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MTB)耐利福平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和耐异烟肼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katG)、烯酰基还原酶编码基因(inhA)突变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该省20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标本进行MTB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分析。结果 208例标本中共34例(16.3%)耐药,其中单耐利福平6例(2.9%),单耐异烟肼10例(4.8%),二者同时耐药18例(8.7%)。24例利福平耐药MTB的rpoB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531(TCG→TTG),占66.7%(16/24);28例异烟肼耐药MTB的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katG基因315(AGC→ACC),占78.6%(22/28)。结论云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MTB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具有多态性,其中耐利福平rpoB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为531(TCG→TTG),耐异烟肼katG、inhA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为katG基因315(AGC→ACC)。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建立一套同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常见耐药突变基因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体系,以间接判断对利福平(RFP)与异烟肼(INH)的耐药性。 方法:用AS-PCR技术同步检测58株MTB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516位、526位和531位,katG基因315位及inhA基因-15位密码子突变,并与DNA测序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AS-PCR法对RFP耐药株检出率为95.1%(39/41),其中rpoB基因531位、526位、516位点突变分别检出28株、10株、2株,包括531位与526位联合点突变1株;未检出突变的2株RFP耐药株经测序验证1株未发生突变、1株发生533位点突变;RFP敏感株均未检测到突变。AS-PCR法对INH耐药株检出率为86.5%(45/52),其中katG基因315位点突变43株、inhA基因-15位点突变2株,未检出突变的7株INH耐药株经测序验证未见突变;INH敏感株均未检测到突变。 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能够快速检测MTB常见突变基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快速经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结核杆菌异烟肼表型耐药与katG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INH)表型耐药与KatG基因密码子315位和463位基因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直接测序法对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基因进行分析。结果:132株异烟肼耐药菌株中68株KatG基因密码子315位有基因突变,突变率51.52%(68/132),野生型密码子315AGC(Ser)突变成ACC(Thr)60株,AAC(Asn)6株,ACA(Thr)1株,GGC(GIy)1株。133株INH敏感菌株未发现KatG 315位基因突变。132株INH耐药菌株中123株KatG基因密码子463位有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3.18%,野生型密码子463CGG(Arg)突变成CTG(Leu)123株;133株敏感菌株中114株KatG基因密码子463位有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5.71%,野生型密码子463 CGG(Arg)突变成CTG(Leu)114株。结论:①KatG基因315位密码子突变是菌株异烟肼表型耐药的重要分子基础,以Ser315Thr错义突变为主。②KatG基因463位密码子突变与异烟肼耐药表型没有相关性,不是结核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标志。该位点突变可能是基因多态性,与结核菌治疗带来的选择性压力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离心柱法抽提、显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IF)与异烟肼(INH)耐药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离心柱法直接抽提痰液中MTBDNA,显色法芯片检测69例结核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痰液和H37Rv标准MTB株DNArpoB、katG、inhA和ahpC4个基因片段多态性。结果42例RIF耐药组rpoB区基因总突变率为90.4%,rpoB511、513、516、526、531位点突变率分别为9.5%、9.5%、7.1%、40.4%、38.0%,有1例未检出芯片信号;46例INH耐药组katG、inhA、ahpC区域突变率分别为58.6%、19.5%、6.5%,有4例未检出芯片信号;30例非结核病人痰液芯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37Rv标准株为野生型。结论离心柱法抽提、显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IF和INH耐药基因方法灵敏、特异、简便,无需特殊仪器,对指导临床用药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对13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和45株敏感菌的耐药相关基因inhA、katG和oxyR-ahpC间隔区(异烟肼)、rpob(利福平)、gyrA(氧氟沙星)和rrs(卡那霉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特点。结果 13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14.4%的菌株inhA基因发生突变,72.5%菌株的katG基因发生突变,15.9%菌株的oxyR-ahpC基因发生突变,同时考虑这3种基因,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检出率可达90.6%;94.2%菌株的rpoB基因发生突变,74.5%菌株的gyrA基因发生突变,61.1%菌株的rrs基因发生突变,主要的突变位点为katG315(66.7%),inhA-15(9.4%),oxyR-ahpC-10(5.1%),rpoB516(13.8%),526(26.1%)和531(49.3%),gyrA90(21.6%)和94(51%),rrs1401(61.1%)。结论我国耐多药结核菌异烟肼、利福平、氧氟沙星和卡那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最常见突变为katG315、inhA-15,rpoB531、526和516,gyrA94和90,rrs1401。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 方法:对76例MTB临床分离株包括rpoB核心区域81 bp碱基在内的428 bp碱基进行PCR测定,并进行DNA序列分析。 结果:76例临床分离MTB中利福平耐药株56例,敏感株20例。耐药株中92.9%(52/56)存在突变,共涉及10个密码子的18种突变类型。 531、526为常见突变位点,其突变率分别为57.7%(30/52)、19.2%(10/52);联合突变率为13.5%(7/52);同时发现了509位(AGC→AGA)新的突变类型和国内少见的517位CAG缺失类型。 结论:rpoB基因突变在武汉地区利福平耐药MTB中广泛存在,并存在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利福平(rifampin,RFP)耐药表型及rpoB基因突变关系,阐明MTB RFP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检测387株MTB临床分离株对RFP敏感性,并进行rpoB基因测序。对经测序rpoB基因511位和533位密码子突变株进行RFP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比例法检测387株MTB临床分离株中1,98株RFP耐药株,189株RFP敏感株。rpoB基因测序结果表明1,98株比例法RFP耐药株中1,92株(96.97%)发生rpoB基因突变,涉及16种单位点和24种双位点密码子联合突变类型,单位点和双位点密码子联合突变率分别为84.34%(167/198)和12.63%(25/198),其中发现1种单位点和21种双位点密码子联合突变新类型。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531位(51.01%)、526位(21.21%)和516位(7.07%)密码子。6株(3.03%)耐药株在rpoB测序范围内未见突变。189株比例法RFP敏感株中,174株(92.06%)在rpoB基因测序范围内未见突变1,5株(7.94%)发生突变,其中7株CTG511CCG(Leu→Pro)突变和6株CTG533CCG(Leu→Pro)突变。511位和533位密码子突变株MIC检测结果提示其突变与低度耐RFP相关。结论所得数据及一些新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MTB RFP耐药机制、研制快速新型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katG、inhA、ahpC、fabG1、sodA及sodC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耐异烟肼的关系。方法对12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菌型鉴定及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提取结核分枝杆菌菌株DNA,应用PCR扩增katG、inhA及ahpC、fabG1、sodA及sodC基因片段,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127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其中47株耐异烟肼,80株对异烟肼敏感,耐异烟肼率为37.01%。47株耐异烟肼中,29株存在katG和(或)inhA基因突变,其中22株(46.81%,22/47)存在katG基因单位点突变,3株(6.38%,3/47)存在inhA基因单位点突变,4株(8.51%,4/47)存在katG及inhA基因联合位点突变。22株katG基因单位点突变中,20株为AGC315ACC、AGC315AAC (42.55%,20/47)突变,2株(2.13%,1/47)分别为CTG378CCG(Leu378Pro)、ACG394ATG(Thr394Met)突变,该突变位点及突变形式尚未见文献报道。18株katG及inhA未突变结核分枝杆菌均未检测到ahpC、fabG1、sodA及sodC基因突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耐药主要与katG和inhA基因突变有关。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378和394新突变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以及耐药结核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临床分离的1 031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经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1 031株菌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常规药敏检测,同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的rpoB、katG和inhA基因上的位点突变,并对2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中,其敏感株896株,耐药株135株;检测异烟肼耐药性为敏感株901株,耐药株130株。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基因芯片检测利福平耐药结果与其一致的菌株共1 011株(包含敏感株894株,耐药株117株),符合率为98.00%;基因芯片检测异烟肼耐药结果与其一致的菌株共1 005株(包含敏感株890株,耐药株115株),符合率为97.48%。与利福平耐药相关的rpoB基因的突变位点最常见的为531TCG→TTG突变,占耐药株的51.11%;其次为526CAC→TAC突变耐药株的10.37%;526CAC→GAC共11株菌株突变,占耐药菌株的8.15%。异烟肼耐药主要是由katG315AGC→ACC位突变引起,占耐药株的83.85%,inhA-15C→T突变仅占12.30%。结论基因芯片法与绝对浓度法结果高度一致,可成为筛查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快速有效方法,长沙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以rpoB531,526及katG315突变位点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PMA技术检测MTB对INH耐药突变的价值,调查INH耐药突变发生特征.方法 MTB标准株H37Rv来自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1株INH敏感株和1株katG S315TACC突变株来自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株含有已知INH耐药突变的结核耐药株来自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和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07份MTB临床分离株来自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市第一医院和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6份MTB涂阳痰标本来自厦门市同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MTB标准株H37Rv、7株MTB INH耐药株和833份临床标本均采用厦门致善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热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1株INH敏感株和1株katG S315T ACC突变株采用AxyPrepTM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熔解曲线分析所检标本与野生型对照在katG315位密码子、inhA启动子区(- 17~-8位点)、ahpC启动子区(-44~-30以及-15 ~3位点)及inhA94位密码子的熔解温度(Tm值)差异判断标本是否发生INH耐药突变.3×105拷贝/反应的野生株和katG S315T ACC突变株以10倍梯度稀释至300拷贝/反应,分析PMA技术的灵敏度.用PMA技术检测7株含有已知INH耐药突变的结核耐药株,评价特异性,并就其中5种耐药突变进行重复性检验.测序验证PMA技术对833份标本INH耐药性的临床检测效能.结果 PMA技术从核酸提取到结果判断可在3小时内完成,在标准96孔实时PCR仪器上可同时检测46份标本.对野生株和katG S315T ACC突变株的灵敏度均为300拷贝/反应,能够同时区分9种INH耐药相关点突变或缺失,5种耐药突变的Tm值标准偏差均在0.5℃之内.检出的162份突变标本与测序验证结果均一致.临床标本验证突变率为19.4%( 162/833),在所检出的14种INH耐药突变katGS315T( AGC →ACC)、inhA启动子区- 15C→T和katG S315N (AGC→AAC)这3种突变占INH耐药突变标本的83.3%(135/162).结论 PMA技术可快速、灵敏、特异检测结核INH耐药突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katG基因突变特点,为建立本省快速耐多药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扩增rpoB、katG基因测序后比对分析。结果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83.53%和70.6%,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联合突变和缺失。在rpoB基因中,82.30%突变发生在RRDR区域,最常见突变位点为rpoB 531、rpoB 526、rpoB 516。KatG基因突变率为70.6%,最常见突变位点为katG315,占所有突变的68.55%。结论吉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最常见突变位点为rpoB531、rpoB 526、rpoB 516和katG 31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与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rpoB全基因突变特征的差异.方法 测定rpoB全基因序列,比较278株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rifampicin/rifabutin cross-resistant,RIF/Rfb-R)株和40株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rifampicinresistant/rifabutin-susceptible,RIF-R/Rfb-S)株,30株利福平/利福布丁敏感(rifampicin-susceptible/rifabutin-susceptible,RIF-S/Rfb-S)株及标准株H37 Rv之间的rpoB全基因序列突变差异.结果 利福平/利福布丁敏感株和H37Rv rpoB全基因未发现突变;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的常见突变位点是531(70.5%)和526( 20.9%).223( 80.2%)株单点突变株分别含有S531L、S531W、H526D、H526Y、H526R、Q513K、Q513P、Q510H、V176F、P287R、Y395C及H404Y单点突变,55( 19.8%)株多重突变株分别以S531L、H526R、H526Y、H526D、D516G和Q513K位点与其他位点联合突变为主.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的常见突变位点分别是516(65.0%)、526( 17.5%)和533( 10.0%).21(52.5%)株单点突变株分别含有L533P、H526L、H526S、S522L、D516V、D516Y和D516F单点突变,19(47.5%)株多重突变株分别以D516V和L533P位点与其他位点联合突变为主.结论 本批标本中,利福霉素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100%,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与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rpoB全基因单点突变株的突变位置或氨基酸替换类型、多重突变株的突变位置或组合类型以及常见突变位点或其氨基酸替换类型完全不同,rpoB全基因DNA序列分析对临床科学应用利福平和利福布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对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对临床分离的对利福平耐药的175株 MTB及对利福平敏感的48株 MTB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对所有标本进行利福平的 MIC测定,比较不同变异株的 MIC测定结果。结果对利福平耐药的 MTB 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以531、526、516、533位点单突变为主;531位点单突变的利福平耐药变异株 MIC 高于526位点单突变的耐药变异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7,t′α=2.0449,P<0.05);526位点单突变的利福平耐药变异株 MIC高于516位点单突变的耐药变异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56,P=0.0329,P<0.05)。双突变者均有较高的 MIC测定值。结论合理的基因芯片设计能检出95.0%以上的对利福平耐药 MTB变异株;对利福平耐药的 MTB变异株有不同的基因突变模式,且不同突变模式的 MTB耐药程度不同,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与肺结核病例中,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rpoB基因突变分布规律及差异。方法对包含利福平耐药决定区81bp的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02株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测序发现,63株导致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突变常见位点为:531(53.97%),526(20.63%),516(6.45%)。39株导致结核性脑脑膜炎的rpoB基因突变最常见位点为:531(61.54%),526(20.51%),533(7.69%)。结论导致结核性脑膜炎与导致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的最常见两个突变位点(531和526)无显著差异。其中531位密码子的Ser-Leu突变率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基因芯片法检测耐多药结核临床分离株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北京胸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保存的临床菌株库的耐药组和敏感组中,随机抽取利福平耐药株800株,异烟肼耐药株797株,耐多药株791株,利福平/异烟肼双敏感380株。用基因芯片法检测包括rpoB基因的511(T→C)、513(A→C,C→A)、516( G→T,A→T,A→G)、526( C→T,C→G,A→T,A→G)、531( C→T,C→G)、533( T→C)位点、katG的315(G→C,G→A)位点和inhA的-15(C→T)位点的耐药突变。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基因芯片法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对基因芯片法的核酸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以验证基因芯片对核酸序列检测的准确性。结果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作为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和耐多药的符合率分别是93.7%(1 108/1 183)、83.8% (994/1 186)、82.4% (975/1 183)。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92.0% (733/797),特异度为97.2%( 375/386);检测异烟肼的敏感度为77.4% (617/797),特异度为96.9% (377/389);检测耐多药的敏感度为74.6%( 588/788),特异度为98.0%(387/395)。在利福平基因芯片检测为突变的菌株中,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是531( TCG),突变率为64.5%(480/744);在katG/ inhA突变菌株中,基因芯片检测为katG 315( AGC)单突变的为77.4%(487/629);且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仅有5例菌株中不完全相符。其中1株异烟肼耐药菌基因芯片法检测为katG 315(G→C)突变,而测序结果为野生型,其余4株为基因芯片法未包含的突变类型。结论基因芯片法可快速可靠地检测结核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有望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淮南矿区尘肺并发结核患者感染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MTB)L型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突变特点。方法收集114株MTB菌L型临床分离株,用药敏试验鉴定MDR-MTB菌L型;抽提MDR-MTB L型和H37Rv标准菌株DNA,PCR法扩增katG基因,并对katG基因的突变集中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114株临床分离株中检出MDR-MTB菌L型31株(27.2%),其katG基因突变率为61.3%(19/31);主要集中在315位点碱基置换突变,以Ser315Thr为主(AGC→ACC)(48.4%,15/31),其次是315位点Ser315Asn(AGC→AAC)突变(9.7%,3/31)以及431位点Ala431Val(GCG→GTG)突变(3.2%,1/31),未发现多位点联合突变,12株(38.7%,12/31)未发现katG基因突变;随机检测的10株异烟肼敏感株未见katG基因单链构象异常。结论淮南矿区尘肺并发结核患者感染的MDR-MTB菌L型异烟肼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高度保守的katG基因突变是导致异烟肼耐药的分子基础,其突变位点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分离情况及MTB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布特征,为结核病的诊断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对3 334份临床样本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并检测384株MTB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基因。结果3 334份临床样本中MTB阳性837例(25.10%),NTM阳性265例(7.95%),居前3位的依次是胞内分枝杆菌(4.44%)、浅黄分枝杆菌(1.32%)和鸟分枝杆菌(0.75%)。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MTB感染率不同(P0.05)。384株MTB中,对利福平耐药32株(8.33%),对异烟肼耐药27株(7.03%),双重耐药57株(14.84%)。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主要是rpoB基因531位点(53.93%)和526位点(26.97%),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主要是katG基因315位点(91.67%)。结论台州地区MTB感染较普遍,NTM感染也不容忽视。应根据MTB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PCR-DNA测序技术快速检测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47株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30株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KatG基因突变。结果47株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有31株KatG基因检出有突变,突变检出率为66.0%(31/47);30株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株检出1株KatG基因突变。结论PCR-DNA测序技术方法敏感、准确、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耐药基因突变,有利于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PCR-DNA测序技术快速检测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47株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30株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KatG基因突变.结果 47株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有31株KatG基因检出有突变,突变检出率为66.0%(31/47);30株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株检出1株KatG基因突变.结论 PCR-DNA测序技术方法敏感、准确、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耐药基因突变,有利于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结核分支杆菌;应用药敏试验、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技术(LiPA)和基因测序分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结果50株结核分支杆菌中,12株耐异烟肼(INH),7株耐利福平(RFP),15株耐链霉素(SM),2株耐乙胺丁醇(EMB)。LiPA检测耐RFP菌株,4株rpoB基因531位TCG→TTG突变;耐INH菌株中5株KatG基因315位AGC→ACC突变;耐SM菌株中6株、SM敏感株1株rpsl基因43位AAG→AGG突变,1株耐SM菌株rpsl基因88位AAG→AGG突变;rrs基因未检测到突变;1株耐EMB菌株与1株EMB敏感株的embB基因306位发生ATG→GTG突变。结论本市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增加的趋势显著,加强监测与综合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