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囊尾蚴性小脓肿型极易由CT误诊为胶质细胞瘤而误行手术。而颅内转移瘤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征象类似脑囊尾蚴病而误诊者亦不乏其例[1,2],如何正确鉴别这三类病因不同、治疗手段及预后也截然不同的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88例脑囊尾蚴病脑CT误诊为胶质瘤及17例脑转移瘤误诊为脑囊尾蚴病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 ,囊尾蚴性小脓肿型极易由CT误诊为胶质细胞瘤而误行手术。而颅内转移瘤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征象类似脑囊尾蚴病而误诊者亦不乏其例 [1 ,2 ] ,如何正确鉴别这三类病因不同、治疗手段及预后也截然不同的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将 88例脑囊尾蚴病脑 CT误诊为胶质瘤及 1 7例脑转移瘤误诊为脑囊尾蚴病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65例 ,女 4 0例 ,年龄 8~ 68岁 ,病程 3天~ 2年 ,且均无排绦虫节片及皮下囊尾蚴结节史。 88例脑囊尾蚴病误诊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 71例 ,伴有一侧肢体活动受限 4 0例 ,伴有头痛、…  相似文献   

3.
阿苯达唑治疗脑实质型囊尾蚴病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脑实质型囊尾蚴病患者驱虫前后CT表现,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本院诊治的57例脑实质型囊尾蚴病患者阿苯达唑驱虫前、驱虫过程中及驱虫后的CT表现。结果: 六钩蚴进入颅内囊尾蚴成熟初期,CT 检查可呈阴性。在驱虫开始后, 小囊型病灶可演变成除本身外的各型脑实质囊尾蚴病的CT表现。结论:脑CT检查正常者不能排除脑囊尾蚴病, 小囊型病灶是本病早期的活动性病灶, 厚壁小环型病灶则为囊尾蚴退化晚期的病灶; 结节灶为囊尾蚴死亡后的病灶, 钙化是囊尾蚴的最终形态。  相似文献   

4.
脑囊虫病,由猪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表现为从无症状到颅内高压、脑积水、蛛网膜炎、癫痫,甚至死亡。脑囊虫病病理变化表现为血脑屏障破坏、脑实质肉芽肿形成、局部及外周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脑囊虫病的临床异质性与病理变化均与宿主抗猪囊尾蚴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与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病理变化相关的抗囊尾蚴免疫、影响因素(囊尾蚴发育阶段、大小、数量、位置、基因组学;宿主年龄、性别、遗传背景)与免疫机制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探讨吡喹酮诊断性治疗在疑似脑囊尾蚴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方法 收集疑似脑囊尾蚴病病例进行诊断 性治疗, 以吡喹酮50 mg/ (kg·d), 分3次服用, 每个疗程10~12天, 治疗3~5个疗程, 并进行1~2年的随访观察, 评价疗 效。 结果 结果 共收集到94例疑似脑囊尾蚴病病例, 其中78例 (占82.98%) 经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脑囊尾蚴病, 13例 (占 13.83%) 排除脑囊尾蚴病可能, 另外3例 (3.19%) 未能明确诊断。 结论 结论 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能减少非典型脑囊尾蚴病患 者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114例脑囊尾蚴病例的临床分析总结出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及流行特点。方法 对114例住院治疗的脑囊尾蚴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近3年住院治疗的脑囊尾蚴病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2)114例脑囊尾蚴病中青壮年发病率为64.91%,男性占71.93%,藏族占58.78%,来自流行区的病例占92.1l%。(3)临床分型中癫痫型最多,占43.86%。(4)免疫学诊断、影像学诊断都存在部分假阴性。结论 对疫区农村加强卫生意识,普及卫生知识,在脑囊尾蚴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脑囊尾蚴病的诊断要依靠免疫学诊断、影像学诊断以及有无流行区生活史等多项依据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脑囊尾蚴病患者症状复杂,呈多样性,易与癫痫、结核性脑膜炎、脑血管疾病等相混淆,特别是以癫痫发作为主的脑囊尾蚴病与非囊尾蚴病特发性癫痫(EP)更易误诊[1].脑脊液(CSF)为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8.
脑囊尾蚴(囊虫)病是我国北方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抗囊虫药物吡喹酮、阿苯达唑广泛用于临床,对脑囊尾蚴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把两药合并用于治疗脑实质型脑囊尾蚴病,改变了以往单药重复治疗数个疗程的模式,使病人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内取得更好的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脂质过氧化物在脑囊尾蚴病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83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无论癫痫型和非癫痫型脑囊尾蚴病,其血清中LPO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癫痫型与非癫痫型的LPO值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脂质过氧化物参与脑囊尾蚴病的病理过程,并为脑囊尾蚴病的诊断及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抗囊尾蚴治疗期间脑CT影像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380例脑囊尾蚴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3阶段阿苯达唑、吡喹酮抗囊尾蚴化疗,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扫描,其中210例行增强扫描,对治疗不同阶段患者脑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囊尾蚴病患者治疗前CT影像显示有单个或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囊内可见小结节状高密度头节影,伴周围水肿;治疗后脑CT复查显示81.58% (310/380)的脑囊尾蚴病患者低密度灶完全吸收,16.32% (62/380)病灶大部分吸收,2.11%(8/380)CT影像显示为钙化灶。患者一般于服用抗囊尾蚴药物2~3 d后出现杀虫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抗囊尾蚴药物反应逐渐减轻,在第3阶段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灶吸收或钙化。结论 CT检查可明确脑囊尾蚴病病变部位、范围,并可对脑囊尾蚴病进行分型,还能根据抗囊尾蚴治疗期间影像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