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与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9年全年报告的365例手足口病病例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9年版)>规定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4.5.6三个月中,发病者大多为轻症病例,极少为重症,有并发症者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结论 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永清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永清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2例,发病率为92.43/10万,其中5~7月份报告317例,占总病例数的92.69%;6岁及以下儿童报告发病325例,占总发病例数的95.02%;韩村镇为报告发病例数最多的地区,占总发病例数的16.9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75.73%。结论 2009年永清县手足口病发病以6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对6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潘銮昭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42-1343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其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对2012年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的手足口病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699例,其中重症病例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3.91/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月-5月;地区分布差异不明显;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和人群差异,地区差异不明显,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做好高发人群的季节性防控,是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东莞市横沥镇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的原因、发病特点、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我院住院部儿科和门诊部儿科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住院部和门诊部儿科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5例,以〈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6.67%,流动人口儿童占总发病例数的89.36%;全年12个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4-7月,发病例数占总发病例数的66.67%;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0.89%。结论 2010年东莞市横沥镇的手足口病发病强度显著上升,预防和控制工作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吴厚军  杨少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18-3120
目的分析罗山县2008—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水平。方法收集2008—2018年罗山县手足口病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8年罗山县共报告手足口病4 68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5.50/10万,死亡2例。发病高峰为5—6月,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报告4 496例,占病例总数的95.88%,其中3岁以下儿童最多,共3 964例,占84.54%。男女性别比为1.66∶1。患儿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幼托儿童。结论罗山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6.
某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齐河县200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因素,评价防控措施和效果,为今后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齐河县2009年3~12月份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寻找流行因素。采取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教育、控制托幼机构和医院感染、控制传染源、对传染源排泄物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并对各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足口病罹患率128.70/10万。乡镇波及率100.00%(15/15);行政村(单位)波及率35.37%(388/1097)。发病人群以5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4.40%。结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交叉感染。加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控制托幼机构和医院交叉感染、控制传染源以及加强对传染源排泄物消毒,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河南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9568例,重症病例3693例,死亡23例,报告发病率63.35/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份,以散居儿童为主,5岁以下发病居多。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EV71阳性率达58.55%,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比例分别为82.88%和77.78%。聚集性疫情以发生10例以下病例的小型聚集为主,无爆发和死亡。结论 2011年是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发生较低的年份,但该病仍是危害5岁以下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齐河县2009年手足17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因素,评价防控措施和效果,为今后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齐河县2009年3~12月份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寻找流行因素。采取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教育、控制托幼机构和医院感染、控制传染源、对传染源排泄物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并对各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足口病罹患率128.70/10万。乡镇波及率100.00%(15/15);行政村(单位)波及率35.37%(388/1097)。发病人群以5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4.40%。结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交叉感染。加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控制托幼机构和医院交叉感染、控制传染源以及加强对传染源排泄物消毒,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澳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清华  林文杰 《河北医学》2011,17(7):978-980
目的:了解南澳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澳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09年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全县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尤以1—3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分别是总病例数的100%和90.72%。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且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是总病例数的31.96%(31/97)和68.04%(66/97),其中,私办幼托机构病例28例,占幼托儿童病例数90.32%(28/31)。发病高峰期为9—12月,占总病例数的74.24%(22/97)。临床症状突出一个热退疹出的特征,不同于去年,其他流行病学特征与去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0年,南澳县手足口病发病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及私办幼托儿童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及私办幼托儿童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郝艳会 《海南医学》2013,24(6):915-916
目的了解2009-2011年辽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辽阳市2009-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总数为2660例,其中以2009年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以0~6岁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1.84%,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最主,男女性别比为1.70:1,发病高峰集中在6~7月。结论加强疾病预防和监测,特别加强疾病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百色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百色市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7 038例,自2009年开始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重症病例比例呈现低—高—低—高隔年高峰流行的特点。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百色市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7 038例,自2009年开始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重症病例比例呈现低—高—低—高隔年高峰流行的特点。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年龄组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结论百色市手足口病季节、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EV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仍需要有针对性的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效果。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来社区医院进行儿童保健并曾患手足口病的16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相关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效果。结果:男女患儿手足口病发病概率相差不大,患病年龄3、4岁儿童比例最高,占总患病概率的60%;手足口病发病集中在4-6月和9-11月。结论:应做好小儿手足口病高发期的预防及治疗,掌握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合理化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升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小儿快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洛阳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洛阳市所有医疗机构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每例患者的感染来源.结果 按月发病多集中在3~7月;按年龄发病1~5岁发病最多;散居儿童发病最多,托幼儿童次之.结论 对传染源的管理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对儿童家长及相关人员应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相关知识教育,以实现全民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太原市清徐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清徐县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清徐县共报告383例手足口病例,无死亡病例,该病以散发为主,发病时间在5~8月,主要发病高峰在6月,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幼儿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1.4∶1),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现象。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儿童个人、家长和托幼老师的卫生防病知识,是防治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龙胜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与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龙胜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17/10万,其中重症病例11例,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为0.15%。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3岁散居儿童最多(占总发病数的79.62%)。发病季节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的87.92%)。结论龙胜县手足口病主要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针对性地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重点提高低年龄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识,倡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早期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遂川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遂川县2009年全年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的201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遂川县共报告了201例手足口病,无死亡病例,该病以散发为主,年龄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7.5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占98.01%.性别分布为男148例,女53例.发病时间全午除1~2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4~10月占全年发病的97.51%.结论 遂川县手足口病以散发为主,多为轻症,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幼儿为主.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儿童个人、家长和托幼机构教师的卫生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近年来莱芜市手足口病发病态势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方法对2008-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莱芜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967例,其中重症病例40例(占0.45%),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是139.59/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占50.11%)。患者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34岁,5岁以下病例7 981例,占发病总数的89.00%。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病优势病毒型别分别为2009年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 71)感染31例(100.00%),2010年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 A16)感染53例(72.60%),2011年EV 71感染91例(85.05%),2012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0例(51.55%)。结论莱芜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态势与病毒型别有关,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加强疫情监测,管理好传染源,做好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强化培训和宣传教育对防控手足口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方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 ,对东方市2008~2009年通过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8和2009年共发病1098例,发病率分别为68.29/10万和194.76/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24%。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93.72%),0~4岁年龄组占发病数的93.99%,发病高峰在7~11月份,占病例数的77.50%。结论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对0~4岁年龄组散居儿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是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天芳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121-122
目的对兰州市七里河区2008年初至10月31日451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为保护不同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七里河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七里河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七里河区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集中在6月龄~10岁,占总发病数的96.01%;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病毒毒株主要为EV71、CoXA16型肠道病毒;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5~10月份。结论七里河区手足口病病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发病以1~3岁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多于城乡结合部,农村最少,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较2007年有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9-2013年绥阳县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绥阳县的手足口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绥阳县共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586例,重症手足口病例43例,死亡2例。其中2009年168例、2010年215例、2011年182例(死亡2例)、2012年1391例、2013年630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4~7月发病1141例(占44.12%);10~12月发病934例(占36.12%)。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9.60%);男性病例1592例、女性病例994例,男女性别比为1.60:1。结论绥阳县手足口病发病数逐年增多,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散居及幼托机构儿童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