA均大于非高血压人群( P<0.01)。结论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的血压与BMI、WHtR、BS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出生体重对儿童期和成年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基于北京地区儿童血压研究队列资源,1987年基线调查时采用听诊法测量儿童期血压水平,记录Korotkoff第Ⅰ音为收缩压(SBP)、第Ⅳ音为舒张压(DBP-K4)、第Ⅴ音(消音)为舒张压(DBP-K5),并根据2010年中国儿童血压参照标准P95诊断儿童高血压;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随访时采用相同方法测量成年期血压,以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DBP≥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诊断为高血压。出生体重、是否早产及母乳喂养情况通过随访对象母亲的回忆进行问卷填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血压水平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生体重与儿童期及成年期罹患高血压风险的关联。结果 出生体重有效数据936名(男492名,女444名)进入分析,其中低出生体重儿30名(3.2%),巨大儿78名(8.3%)。出生体重与儿童期及成年期女性SBP呈负相关(P>0.05)。按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出生体重正常进行分层分析,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水平的关联在不同出生体重间的规律不同,低出生体重组男性DBP-K5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b=32.32,P=0.030),出生体重正常组女性SBP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b=-2.50,P=0.047),巨大儿组控制性别后儿童期SBP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b=6.32,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预测女性儿童期高血压(SBP与DBP-K4联合诊断)和成年期高血压的RR(95%CI)分别为5.00(1.32~18.88)和5.84(1.05~32.65);未见巨大儿对儿童期及成年期高血压的影响。 结论 不同出生体重与男女儿童血压水平的相关性不一致,低出生体重可增加儿童期及成年期女性罹患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的关系,评估WHtR对儿童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贵阳市2个城区3550名(8~12岁)儿童进行身高、腰围(WC)、臀围及高血压的抽样调查,分析WHtR与血压的相关性,所获资料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贵阳市儿童WHtR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特征,高血压组WHtR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年龄、性别、身高影响的偏相关分析显示,WHtR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呈显著正相关(r=0.1929,0.0878P。〈0.01)。2.WHtR与WC呈显著正相关(r=0.9347P〈0.01),其与身高的相关性较WC与身高的相关性明显减弱(r=0.0494,0.3950P〈0.05,〈0.01)。结论 WHtR计算简单,与WC高度相关;受其身高影响小,可作为儿童高血压患病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7~12岁儿童的血压现况。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郑州市3个城区和2个郊区县的5所学校6~13岁在校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7~12岁儿童有效人数为6460人,其中城区3206人(49.63%),郊区县3254人(50.37%);男童3525人(54.57%),女童2935人(45.43%)。男童的SBP(117.86±18.18)mmHg明显高于女童(113.82±13.11)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02)。高血压发生率7.52%;其中男童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 P=0.002);无论男、女童,城区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郊区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5、14.39,P均=0.000)。男童的SBP和DBP,女童SBP均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郑州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分布特征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县,儿童血压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地区6~18 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现状及超重/ 肥胖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地区7 893 名 6~18 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男女生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高血压、高收缩压(HSBP)、高舒张压(HDBP)检出率分别为6.58%、4.02%、3.81%,其中男生高血压、HSBP 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P<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87%、9.84%、19.23%。高血压、HSBP 及HDBP 检出率均表现为肥胖组> 超重组> 正常组 (P<0.05)。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的相对危险度(95%CI)分别为2.71(1.69~5.96)和5.91(3.46~7.63)。血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广西南宁6~18 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分布特征为:血压值与儿童青少年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相关; 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随着体重的增加,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妇幼保健院常规体检数据,构建儿童血压百分位数,为儿童血压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在上海闵行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接受常规体检的2~6岁儿童4 619名,截取体检中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血压(电子血压计测量)数据,身高、体重和血压测量严格按照医院常规要求。应用LMS方法分别拟合男女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曲线,采用SBP、DBP的P5、P50、P90、P95、P99作为参考曲线,并与日本学龄前儿童正常血压(电子血压计测量)和高血压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 男、女儿童的SBP、DBP各百分位曲线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SBP水平增长高于DBP(男:6.62 mmHg vs 4.62 mmHg;女:5.55 mmHg vs 2.05 mmHg)。日本男、女童SBP水平在2~6岁明显高于本研究人群(差值为6~11 mmHg); 日本男、女童DBP水平在5岁后与本研究人群吻合度好。比较本研究人群与日本人群身高发现,日本男、女童2~6岁身高均高于本研究人群(差值分别为:男 1.16,3.16, 6.06, 7.54和6.3 cm;女 1.15, 2.27, 6.68, 8.23和7.33 cm)。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单中心、大样本资料的基于电子血压计测量的2~6岁儿童SBP、DBP的P50、P90和P95参考值,对儿童高血压预防保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四川省藏族儿童青少年肥胖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血脂,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调查的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松潘县藏族儿童青少年818名资料完整者进行数据分析。测量计算BMI、WC、WHR、WhtR,并分别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血清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女童超重肥胖率(12.78%)高于男童(3.30%),男童和女童超重肥胖组的血压、血脂与同性别BMI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血压、血脂与年龄、肥胖指标进行不同性别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男童和女童的BMI和WC均与SBP、DBP呈正相关。血脂四项与肥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四川省藏族儿童青少年的BMI、WC、WHR、WhtR和血压、血脂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年龄差异,尤其体现在16~17岁年龄组。监测儿童青少年期的BMI、WC和WhtR对于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血压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儿童血压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6、9、12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儿童1164名进行了连续8年的血压纵向研究,总复查率为89.4%。初查与后7年复查血压相关系数,收缩压(除1989年外)为0.470~0.623,舒张压为0.293~0.451。初查血压高百分位者(P81~99)第8年时仍保持原相应百分位者占32.1%,表明儿童血压存在轨迹现象。连续2年及3年高血压发生率为3.8%和1.4%,复查血压上升组的体重、身高、皮脂厚度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下降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压与体重关系明显。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的儿童血压高于阴性组,提示体重及遗传因素为影响儿童血压变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人体测量指标对儿童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检查郑州地区6 790名6~13岁儿童,测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血压,计算腰围/臀围比(WHR)及腰围/身高比(WHtR),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5.57%。控制年龄因素后采用偏相关分析发现,男、女童的BMI、WC、HC、WHt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无论男女,高血压组的BMI、WC、HC、WHR和WHtR的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检出肥胖儿童280名(4.12%),超重622名(9.16%)。肥胖、超重及正常体质量组的高血压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高血压比例高于超重及正常体质量组。肥胖、超重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地区6~13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处于同年龄段儿童的中低等水平。BMI、WC、HC、WHtR与男、女童血压具有显著相关性,尤以HC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3-8岁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bypopnea sgn-drome,OSAHS)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其性激素变化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xis,HPGA)启动的关系。方法以76例3-8岁符合 OSAHS 的儿童和40例3-8岁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催乳素(PRL)水平,对其 HPGA 启动、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性别、低氧、体重指数(BMI)与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OSAHS 组儿童身高、体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OSAHS 组男童 FSH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OSAHS 组女童 FSH 水平明显高于 OSAHS 组男童(P <0.01)。结论OSAHS 可能影响儿童身高、体重,OSAHS 可能影响 E2、FSH 的分泌,3-8岁 OS-AHS 儿童体内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敏感性高,HPGA 尚未启动。  相似文献   

15.
全国0~6 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自1996年第二次全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流行学研究后10年来我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复核本工作组研究初期所确定的工作假设和所选择的指示参数的科学效应;修订本工作组所制定的中国儿童单纯肥胖症控制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选择沈阳、济南、青岛、郑州、长沙、重庆、西安、成都、深圳、海口、文昌11个城市,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调查0~6岁儿童84 766名,代表人口1 414 220名儿童.儿童肥胖的判定标准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身高标准体重值,采用标准差计分法(Z-score),体重高于中位数1个标准差为超重、高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测量体重、身长/身高、3岁以上儿童的腰围、臀围、大腿围及血压.计数、计量数据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为0.05.结果 (1)本次调查0~6 岁儿童肥胖、超重总检出率分别为7.2%、19.8%,其中男童肥胖、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9%、22.2%,女童肥胖、超重检出率分别为5.3%、17.0%.较1996年分别增长了3.6、4.7倍,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6%和52%.肥胖、超重检出率北部高于西部,中南部居中;男童高于女童.肥胖、超重比仍处于高危水平.(2)出生后1个月儿童的平均体块指数(BMI)值>16.5,于1个月时BMI均值达最高(17.8),之后逐渐降低,5.5岁时降至最低点(平均值15.7),然后随年龄上升,但最高BMI均值未超过18.(3)本次调查中,脂肪重聚年龄为5.5岁,较1996年后移半年.出生后前半年的脂肪重聚比(ARR1)为0.56,出生后半年(ARR2)为0.97,均处于可接受水平,且明显低于10年前的水平.(4)西部地区儿童由于身高不足,可以出现"假性超重".这既掩盖了早期线性生长不足和营养不良,又掩盖了可能产生的肥胖.(5)本次调查肥胖儿童血压高于第95百分位数的比例高达12.9%,其腰臀比大于本工作组设置的1.0的危险警戒水平者占17.2%.(6)本工作组所设立的BMI参照值及肥胖筛查界值点、脂肪重聚比/年龄等参照值及界值点、腰臀比参照值及界值点等指示参数在现场筛查和指示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是适宜、科学、实用的.结论 近10年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检出率和肥胖儿童高血压率增加明显,且存在心血管高危状态,应加强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早期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6.
167 065名中国0~7岁儿童BMI/Kaup指数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18  
目的 探讨使用体块指数(BMI/Kaup指数)筛查儿童单纯肥胖症的价值以及确定界值点应考虑的条件。方法 按WHO身高别体重参照人群值和筛查标准检出肥胖。对中国8市167065名0-7岁儿童BMI/Kaup指数的分布进行研究,对其中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该指数的分布特征和界值点进行比较,亦与成人使用的界值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确诊为肥胖的儿童中其Kaup指数在18-25之间的男童占91.8%,女童占84.5%,大于26者男童为2.8%。而15-18的肥胖儿童男童仍有5.6%,女童圾12.8%。无1例小于15。在对照组中,Kaup指数小于18者男童占87.5%,女童占85.4%;Kaup指数在18-25岁之间者男童占12.5%,女童占14.6%。无1例大于25。结论 在中国,目前就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同一个界值点作为筛查肥胖的标准显然是不适当的。应当使用由我儿童人群计算出的参照指数及适合我国儿童的较为准确的界值点,并制定正确使用这个参数的方法与合理的解释。使用Kaup指数筛选肥胖儿童时,18是一个较为适合的界值点。  相似文献   

17.
《中华儿科杂志》2022,(6):551-556
目的探讨4岁儿童体重状态与早期血压、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在队列研究平台上, 通过横断面分析儿童体重状态和心血管指标的关系, 于2017至2020年在由上海新华医院牵头的"上海优生儿童队列"平台中, 对1 477名4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进行分类, 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消瘦、体重过轻、正常、超重及肥胖),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血压水平及心脏结构功能指标, 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血压及心脏结构功能与体重状态之间的关联,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体重状态是否为儿童早期血压升高和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 477名儿童中男772名、女705名。男童超重及肥胖115例(14.9%), 女童超重及肥胖68例(9.6%)。正常体重儿童916名(62.0%), 消瘦75例(5.1%), 体重过轻303例(20.5%), 超重130例(8.8%), 肥胖53例(3.6%)。各组对比发现, BMI越高, 4岁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左心室收...  相似文献   

18.
背景:妊娠高血压不仅是孕妇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可能会增加子代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对子代儿童期血压的影响。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使用2014~2016年在重庆地区已建立的6~12岁儿童队列,根据基线调查时对队列人群进行的问卷调查,将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的6~12岁儿童定义为暴露组,以1∶4比例匹配(性别、年龄和BMI)母亲无妊娠高血压的儿童为非暴露组。体格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护士完成,血压和心率测量工具为欧姆龙(HEM7051)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血压同日重复测量3~5次,取3次最相近的计算平均值,若血压超出正常范围,2~4周后重新测量,2次血压值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判断为高血压,分年龄别、性别别与身高别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取P90~<P95为高血压前期,≥P95为高血压。 主要结局指标:妊娠期高血压对子代儿童期高血压风险比值比(OR)。 结果:共纳入1 630例儿童,平均年龄(9.1±1.7)岁,其中暴露组326例,非暴露组1 304例。暴露组收缩压[(105.1±10.0 )vs(103.5±9.7 )]mmHg、舒张压[(64.2±7.6 )vs (63.2±7.9) mmHg]均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8.5%和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6.9%和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家庭收入、母亲肥胖、母乳喂养、出生体重、现体重、心率和是否肥胖等因素后,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组儿童患高血压的相对风险增加66%(OR=1.66,95%CI:1.13~2.43)。 结论: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会增加子代儿童期血压升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脂质代谢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于1994年初系统观察了北京小学27例8~12岁的单纯肥胖症儿童及18例同年龄健康儿童的脂质代谢状况,以探讨儿童期单纯肥胖症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对象:选择北京小学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单纯肥胖症儿童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8.0~12.0(11.0±1.2)岁,身高151.1±77厘米,体重59.3±11.0公斤,体表面积1.5±0.2平方米,其中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人肥胖者18例,直系亲属中无肥胖者9例。选择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8.0~12.0(10.8±1.1)岁,身高149.6±10.…  相似文献   

20.
儿科基础     
990531贵州省0一6岁儿童体格发育1年纵向观察/喻华春…//贵州医学院学报一1998,23(2).一157~159 观察1 334例。一6岁儿童体格发育。结果提示从出生到6岁,男女儿童的体重、身高、胸围均值都是城市大于农村,男童大于女童,年龄越小,增长越快,1岁内最快,符合体重、身高增长特点,与1985年调查资料对比,城乡男女儿童体格发育总趋势均有增加。胸拜!增长平均值在1岁后农村男、女童大于城市男、女童,可能与农村儿童处于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及户外活动较城市儿童多有关。表2参3,(郑书元) 990532岳阳楼区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分析/雷和荣//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