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疗效。方法将9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格列吡嗪或格列齐特缓释片,A组30例,后脱落1例)、胰岛素(B组30例,后脱落2例)及胰岛素加消渴平合剂(C组30例,后脱落2例)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0.5,1,2,3 h 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FBG、P2hPG、HbA1c、空腹C肽、HOMA-IS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治疗后较A、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C肽分泌峰值仍然较低而且后延,而B、C组患者餐后1 h C肽有明显升高,表明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恢复,但C组患者的效果最好。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消渴平合剂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联用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敏华 《海峡药学》2013,25(5):198-199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舒霖30R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32例)、降糖药物组(30例),均观察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FPG 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并同时比较两组C肽释放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和HbAlc均显著下降(P<0.05),甘舒霖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另外甘舒霖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快于降糖药物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甘舒霖组C肽指标显著升高(P<0.05);但降糖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比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病程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进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特点。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糖尿病病程分3组:A组(<5年)、B组(5~9年)和C组(≥10年)。所有患者均做100 g标准馒头餐试验,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1)C组与A组比较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B组和C组负荷后1,2,3 h血糖均高于A组(P<0.05)。C组负荷后3 h血糖较B组有显著升高(P<0.05)。(2)C组负荷后1 h和2h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P<0.05),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显著下降(P<0.01),但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仅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3)负荷后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比值(INS1~3/INS0)的特点为C组INS1/INS0和INS2/INS0比值减低(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INS1/INS0和INS2/INS0比值分别与空腹血糖、β细胞功能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继续发生变化,C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水平和反应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与观察利拉鲁肽对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HT6K 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下降,但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升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降低血糖,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平(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显著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曹玉梅 《淮海医药》2010,28(4):330-331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将初诊断2型糖尿病按胰岛素治疗疗程分为15 d组、60 d组2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胰岛功能均改善,且60 d组较15 d组明显改善。结论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同时治疗组给予短期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以及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水平。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改善更为显著(P<0.05),且远期血糖控制佳。结论对2型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使B细胞得到充分休息,更有利于修复胰岛功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8.
段艳峰 《医药论坛杂志》2011,(5):109-110,115
目的对胰岛素泵与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对6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35例和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32例,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每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少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促进了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有长期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6-247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胰岛素强化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50例病程<1年的未经过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5例(A组)和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25例(B组),进行1014 d短期降糖治疗,分别在0、3个月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和胰岛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短期强化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A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略均低于B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前升高,但A组胰岛素分泌指数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病程早期,可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尽快减轻高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较好使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10.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婧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0-20,23
目的:评价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SF(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胰岛B细胞功能显著恢复,减轻糖毒性。  相似文献   

11.
卢松  王成剑  黄荣曦 《中国药房》2008,19(17):1329-1330
目的:探讨不同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初诊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30、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HbA1c均显著降低(P<0.01),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恢复,胰岛素治疗组较口服降糖药组血糖达标时间更早,观察24周后前者进入"蜜月期"的人数和时间高于后者(P<0.05)。结论: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显著降低HbA1c,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恢复,但前者血糖达标时间更快,诱导出血糖正常的"蜜月期"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疗效。方法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120例初诊T2DM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作为治疗组;另选取120例初诊T2DM患者予口服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个月后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变化情况。强化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BG、PBG、HbAlc等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exenatide)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继续服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随机分组给予注射艾塞那肽或胰岛素治疗24周,治疗前及停药24 h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HbA1C、体质量、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PI)、胰岛素原/胰岛素(PI/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PG、P2hPG、HbA1C、体质量、FINS、PI、PI/FINS、HOMA-β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与胰岛素组比较,FPG、体质量、PI、PI/FINS、HOMA-β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PG、P2hPG、HbA1C和体质量,并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与胰岛素比较,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β细胞效果明显,降低P2hPG、HbA1c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降低FPG效果不及胰岛素组,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4.
李慧芳 《海峡药学》2009,21(6):155-156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治疗后各研究对象胰岛口细胞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初诊T2DM经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平(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比较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n=35)及格列吡嗪组(n=36),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于治疗前及2个月治疗结束时对比两组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h血糖.晨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结果: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的血糖均有所下降。胰岛功能也有所改善,但那格列奈组对于血糖控制情况,尤其是餐后血糖以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均较格列吡嗪组明显。结论:瑞格列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尤其对于餐后高血糖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能更加有效地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维格列汀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维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艾塞那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GLP-1和IC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胰岛素相关指标改善,观察组2 h胰岛素(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GLP-1水平和IC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好转,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GL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C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维格列汀联合艾塞那肽能更有效地提高GLP-1水平,并降低ICA表达,提示联合治疗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A细胞的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4例、健康体检者15例,其中44例糖尿病患者按治疗前空腹C肽水平分成低水平C肽组(D1)、中等水平C肽组(D2)、高水平C肽组(D3)。测定受试者晨间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糖尿病各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替代治疗,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使用4周后停药24h后复查上述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胰岛素治疗前糖尿病各组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经胰岛素治疗4周后,糖尿病各组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下降,其中D1、D2组下降明显(P<0.05),而D3组下降不显著(P>0.05)。③治疗后糖尿病组3组间的胰高血糖素值差异不明显(P>0.05)。④糖尿病各组的治疗后的胰高血糖素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①外源性胰岛素的治疗可改善A细胞的分泌异常,部分纠正高胰高血糖素血症。②胰岛素治疗的尽早使用有利A细胞分泌异常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璐 《中国医药指南》2014,(14):295-29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结合西药对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例LADA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磺脲类降糖药、胰岛素以及胰岛素+中药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程度未见明显好转,C肽分泌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出现后延情况;而B与C组患者经糖耐量试验后,其C肽分泌峰均有所提前,提示这2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恢复,但是C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最佳。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以及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等作用,与胰岛素之间进行联合使用,则其效果更佳显著,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Ⅱ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8例Ⅱ型糖尿病行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行糖负荷实验,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初诊Ⅱ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在60min、120min、1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保守治疗5年以上药物继发失效,再行强化治疗者则无此差异。结论初诊Ⅱ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减少高血糖毒性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部分胰岛-β细胞得到修复。而保守治疗时间长,胰岛素分泌差者,胰岛-β细胞呈不可逆性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一年间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C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餐后2h 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调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稳定血糖水平,同时使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